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罚分明能否有效激励孩子
2022-03-17施英
【关键词】家庭教育;奖罚制度;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施英,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认知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案例一:丰厚的奖励换不来学习的热情
思哲从小就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幼儿园时,老师多次在思哲的父母面前夸他热爱学习、喜欢探索、思维活跃。爸爸妈妈暗自高兴,想要好好培养这棵好苗子。上了小学后,爸爸为了调动思哲的学习积极性,与思哲签订了一个“奖励协议”——把他最喜欢的乐高玩具当作对他的奖励,以他平时的学习状态和每一次的考试成绩为依据,奖励他不同价位的乐高玩具。思哲为自己“赢”了一屋子的乐高,却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从六年级起,思哲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说自己仿佛是行尸走肉,不想学、讨厌学。爸爸降低了要求,抬高了“筹码”,表示不管他学得好不好、能考多少分,只要他愿意每天坚持上学,期末就给他买一台电脑。思哲口头答应了,但对于上学这件事越来越无法忍受,甚至到了如坐针毡、只想逃离的地步。
案例二:严苛的惩罚下依然铤而走险
小悦在上初中时请求父母给她买了一部手机,理由是她的同学大多拥有自己的手机,如果她没有,就会被大家孤立了。父母跟她“约法三章”,限定了手机使用的时间,同时告诉她“如果不能按照约定执行,手机将永久性没收,上大学之前就别想再拿回手机了”。试行一段时间后,父母觉得小悦执行得很好,便放松了管制。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小悦曾经有好几次在凌晨一两点还在看网络小说或跟同学聊天,于是严厉地责骂了小悦一顿,爸爸则狠狠地扇了小悦一耳光。他们希望小悦能吸取教训,记住不遵守承诺的后果。从此以后,家里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爸爸妈妈藏手机,小悦拼命找手机,而无论他们如何藏,小悦都能找到;无论他们如何大发雷霆,小悦依然没有低头。小悦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从向爷爷奶奶要手机、问同学借手机,到后来破译妈妈的支付密码在网上购物平台偷偷买手机。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或给予荣誉或财物进行鼓励,使其保持良好的行为;而惩罚是对个人的不良行为做出否定的评价,促使其改正。奖励和惩罚是行为主义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奖励和惩罚都被教育者广泛地使用,如用一颗糖果、一个玩具让孩子不再吵闹;用30分钟的玩耍时间、1个小时的手机游戏时间,让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用一个严厉的眼神、一顿打骂、没收手机等,让孩子反思不良行为并改正。奖罚的方式看似能增加或者减少行为出现的频率,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为何效果不能持久,甚至起到反作用呢?
一、奖罚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
1.奖励削弱内在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来证明奖励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如给本来愿意画画的孩子附加一个前提条件“如果你画画,就能得到一張奖状”,他们画画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而那些没有被承诺“画画能得到奖励”的孩子,却能保持着画画的热情。事实证明,人天生具有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的动力,学习的结果本身能带来快乐和满足,并不依赖奖励机制而存在。案例一中的思哲从小就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及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能够让他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而爸爸给他的奖励让他把注意力从关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转移到奖品这一外在刺激上。这一次得到了奖励,下一次就需要更大的奖励诱惑才能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某一次没有得到奖励,那就意味着失败,既然努力了也得不到回报,那还有什么继续努力的必要?因此,无论是被奖励还是没有得到奖励,对思哲来说都感觉不到学习本身带来的乐趣。久而久之,思哲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迷失了方向,便不想再学习了。
2.惩罚抵消内心的自责。
“吃一堑,长一智”,这是父母使用惩罚手段对待孩子错误行为的理论依据。然而,如果想让孩子真正控制并改正不良行为,就需要他从内心认识到这样的行为不好。因此,促进孩子的自我反思是惩罚的主要目标。小悦的父母用打骂的方式让她认识到遵守承诺的重要性,却没有让小悦“改过自新”。从源头上来说,小悦认为最初制定的手机使用惩罚条例是不合理的,她内心是不认可的,如“一旦违约,手机将永久性没收直到上大学”,但当时迫于父母的压力,她只能服从。而小悦不止一次违约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父母的监督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父母面对小悦不遵守承诺这一情况,没有及时沟通促使她反思,而是用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试图教训她,抵消了小悦内心的自责。体罚的方式伤害了小悦的自尊,因此,小悦对父母产生怨恨。接下来发生的一次次亲子矛盾,一方面是因为小悦确实离不开手机,另一方面也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和对他们的惩罚行为的报复。
