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素养大学生信息

范 绕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1 信息素养概念

信息素养概念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Zurkowski于1974年率先提出,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百度百科)。信息素养概念首次提出后得到持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断丰富拓宽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对信息素养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维度再次表述即:“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1]我国对信息素养的实践认识始于1984年和2002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文件》和《信息素养教育规范》,明确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信息素养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3]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必要性

2.1 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

当前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物质世界逐步被解构,信息世界被构建逐渐成为人类基本生存环境。信息成为一切事物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与信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快速获取加工知识信息在信息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培养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适应信息社会也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听障大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他们听力缺失或受损,获取信息的途径受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交流、创新等方面受到限制。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整合信息资源的本领,改善其学习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与正常大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学习机会、创新机会.通过培养其信息素养提升其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把其培养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

2.2 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其融入社会的新要求

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大约为10年,到70年代为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增加一倍。在这样信息知识爆炸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成为这个时代基本生存能力之一。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融入社会,听障大学生因沟通等各方面障碍为其融入社会带来许多不便,而信息社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弥补沟通等障碍,让听障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这需要听障大学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增强辨别、筛选、分析、整合、利用、创新信息能力。通过提升信息素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为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结实的基础。

3 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中国残联在2017年在全国高校中选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开展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能进入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听障学生可以通过残疾人单独招生考试形式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教育过程的公平性,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建立变得越来越迫切。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支持保障体系的建立除了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经费投入,还需听障大学生自身提升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武装自身,克服身体缺陷,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获得与正常大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当前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如下:

3.1 信息意识不足

信息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人对关心的事或物的敏感程度,表现为在需求的基础上,能否积极主动获取信息、探索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整合创新信息。这一点听障大学生日常工作学习中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够了解自身信息需求,积极关注外界信息,但是对信息意识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导致他们信息意识不强,他们往往局限于本专业信息,信息来源主要在课堂教学,关注的信息大多是片面性,对信息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缺少主动性、全面性、规律性的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信息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3.2 信息知识结构缺少系统性

信息知识即信息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听障大学生由于自身听力障碍,语言无法成为信息获取的工具,获取信息途径天然受限,因而其对信息的获取大多以实用性为主,过多的精力只关注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对其他专业学科关注度不够,信息意识不足,不能主动获取其他专业知识,导致其信息知识结构缺少系统性。因而听障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通过信息技术媒介,拓宽获取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基础、技术、伦理及传统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涉及,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完善自身信息知识。

3.3 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较低

信息能力即“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使用信息系统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4]从目前招生听障大学生高校专业设置看,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都与计算机相关,如:网络工程专业、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这为提升听障大学生信息知识和能力,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因而大多数听障大学生都能有效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在网络上通过百度等搜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但是由于听障大学生自身语言缺失、思维受限,导致其理解力偏低、概念意识不清晰,缺乏把专业知识和检索技能相结合高效获取所需知识的技能。同时面对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辨别力不足,不会批判性评价信息,信息来源的权威性考虑不足,如何对获取的多重信息资源整合、加工、创新利用等综合信息能力运用较低。

3.4 信息道德意识不强

信息道德即信息世界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百度百科)。信息道德类似现实世界的社会道德,用来约束个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让其明白信息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不是法外之地,其行为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道德规范等并积极维护。这一点大多数听障大学生都能遵守,他们都能自觉的在自己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防范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不轻易泄露自身信息避免网络诈骗。但是部分听障大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时,没有对自身行为方式和语言态度方面的约束和规范。如“部分听障大学生会发布网络谣言信息,无法辨别网络诈骗,当他们在网络上被欺骗时,会在网络上表达愤怒、敌意、冲动和攻击情绪,出现网络过激行为。”[5]

4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对策

4.1 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建设适合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学习环境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这需要国家层面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尽快规范出一套符合国际的信息素养准则,成立一批全国权威的信息素养培训机构,[6]并根据听障大学生特殊性专门成立相关培训机构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净化网络运营环境,现实中听障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由于受到语言限制,信息渠道来源窄。虽然他们经常上网获取信息,但是更多局限于娱乐、聊天等,缺少主动、辨别、分析、加工自身需要信息的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诈骗、污染。这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网络空间环境治理,加大对网络虚假、错误信息的监管力度,尤其加强对社交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的治理,对恶意造谣传谣和污染网络环境行为加强执法。[7]最后,制定无障碍技术标准,建设一批满足听障大学生需求的无障碍平台、网站,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网络环境建设,提升信息无障碍水平,为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无障碍学习交流平台,让听障大学生享受到信息素养提升带来的各种便利,缩小与其他群体的差距,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4.2 学校层面:加强信息素养支撑体系建设和实践,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高校重要职能之一是培养人才,教师的重要职能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即需要国家宏观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更需要高校、教师在支撑体系建设和实践层面具体实施。作为高校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方面的建设,加强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教育教学,建设一批信息素养视频课程和手语翻译或文字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库,为其丰富信息素养知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内容,方便听障大学生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其次是建立无障碍图书馆,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作为阅读圣地更有利于听障大学生获取知识。高校要加强无障碍图书馆建设,根据听障大学生特点专门为其建立适合他们的数字资源体系和建设有声阅读环境,为听障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再次作为高校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和沟通互动过程中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网络教学手段,在沟通中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优势主动和听障大学生沟通互动,及时帮忙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帮助其建立学习信心,鼓励其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信息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其产生信息素养的兴趣明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4.3 个体层面:克服障碍加强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互动活动,传统教学由于受到信息知识来源的限制,教学活动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限。而在信息时代,特别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信息知识来源丰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障大学生自主学习有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听障大学生更好的融合社会提供了时代机遇,听障大学生要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抓住这时代机遇,加强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具备辨别、分析、挖掘、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增强自身信息知识储备,勇于接触新事物、新技术,利用信息工具解决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有效利用信息工具弥补自身语言障碍更好融入社会。

5 结语

信息时代来临,需要每位公民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融入信息社会。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尤其是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自信,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听障大学生要想更好的融入社会,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辨别、分析、评价、加工、整合、创新,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弥补自身语言缺陷,拓展信息获取渠道获得与健听大学生同等的学习、工作机会为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素养大学生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