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业管理的误区
2022-03-17张小军
张小军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业管理科学,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是优化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受教育功利化影响,作业重负担低效率一度成为普遍现象,已成为制约学生全面成长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教育部将作业管理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双减”工作重要内容,明确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建立包含作业管理在内的“双减”监测、督导、通报制度。目前,作业管理已有较大突破,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在政策把握上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误区,影响了作业管理的深入推进。加强观念引导和行为指导,让作业管理走出误区、回归正轨,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作业管理的认识误区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作业反映学生学习完成的结果程度,也反映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作业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并施以针对性教育,即是多元育人。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是要求与体质管理、睡眠管理、习惯管理、特长管理、兴趣培养、人格教育相衔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懂得学习自律,而不仅仅是反馈教育教学信息,改进课程教学。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是否定家长的育人责任。家长是教师的教育“盟友”,不是教师的“副手”。在作业管理方面,家长的职责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为孩子完成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作业提供必要条件。教师可以就学生的作业习惯、完成情况以及时间、资源保障需求与家长沟通,但不能安排家长检查、代批作业,更不能诱导家长给学生额外增加作业、代孩子完成“高观感”作业。
“严禁布置重复性作业”不是否定必要的重复训练。超量布置作业,对学习“提分”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会侵占学生的锻炼、活动、休息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是要求作业减量提质,不是对贴合教学需要的基础性作业和针对学生实际的个性化作业全盘否定。比如,责令书写质量欠佳的学生适量重写,鼓励有书法兴趣的学生反复临写,要求学生就常错习题进行举一反三训练,安排学生进行针对性锻炼、训练等。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不是简单的“时”与“量”的问题。规定不同学段的学生課后能不能布置作业、布置多少时长的作业,是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学习任务、负载能力的整体考虑,不是针对特殊个体和需要的。在整体布置的基础上,设计一定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高阶作业供学生自选,是落实弹性作业要求、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学饱学足的有效方法,不能简单地用时长与总量来限制;建立自主调节机制让学生可适当削减作业任务,是对个别学力不足学生的特殊照顾,确保他们不因作业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建立作业统筹机制,旨在发挥学科组、班级协同功能,合理控制各科作业比重,改变作业配置中一些学科、教师“走强”布置,学生作业总量超标的不合理状态,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学科“平均主义”和主科“倾斜主义”。
“精心设计作业”不仅是对作业设计行为的要求。设计是布置的前提,应以作业的使用实效为重点,防止过量低效。评价作业设计情况,应看教师是否立足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发展在查找、遴选、设计作业,更应看作业是否能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索兴趣,且避免过度训练。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仅是对书面作业的要求。要求教师全批全改,提倡教师面批面改,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补救性辅导和教学。艺术、体育、劳动等学科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具有丰富独特的育人功能,不能因为作业督促难、收集难、批改难,而忽视了布置后的管理。
要走出作业管理误区,需合力突破,从三个方面来明确方向,进而妥善实施。
加强作业管理,教师是关键。布置作业要适切、适度、适量。适切,指作业内容要切合课堂、教材、课标、学生实际,不超前、超纲、超条件布置作业;适度,指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和阶段学习目标,避免偏难怪题和过浅训练;适量,指作业总量要适合学生的时间条件和学习需要,不搞低效、无效“刷题”。同时,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规范,为优化作业补救和教学方法提供精准依据。其中,整理学生的常错、易错知识点,建立班级和学生个人错题库,是精准作业设计、实现作业减量提质的关键;尊重育人规律和学生主体地位,科学设计弹性作业,让作业布置切合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是创新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育人的努力方向。
加强作业管理,又不能仅靠教师。学科组、年级组要对作业统筹规划,班主任要协调作业总量,让作业编排从零散走向系统、由随意走向规范。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加强作业设计研究,严格作业管理要求,科学作业评价机制,避免作业布置失准、总量超标、反馈不足,非文字科目不布置或只布置不处理。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广作业管理先进典型经验,强化指导、督导,不断提高学校作业管理的水平和自觉;进一步减轻学校负担,让学校、教师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作业管理中去;优化考试命题,给作业管理树立积极导向。家长要认真履行育人职责,在作业管理中不缺位、不错位,不以自己的理解轻易改变作业要求。
加强作业管理,还需破解难点堵点。作业误区的出现,主要在于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偏差,认为考什么就练什么,分值高的就得多练,甚至为了争取多拿一分不惜反复练、大量练。在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背景下,作业管理要与教育教学研究、课程管理、课堂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特长管理、考试管理、课后服务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紧密结合,树立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教育治理和改革,防止作业管理陷入孤立化,使之失去治理的本意。
32585019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