3.奖罚的本质都是控制。
奖励和惩罚看起来是完全对立的教育手段,前者让人愉悦,后者让人痛苦,事实上两者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是父母意图通过满足孩子需求或让孩子感觉糟糕的方式,来操控其行为。在孩子看来,这样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自己是不被尊重的。哪案例一中的思哲被乐高玩具控制了多年,如今再高档的电脑也吸引不了他了,思哲的潜意识里有对爸爸的控制行为的反抗,通过厌学行为对爸爸的控制说“不”。相对于思哲默默反抗的方式,案例二中小悦的反抗是外显的,正面对抗父母的控制,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控制意味着亲子关系的破坏,势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剥夺他们探索实践和反思成长的机会。
二、如何正确地使用奖罚
1.奖励中表达欣赏和信任。
当孩子展现出良好的品质、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或者挑战了自己的弱点时,及时的肯定和赞赏是最好的精神奖励。比如,案例一中思哲的父母可以时常对他说:“你又有一个新的发现,真好”;也可以鼓励他更深入地思考,如“你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你怎么能证明你的假设呢?你还可以做哪些进一步的研究呢?”通过及时的关注和语言的激励,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由衷的欣赏和信任。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的学习行为前加上“如果你学得好,就能得到物质奖励”的附加条件,而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如果我学得好,我会有收获”。
若孩子主动提出希望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得到物质奖励,父母可以充分听取孩子的想法:“你为何希望得到奖励?”“希望得到怎样的奖励?”同时把自己的顾虑告诉孩子:“你希望得到奖励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我担心你只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劳动/运动,忽视了作为一个学生/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设置奖励制度更为合理。”
2.惩罚中传递关爱和尊重。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及时发现并纠正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可以在发现问题之初温和而严肃地指出。案例二中小悦的父母可以对她说:“我好几次发现你在凌晨一两点还在看小说或聊天,这违反了我们的手机使用规则。”说完之后可以观察孩子的反应,这个过程是促使她自我反思的过程。接着可以问她:“我想听听你对这个情况的看法。”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无论孩子的态度如何,父母都要保持冷静,并传递对孩子的爱:“当初给你买手机是尊重你对交友的需要,和你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也是希望我们能共同遵守约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交流的过程中,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因为是初次出现问题,所以要格外耐心,给孩子弥补错误、解决问题的机会:“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管理手机,避免在以后的日子里出现类似的问题。”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尊重时,便会更多地思考问题所在,意识到“如果我坚持错误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进而有动力改正不良行为。
3.奖罚制度中体现始终如一和人人平等。
导致奖罚制度执行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认为制度不公平。他们常常会说:“我明明按时完成了作业,为何因为没有进行课外阅读就撤销了奖励?”“我因为计算错误没有得到奖励,为何爸爸妈妈还要对我大发雷霆?”“我每天只能上网30分钟,为何爸爸从下班到家一直到上床睡觉,一直都捧着手机?”孩子的感觉是,父母可以因为自己是大人就随意更改奖罚制度或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做到,那还有遵守制度的必要吗?
因此,要使奖励和惩罚更好地发挥作用,父母需要在出现问题时虚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确保奖罚制度的标准化和父母情绪的稳定性,在家庭中建立起良性的、相互支持的亲子关系,塑造家庭中每一位成员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36150190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