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类型分析
2022-03-17刘颖
刘颖
摘 要:阅读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的首要阶段,但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阅读教学。首先老师应当更改较为陈旧的教学意识,要把以老师为核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具体指导,全篇掌握内容总体,并在阅读前予以合理的正确引导,在学习中设计涵盖各种类型问题的方案,合理地把问题围绕在整体阅读的全过程之中,此外读后要提升训练和巩固,与此同时,课余要扩张阅读量,具备一种自身独具特色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英文阅读 对策 课堂教学意识
阅读是学习语言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大家根据阅读能够获得信息内容,同其它的语言表达一样,阅读便是我们与阅读材料中的文本信息内容互通,从而做到键入语言表达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对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还要有对阅读材料自身的高度重视,才可以在塑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自然,阅读还受习惯性、专业技能、对策等其它要素的影响。在过去我们对阅读课的分析不够深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1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阅读课中以老师为核心,多运用的是讲述法,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地接纳语言表达,没有注意到对学生阅读技巧与技术的培养[1]。
1.2 把阅读课分成两种。一种是选读课,主要规定学生翻译课文内容,找到短文中的语句、句式、关键英语语法知识,老师开展具体介绍和分析,把阅读教学上成了英语的语法课,把一个详细的阅读材料完全地分解,学生对内容没有一个总体的定义,忽略了阅读技巧与技术的练习。另一种是略读课,规定学生简易地掌握原材料所叙述的小故事就可以,没有合理利用好阅读材料[2]。
1.3 老师忽略学生优良行为习惯的塑造,尤其是阅读教学应多运用协作沟通交流的方式,相互之间提问问题,解决困难。
1.4 老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匮乏,针对阅读课的分析不足,实践活动很少,没有产生一套科学、合理、易实际操作,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1.5 只是依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的量是不足的,针对一些可拓宽、可发掘的材料不能予以高度的重视。
2 对于以上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特制订下列教学方法
2.1 要改变教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阅读自身便是学生键入内在语言表达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承担引导,宏观掌控的角色,学生自己去接触材料,掌握材料,老师能够适当地进行具体指导,比如,怎样能提升阅读的速度,怎样依据前后文来猜词意等。总而言之,大家的阅读课要秉着塑造学生综合性语言表达能力,塑造积极主动的感情,产生一种适合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才可以让学生们发展语言表达,学精语言表达[3]。
2.2 在阅读中高度重视语篇的宏观定义
章节是一个内部存有详细逻辑顺序的总体,因而在完成阅读课时大家应引导学生根据对语句及段落的了解,做到对整篇的确切了解[4]。如应用总体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抓主体、解标题开展阅读课,让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全篇构造及内容,与此同时也能让大家的思维散开,真真正正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掌握。针对一些以记人叙述为主导的内容,我们可以抓线索或关键因素,如5W+H(Who,When,Where,Why,What,How)问题或以先后顺序开展阅读。
2.3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深层次地对文章了解与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同学的留意,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问题还能够查验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对新知识的意见与见解,协助学生塑造发散性思维,塑造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提出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不可以任意发问,要有既定目标。依据课堂教学中阅读课的总体目标,问题可分成下列四种类型:对阅读材料暗含的情况常识提出问题,针对表象了解提出问题,针对主旨提出问题及扩展性的提出问题[5]。
前两种提出问题归属于低层的阅读技能,我们可以明确提出下列问题:
Who/where/when/what/why/how...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may b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后两种提出问题归属于高层的阅读技能,我们可以明确提出下列问题: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is...
The writer wrote the story in order to...
2.4 阅读后应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案对语言表达知识进行巩固
阅读的训练有多种形式,如阅读材料能够作为英语听力材料,能够作为谈论的话题讨论,还能够作为英语作文范文的实例规定學生开展改写、续写、转述等训练。与此同时大家还需要扩张阅读量,老师可以协助大家扩张英语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推进语言表达内容,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
2.5 重视加强德育教育的渗入
英语阅读课中,老师不可以只是看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充实和技能的提高,更必须注重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推动学生思维程度的同步提高,完成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均衡发展和提升[6]。
2.6 详细介绍多种阅读方法对策
针对任意一种学习活动而言,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方法都是会大幅度降低学习难度系数,增强学习实际效果的。因而在英语阅读课中,老师理应向学生教授充足的阅读方法、对策、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更可以合理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品质,有益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了解专业知识,塑造专业技能及其产生高尚的品行,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主动的、积极的、高效率的探索求知的过程[7]。
3 加强多种多样阅读方式学习的培训
英语阅读课中,必须具体指导学生采用不一样的阅读方式来开展阅读,而且具体指导学生在不一样的阅读环节中应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以实现学生英文阅读技能的提升,使英文阅读学习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首先,“快读”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阅读技术的方式,它是提升阅读速度,快速梳理内容和结构的最有效的方式。由于拥有课前预习做铺垫,老师设计wh-问题(who what which when where)和how/why问题,让学生根据快读一遍课文内容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拥有基本的了解[8]。老师可以用下述办法来检查学生们的任务完成状况:A、对课文内容的关键信息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分辨;B、挑选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题目或照片;次之,“快读”以后让学生听一遍全文音频并规定她们低声跟读。那样不但能够改正学生对单词有误的音标发音,体会全文的语言语气,还再一次给学生带来了单独了解,分析课文的机会。从课前预习到“快读”学生大脑里全是疑惑[9]。进入“听读”环节后,这种疑惑会由多变少。最终要“慢读”,全部的疑难问题都需要到这一环节来解决。《新课标》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倡导“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10]。这一阶段恰好是执行这两个教学方法的黄金时间。老师在这个全过程中具有组织正确引导的作用,仅有当学生碰到靠他们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的现象时,老师才参加在其中协助剖析解释疑难问题。最先,小组讨论:内容分好多个段落及每一段的中心句,并让每一个组做报告。次之,找学生挑出来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单词和语句,让别的同学协助处理,或老师与各位一起沟通交流。随后,老师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无法处理的复杂性的语句或英语的语法等开展表述讲解。彻底摆脱老师的阅读课堂教学是不实际,因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老师无需授课,学生的能力所不及的区域还必须由老师来协助处理[11]。最终,让学生跟读录音。这时主要是塑造学生的朗诵能力。
