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7姜修兰李伟张秀芹
姜修兰 李伟 张秀芹
摘 要:研究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算出班级综合评价分值,在进行实证分析后,为班级评比结果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 评价体系 应用研究
职业院校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层次分析法,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清楚班级的实际管理状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进一步制定班级管理计划,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引言
层次分析法简称为AHP,是通过将定量、定性信息进行科学归纳的一种统计方式。研究过程中,它是将与最高层次有关的元素,科学分解成主体、准则以及举措等,并且可以将一些多目标、多准则的结构进行简单化。通过该分析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班级是学校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班级管理者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通过,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学校针对不同班级评价过程中,通过何种手段进行评价,不同的学校也具有自身的独特评价方式,不管采取何种评价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班级当前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班级管理规划,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当前伴随教学制度的不断变革,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整体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本文研究过程中,结合当前我校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方式从学生班级学习情况、校园实践活动、班级纪律、班级卫生情况、校园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2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现状
2.1 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偏差,出于无奈而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这类学生进取精神不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习纪律松弛,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等现象。二是在学校纪律的约束下,一些学生表面上会显得较为顺从,但是由于对学习本身并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其学习效率并不高。三是这一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由于是一时的考试失利,才选择到职业院校学习,这类学生内心是沮丧的,总认为命运不公,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但是,他们自身仍具备一定的不服输精神,头脑中都是对中学生活的美好回忆。然而面对现实问题,由于时刻面对社会的偏见,加之自身缺乏对现阶段生活的认同,往往在学习上也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一定程度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都不大,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因此,缺乏一定的辨别意识。另一方面,学生情感丰富,自我调控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同时,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很多学生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才进入到学校学习的,因此,职业院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低的情况,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加之,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也与缺乏社会经验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在校学习期间,多数同学离开了家长的庇护,易发生安全问题,如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火灾,交友不慎等,这都会给予班级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2.2 班级管理方式较为陈旧
2.2.1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内容是围绕学生成绩展开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天性及兴趣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班主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多是以自身的主观意愿行事,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感,这样就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导致整体工作质量不高。
2.2.2 管理中过于关注学生成绩
当今社会对其成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
2.2.3 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内容的制定,注重看重学生成绩的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也多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东西,则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同时,由于不同学生专业基础不同,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也多是区别对待,这样就导致学生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提升,这样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功能。
3 层次分析法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分析
班级管理是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提升专业素质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是当前至关重要的内容。同时,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层次分析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并且经过相关资料现实,层析法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班级管理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
一定程度而言,层次分析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标体系,二是各指标的权重。一套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需要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即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权重的合理性有效相结合。
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相关数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分析,这样能够更为全面的分析问题,更加有助于发现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
通过层次分析对于班級相关问题,评估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的有标度和无标度的分析方法,采用不同的标度会得到不同的标度和排序,各个标度的保序性、均匀性、记忆性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评估主体的确定,为什么确定该主体,主体要选择在哪些范围等?明确调查对象的可比性,不同专业和工作内容的不同评估最后结果不明显,产生的意义不同。检验方式、检验对象也要多次确认,在检验过程中进行谨慎安排,单序和总排序权重的计算也要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多次计算。
如确定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质量评估主体,是学生还是教师、是教学还是学生知识的获取等,从中确定好主体。选取标度也要选用不同的标度进行最后的分析,观察结果最后是否一致。采用调查问卷、无记名投票等真实性较强的调查方式,使获得的信息更加客观。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意见,构建原始矩阵,并且由多人进行计算平均值权重,减少数据误差。然后进行过程、结果检验,使原始单序和总排序元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最后检验权重系数,要使其最后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采用层次分析法大大地减少了人的主观偏见期望,以及对最后权重的影响,利用多种群组调查方式及人的经验、认识和所收集信息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具有说服力和认可度,通过层析分析法,测得的权重系数也同样更加准确。同时,选择同样班级纪律、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卫生情况等内容,作为调查对象,要确定所选择对象处于同层次范围,通过实际调查能够与现实状况有效结合起来,这样调查结果才会发生巨大的研究价值。对于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质量评估要采用多元主体的评估方案,多元评估主体也使最后在总评中的权重计算中也会更加合理。这样既能区别职业院校各项内容的差异,也能有效了解学生在各项内容中的表现。
建立和实施教学监制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在社会的形象和保证学生自身健康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也是国家对学校要求的标准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质量评估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班级实际管理情况,对于制定教学规划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层次分析法涵义
一定程度而言,层次分析是把定量、定性的信息归纳,并进行层次分析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把与最高层次有关的元素分解成主体、准则、举措等,将多目标、多准则的结构复杂的决策问题简单化。目标层评价综合性指标值,值越大方案越好;准则层是衡量目的是否达标的准则,是评价各个方案的影响因素,要根据要求把准则分到不同的层次中;对象层是指那些具体的方案、措施等。AHP的核心理论:通过分析复杂、数据大的系统的要素,整理其中的元素并且改为层层递进的关系,使要素归于不同的层次且与相连层次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按组组之间对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相关值;然后根据准则计算相关该层的权重,为最后的决策评估提供依据。是一种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4.1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以及决策对象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2)构造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最后,计算层次总排序,即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该次研究过程中,准则层主要涵盖班级纪律、学生班级学习情况、班级卫生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实践活动。
4.2 层次分析法下的专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大学生专业素质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过程中:
(1)构建职业院校班级综合评价指标层次模型图。
(2)构建判断矩阵,并分配两两因素比较的重要性标度。
(3)对判断矩阵进行运算和正规化处理,计算得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W,也就是所求得的权重系数。
5 班级管理评价模型构建
5.1 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一)班级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5.2 判断矩阵构建: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经权向量排序:学生班级学习情况>校园实践活动>班级纪律>班级卫生情况>校园文化活动。
6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由于班级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对于班级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作为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完善措施。而采用层次分析法了解班级各方面的情况,相较于传统方式,则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于层次分析法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应用,进行了科学分析,以期对于提升整体班级管理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锦标.层次分析法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中的应用[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2] 张婷婷.层次分析法在高校班级管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运用[J].学园,2018,11(22):200-202.
[3] 王翠平.改进层次分析法在班级管理上的应用[J].报刊荟萃,2017,(07):241.
[4] 童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等学校班级管理决策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0):15-16.
[5] 胡柏平,宋伟.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体育活动组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06):100-105.
[6] 邵晓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职业班級评价模型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02):95-98.
[7] 胡业权.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职教师教学质量分类评价体系述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3):71-73+105.
[8] 张恺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