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情境活动分析
——以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乙卷为例
2022-03-16许玉云江辉仙
许玉云 江辉仙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现实中的情境活动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传统研究方式往往局限于对试题情境的评价,大多数情境活动只关注了“情境”而遗忘了“活动”,偏离了高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这一考查要求的关键内涵和真实旨意。[1]此外,目前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每章末尾均有一个问题研究,基于所给情境进行探究,课本中展示的探究思路就是一个情境活动过程,使得试题的情境和思维活动分析成为当下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难点,分析高考地理综合题的情境活动,不仅可以引导教学活动,还可以对高考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生思维活动方式的训练提供方向。
一、情境活动分析
情境和情境活动的关系是“载体”和“过程”的关系,王庆灿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的分析中指出,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一种载体,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与教学联系更紧密,更强调思维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地理高考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结果性评价最重要的形式,紧扣改革目标,凸显能力与素养立意,重视学生地理思维水平的考查。[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4]并首次提出进行思维结构评价。将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分类理论)与地理思维结构的评价结合起来是地理教学评价的创新点。将SOLO理论应用于教学评价,可以鼓励学生整体把握问题的结构,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促成好的学习方式。[5]
本文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情境活动的分层和要求,结合谢天艺基于SOLO理论的地理试题思维层次评价指标,[6]对情境活动进行分类。其可分为单点结构、多元结构、关联结构以及抽象拓展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情境活动分类
二、高考地理综合题情境活动分析
1.情境分析
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甲、乙卷综合题以生产和生活实践情境为主,主要展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扶贫成果。例如,甲卷第43题以江西兴国县红色旅游成果为情境,展现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甲卷第44题以新疆生物防火为案例讨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现生态治理成果;乙卷第43题以201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为例,展现国家扶贫重大成果;乙卷第44题以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风沙治理成果为例,展现生态保护成果。
2.情境活动分析
情境活动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属于高级的活动形式,人脑的思维活动,其实也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系统和具体的过程。
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甲卷、乙卷综合题情境活动多为关联结构,核心素养考查难度处于中等水平。基于情境活动的分类对2021年全国高考甲、乙卷地理综合题的情境活动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
表2 2021年全国高考甲、乙卷地理综合题情境活动分类
三、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探讨
1.从知识表象延伸到查找地理证据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总结和概括。[7]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无论教师怎么提示、引导,学生就是启而不发,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启发时,没有引导学生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切入点。[8]情境活动具有一定的思维框架,多数的题目需要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从知识表象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提取出来,分析知识点是否属于解答问题的地理证据。同时,需要调动空间认知能力,包括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辨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观察、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9]在解答问题时,首先要基于文本材料和图示信息提取出关键词,再从行为动词出发,进行下一步操作,是“列举、描述、概括”还是“分析、解释、归纳、综合概况、假设分析”等。再从文字材料中获取相关的地理证据,建立起逻辑框架。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分析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解释地理成因,呈现复杂、真实的情境。在进行学生思维活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进行训练,包括阅读图表和文字材料,提高学生从认识知识表象延伸到查找地理证据的意识,培养学生更高级别的综合思维。[10]
2.从点性结论散发到构建知识体系
在情境活动中,各线索点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大多数学习者只有将自己所熟知的部分内容系统整合的习惯,尚未达到将所有地理现象置于系统中认识的水平。在情境活动中可以给出具有多条思维链的案例,引导学生构建多条思维链,将学生置于两难的情境当中,让学生找出关联的中介,进行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训练,不断进行分散思维和综合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易于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在情境活动中需要构建地理概念关系图,梳理知识网络体系。[11]知识体系之间具有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触发知识之间的衔接,将多个知识点整合在一个情境当中,结合所给材料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3.逐步深入,实现思维进阶
情境化、案例化教学日渐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常态,[12]但是在学习情境设置以及基于学习情境的问题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情境活动的思维量较大,不同情境活动所需的思维量会有差别,大部分的情境活动考查学生的应用性,需要结合生活实践进行解答。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情境活动的思维框架层层递进,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进阶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答题过程中的思维进阶能力,将教材的知识点,引导到实际的生活实践当中。对给出的知识案例中所包含的规律、特点、知识点进行概括归纳,运用地理方法进行提炼,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情境迁移,依托课堂中学习的情境,跳脱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境活动中,验证教学中知识点及地理方法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遵循“呈现地理事实和现象—辨析地理概念和过程—探寻地理原理和规律—显化地理思维、形成地理观念—迁移应用、解决地理实际问题”逐步深入的过程,[13]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进阶。
四、应用示例
如表2所示,高考全国卷地理综合题情境活动的结构以关联结构为主,因此以全国卷乙卷第37题为例分析情境活动过程,该题以巢湖西岸圩田改造为情境活动,探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正确解答本题,需要逐步深入,考查多条链式结构的关联,学生思维逐级进阶。
例题: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第37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如图1所示,圩田海拔6~7 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图1 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第37题图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6分)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6分)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解答第(4)小题需要将前面三小题的结论作为知识基础,思维结构不断深化进阶。如图2所示,第(1)小题需要学生基于知识表象的认识延伸到地理证据的查找;如图3所示,基于农业区位因素的点性分析,在所给材料和已有知识系统中找出关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地理证据,结合巢湖圩田区的具体特征,简要概括,思维结构不具有逻辑关联,属于一维结构。
图2 第(1)小题解题思路
图3 第(1)小题解题框架
第(2)小题探究地理要素形成过程,考查学生时空综合的分析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分析图示提取地理证据,还需要学生将多个点性要素之间的联系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思维链,解题思路如图4所示,思维链具有前因后果的关联,思维得到进阶。如图5所示线索点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基于多个点性结论建立起逻辑框架,属于二维结构。
图4 第(2)小题解题思路
图5 第(2)小题解题框架
第(3)小题探究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考查学生探寻地理规律和原理的能力。如图6和图7所示,需要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解释各线索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某个要素,探究多个线索点,构建多条思维链,包括地势、降水、人类活动等。进行区域定位分析降水特征、地势特征,结合所给地理信息,找出地理证据,在建立的思维链上进行补充,结合第(3)题得出的相关内容:湖水倒灌、排水不畅、地势低等,将其作为基础知识解答第(4)小题。
图6 第(3)小题解题思路
图7 第(3)小题解题框架
将链式结构的线索点,在人地协调观的指导下,基于某个要素触发多条思维链的关联,包括庄稼种植、土壤、水质或地势、水灾等各思维链的关联,进行多要素综合分析。“水质”一词出现,触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当中水污染相关内容,考生基于相关要素发散思维,思考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综合分析,将前面三道题目中知识迁移到本题,促进各要素之间的综合,思维不断进阶,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第(4)小题的解题思路和框架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 第(4)小题解题思路
图9 第(4)小题解题框架
五、结论与展望
近些年,地理教学研究侧重于对SOLO理论的分析,仅是对学生进行情境活动所达到的思维层次进行分层。然而,只分析材料(真实情境背景),不分析过程(根据真实情境进行的思维活动),学生只会浮于表面的理解,而不会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构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加进行情境活动的组织。本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情境活动的分层和要求,结合SOLO理论对情境活动进行分类,以2021年全国高考甲、乙卷地理综合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情境活动进行分析,得出高考的答题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