4 积极推英语阅读文章教学方法
积极推进根据学生英语阅读文章教学方法,新时期,由于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将来学习培训,工作与生活起到关键作用,积极推进学生核心的英语阅读文章教学,拥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的意义和实际价值。实际来讲,需要在下列三个层面贡献力量:
4.1 用心挑选英语阅读文章
客观性地说,英文阅读是授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靠,是学生了解和学习培训英文阅读的关键媒介。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英文阅读主题挑选的正确与否,影响到授课教师的课程效果和初中生英语学习培训的主动自觉性与方式方法。对于此事,授课教师必须充足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体系,在课堂用心选择合适学生的英文阅读主题,例如童话故事类,角色类,科幻片类及其感情类这些。在这个基础上,授课教师必须给学生解读不同类型的内容的风格特性,并开展有目的性的讲课解读,加重学生对各种文章内容的掌握和了解,扩宽学生的见识,提升它们的认知水平,从而练习他们的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与此同时,授课教师还理应主要解读不同类型的内容文化的特点,本质逻辑顺序及了解要点和问题等,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下面,授课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辩论等简便易行的活动,完成学生和老师及学员与学员中间的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她们的具体情况和水平,从而灵便调节教学课堂对策。在这里必须着重强调的是,授课教师要在学生上课的流程给与充足的具体指导,逐渐塑造她们的学生思维与能力。
4.2 有目的性进行个性化教学教育
有目的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能够考虑到学员的个性特征,合理提升总体学习效果。据此,在英语阅读课实践活动,授课教师理应提前掌握每一位学员的自学能力水平,充分掌握课堂教学讲课内容,在这个基础上面有目的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实际来讲,英语阅读课中的个性化教学规定授课教师做好下面一些要求:一是对班级学员进行分层,即依据学员平常的学业成绩的好坏及其阅读水平的高低,将其区划为三个层级,做为事后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二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次,在第一阶段,授课教师协助学员细读英文阅读内容,把握文章内容总体。在第二阶段,授课教师领着学员通读英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中涉及到的英语单词,英语的语法,一段话,英语长句等含意,针对文章内容的前因后果和想要表述的内容。在第三阶段,授课教师为学员分析英文阅读的内涵及含有的感情因素,正确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的环节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进行以上工作之后,授课教师必须对于不痛层级的学员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对英文阅读能力很强的学员,正确引导把握文章内容含意的基础练习、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英文阅读能力一般的学员,正确引导她们温习英语单词,英语的语法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文章水平;对英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学员,正确引导她们了解基本知识的薄弱点,抓牢英文阅读的基本。
4.3 积极主动构建英文阅读情景
许多中国学生在中国学英语比较费劲,但前往说英语的国家后就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这就反映出学习培训情景的必要性,在中学时期的英文阅读课中反映得更加明显。据此,要想在英语阅读课中合理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极其重要的目标便是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主动构建真实的情景,仅有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信心才可以慢慢塑造起来,她们学英语的爱好和喜好才可以被逐渐激起,她们才会出现学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授课教师务必综合考虑到学员们的认知水平和自学能力,科学地预测分析她们在英文阅读了解和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类问题与疑惑,并提早设计构思好为解读的最好方式 和方法,在课堂上给与细心,精确的解读。此外,授课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方法积极主动构建相对应的情景,例如组织学员讨论,进行辩论会及角色扮演游戏等。
5 小结
总而言之,老师必须确立阅读课的实际意义,以不断发展的眼光对待阅读课,对待学生的发展,对待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当今中国正实行德育教育并倡导终生学习,学习离不开阅读,将来的人不仅要学习并且要不断地实现专业知识自主创新,要做到专业知识自主创新就需要懂得对各类信息完成挑选、加工、存储、运用,而这一切都是与阅读紧密联系的。总而言之,阅读是塑造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开展阅读课时,应融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协助学生塑造阅读兴趣爱好,把握合理的阅读技巧,使其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把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提升英文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并可以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精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 张译匀.分级读物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课例展示[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2).40-42.
[2] 熊桂蘭.用分级阅读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6).53-53.
[3] 黄锦添.在英语分级阅读体系下学生阅读习惯的分类研究[J].校园英语,2017,(43).
[4] 曹永梅.分级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0s1).62-65.
[5] 关雅儒. 初中英语阅读类型探究[J]. 中外交流,2021,28(4):657-658.
[6] 黄裕欢. 初中英语教学中选择分级阅读模式的实践分析[J]. 华夏教师,2019(11):85-86.
[7] 黄兰萍. 分析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J]. 中外交流,2020,27(32):253.
[8] 吴淑辉.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下问题导向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 读与写,2019,16(32):142,159.
[9] 陈剑. 基于译林版教材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英语教师,2016,16(14):50-52.
[10] 陆友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18(31):74.
[11] 陆锋.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失当原因分析及对策[J]. 英语教师,2017,17(14):47-52.
206050170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