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预习设计的对策探讨
2022-03-17刘艳艳
刘艳艳
摘要:小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自主精神,能够通过其是否实施有效的预习进行了解及判断,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务必要根据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培养其自主预习习惯的良好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
引言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应表现出两大特性:“科学”与“生活”。所谓“科学”,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平均水平来适当调整课前预习作业,着重对课前预习作业比例的有效调控和弹性操作,这就是科学的体现。而所谓“生活”,教师应该明白的是,语文教育是要让学生能够做到可以理性思考问题。在遇到问题时,语文的生活性应该能够让学生体现出严密的语言思维性,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合适的方式来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只有严格依照相关要求来进行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设计工作,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才能够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一、课前预习教学的意义
严格来说,课前预习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在每堂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把设计好的预习教学内容发给学生,也是对他们初次学习新知识的检测。除此之外,预习教学模式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当它和预习学习模式完美进行结合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很大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而且,预习学习当中也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如果能够有效地将预习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开展的话,学生在独立思考、踊跃发言等方面的优良习惯会得到培养,而且学生在明晰教学规则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因此笔者认为,预习教学模式是未来的小学语文的发展趋势。
二、基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预习设计的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标,科学设计任务
在实施预习指导的过程之中,教师有必要先明确预习目标,同时针对小学生的自学情况科学设计好相应的預习任务。因小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方面会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进而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科学设置相应的任务,保障任务难度的适度性,并尽可能适合每名小学生,以便在任务的促进之下让小学生进行更为主动的预习,完成目标的整个阶段后提高对预习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二)搭建平台,推进预习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学生自学的开始,但学生要学会预习,还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其预习指导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搭建预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有可能,还可以借助各类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以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促其预习生动化、形象化。比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这一课,教师可以事先鼓励学生进行预习,了解一年四季花开时节;也可以在课间活动时组织小组到校园里参观,找一找符合时节的花钟,并且仔细观察其形态;如有可能,可以鼓励各小组绘制一年十二月花钟图,或者一天花钟图,并结合文本标出相应特征。另外,教师也可以整合语文园地中的“四季歌”,通过吟诵儿歌的方式记住各类植物。
(三)组织合作小组,保证预习效果
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小组,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督促,而且还能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路,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形成,提高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在其预习中,教师可以围绕题目进行提问:“读一读课文,说一说‘金色巴掌’是什么?这里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你边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应句子。”相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学生说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也有学生说作者对法国梧桐落叶的喜爱,并找出相应句子进行验证。最后经过小组总结,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助推学生预习思考持续深入。
(四)落实核心素养,加强课前预习作业设计质量
在进行课前预习设计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是教师必须要看清楚和弄明白的,这就是教师所设计的课前预习内容和相关作业,除了要贴合小学三年级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之外,还必须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要让学生在开始预习的阶段就能够充分地得到相关的能力提升,如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思考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对所要进行预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提问,来让学生获得思维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就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总结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如通过总结学生预习的答案,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可能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保护自然环境理解不是很到位。教师就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预习作业的搜集环节。
(四)重视预习的检查
当上述的课前预习环节顺利完成之后,教师同样需要对预习检查予以高度重视。预习检查的实际作用包括如下几点:首先,预习检查是对预习指导的进一步延续,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进而对下一阶段预习指导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预习检查可以为预习成果的展示搭建平台,在教师的点评激励和肯定之下,学生将得到充分满足,更加有利于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预习检查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抽查、自查、互查以及小组检查等形式。但都必须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将预习检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保证预习活动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应通过明确预习任务,强化预习方式指导,促进小学生实施有效性预习,最终让小学生养成自主预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火荷《叶圣陶语文“预习说”述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2]司徒彩芙《基于导学案的有效预习指导》,《语文月刊》2017年第4期。
[3]张志方《实施有效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29期。
319450190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