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2-03-16赵新
赵 新
(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天津 30038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关键阵地。2016年,教育部等22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目前,高校已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如何有效利用课程主渠道,增强心理课程知识科普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授课水平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忽视任一因素都会影响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教师及学生群体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研究
通过研讨会开展实际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针对教师层面的问题大概有如下几点:(1)大班教学导致学生参与度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有其特殊性,学生参与和体验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较为重要,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很多团体辅导活动和互动体验活动无法随堂开展,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大多是从认知层面理解,较少有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受限,课程教学质量打折扣;(2)心理健康教师专兼职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备,长效培训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任课教师为学院辅导员,虽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相应的专业背景,在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体系时对于心理学专业理论理解不够深入、自我心理调适技能了解不够全面,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目前课程教学重心主要集中在“教”的环节,对于教学前大纲研读、教案准备、集体备课等环节重视程度不高,部分辅导员老师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满足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过程前期统一管理和后期监督反馈重视力度有待加强。
此外,以问卷形式在天津某大学2020级本科生范围内开展了调查。共有1730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其中男生1083名,女生644名。调查结果显示,有76.24%的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92.2%的同学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必要;76.01%的同学希望课堂设置更多的互动和讨论,提高课程的参与度;81.8%的同学认为上课期间,能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有初步了解,对于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较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兴趣也较强,且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互动、案例及讨论,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建议
2.1 学生层面
2.1.1 加强体验,强化认知
体验是指主体亲身经历的、以情感为核心、生成意义的内心活动,它不仅仅是情绪情感的活动过程,还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过程[1]。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理论知识和心理体验缺一不可。体验式教学可通过课内和课外两个途径展开。课内,可以围绕心理健康课程的八个主题分别在每次理论课中融入相关的心理训练活动。如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章节组织学生开展“20个我是谁”的自我探索活动,在“大学生情绪管理”章节组织学生学习心理放松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章节组织学生开展“心有千千结”实践活动等;课外,可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撰写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感悟,提高自助与助人能力。课外实践教学应进行系统规划,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紧贴学生需求,合理设计内容。心理体验往往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结合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自我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获得心灵成长。
2.1.2 翻转课堂,以教促学
通过翻转课堂可实现师生地位的翻转。由“教师主讲、学生受众”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2]。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多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具体而言,可将学生按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议题,组内分工合作,组长课上汇报。并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考察指标,将各组学习汇报情况纳入期末考核。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可带着问题查询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通过分享交流实现知识内化,完成对相关理论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1.3 案例教学,全员参与
案例教学可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理解案例、心理投入的深度。因此,课堂教学中案例设置的质量、与时代的贴合程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密程度对于案例教学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可结合日常心理咨询或心理约谈过程中学生反映的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遵守保密性的原则下,在课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综合教师和学生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更有利于问题解决,也有利于加深学生思考。在案例教学中,要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营造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氛围。
2.2 教师层面
2.2.1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教师是课程当中的核心要素,按照学生比例配备师资力量,可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髙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并且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通过校内校外的各种培训和交流学习,及时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前沿知识,并把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以研促教;同时,定期开展教学竞赛,评奖评优等活动,将教学质量作为职称评聘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另外,可探索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内部分类管理,在“博”的基础上侧重于“专”。部分教师侧重教学科研,部分教师侧重行政管理,以保证心理健康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质量提升与改进。
2.2.2 融入课程思政,强化价值引领
在课程教学中,应体现课程思政因素。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这要求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构建全局观念,育心育德相融合。结合建党百年,在课程中也应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相应元素。如在学习“恋爱心理”一章内容时,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正确的恋爱观融入课程;在介绍“人际交往”主题时,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在介绍“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主题时可以结合党史国史以及一些抗日英雄、优秀党员的事迹介绍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在学习心理一章,可引入钱钟书、竺可桢等科学家的相关介绍,同学们通过学习科学家的学习、科研、工作过程,可更深刻感受到科研人的拼搏奋进精神,同时了解到自身的学习对于国家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精神。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因素,强化价值引领,使学生爱听、想听、入脑、入心。
2.2.3 完善课程评价,强化监督反馈
教学效果评价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形成完整的备课—讲课—听课—评课体系。定期以研讨、串讲、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分享讨论好的教学方法、研究讨论教学难题;规范教材使用与管理,准备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案等教学工作材料,并结合时代发展及学生心理特点定期更新,保证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进行课程自评与他评,定期形成课程教学教师自评报告,回顾教学过程中的特色、亮点以及不足。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督导组,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检查,以查促改,以改促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育人的主渠道,需要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共同发力进行完善与质量提升。高校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深入思考课程建设方案,创新心理育人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乐观阳光心态、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心育心,为国育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