APP下载

城市经济活力影响因素的探究

2022-03-17周鹏飞白思祺李卓璠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周鹏飞 白思祺 李卓璠

摘要:改革开放创新“三轮驱动”将激发中国经济新活力,突显中国经济新潜力,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在中国经济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建立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18个不同地区城市的经济活力。根据研究结论以陕西省为例,对增强其区域竞争力提供发展建议。

关键词:城市经济活力;主成分分析;区域竞争力

一、引言

城市经济活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地区经济增长,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不同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政策在不同城市的效果也不同。如何抓住关键因素,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证分析

(一)城市经济活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评价城市经济活力应从多方面考虑,不仅是经济方面,本文建立的城市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以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为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模型建立

在城市经济活力研究中,有n个指标分别表示为X1,X2,X3,…,Xn,n维随机向量由这n个指标组成的是X=(X1,X2,X3…,Xn),设随机向量X的均值为u,协方差矩阵为∑。通过线性变换,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综合变量Y。

换句话说,新的综合变量可以用原变量线性表示,也就是说,新的综合变量可以满足:

2. α1和Yj没有关系;i≠1,2,…,n

3. Y1是线性组合X1,X2,X3,…,Xn中方差最大者;Y2是Y1与不相关的X1,X2,X3,…,Xn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Yn是Y1,Y2,…,Yn-1与不相关的X1,X2,X3,…,Xn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在城市经济活力的研究中,总协方差矩阵∑与相关性矩阵R通常是未知的,需要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一共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p个指标。原始数据矩阵如下:

因为各主成分不能反映城市经济活力所涵盖的全部信息,将前5个特征根相加,得到5个特征根所占的比例以特征根作为权重,计算的总因子得分综合城市经济活力的状况,反映城市经济活力每个地区。从而建立了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模型得到如下:

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是由向量的内积得到的。具体来说,利用雅可比迭代法计算出特征值的迭代精度,然后根据特征值的累积百分比确定主因子个数,计算各主因子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选择贡献率在10%以上的,确定主要因素:

主成分分析:主因子1主要解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专利授权数,人均GDP,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主因子2主要解释了当年的研发投资强度、企业变化率,主因子3主要解释了单位生产率人均住房面积,主因子4主要解释了人均年均GDP增长率3。主要因素5主要解释了每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每个特征根的向量矩阵是通过最大化对合特征根的方差得到的。根据向量矩阵Y1,Y2,Y3,Y4,Y5可以得到的五个主成分线性组合:

将各城市相关指标数据代入上式,各地区的最终得分和排名如表3所示。

(三)结论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活力,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经济活力高的城市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在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国家政策、资源布局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城市经济活力较高。对于内陆城市而言,其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都不具有东部沿海城市的优势,且各城市企业数量尤为明显。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的企业数量将100万到150万,而内陆城市的企业数量仅为20万到60万。企业数量直接影响着现有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数量是提升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通过上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有必要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吸引资本和生产要素的能力;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快创新驱动步伐。

三、陕西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陕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制度基本形成但不完善。首先,创新动力不足,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较为薄弱。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和数量相对较低,技术领先型企业实力较弱,缺乏团队领导力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其次,实体经济完整但地区工业体系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高。科技教育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军民融合仅有阎良、航天经济技术开放区、504所等个别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除此之外,对外开放政策全方位落实情况仍有欠缺,对外招商引资能力较弱。不可否认陕西区域经济活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应结合实际情况,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发展建议

1. 加强实体经济建设,夯实现代经济体系。物质生活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只有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质量,满足多方面需求。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是高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能源产业链、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新兴产业比重。

2. 发展关中高技术产业,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现代经济体系战略支撑。

3.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门户经济,提升现代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内辐射力。历史上,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推动了汉唐盛世的发展,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谱写了中西第一次交流与合作的篇章。如今,在习近平同志“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更是加快发展的最佳时机,实行开放政策可以吸引外国投资和资本,从而加快社会发展,改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何汝群.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活力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2]高歆,郝东明.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8):111-113.

[3]李余,吴博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典型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49-54+101.

[4]白永秀,赵伟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特点及其措施[J].经济体制改革,2010(05):134-137.

[5]金延杰.中國城市经济活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7(01):9-16.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3921500589268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
Categorizing Compiler Error Messages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关于AI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评价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实证研究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