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在健康管理饮食、运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饮食食物心理

申 飞

(北京小汤山医院 北京 102211)

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难以治愈、需要花费较多金钱和时间治疗的慢性疾病日渐增多。随之,居民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管理[1]。健康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概念,是指通过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个体及群体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加以改善,以达到预防控制疾病、降低医疗费用,最终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健康管理以预防为主、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的特点决定了西医在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有限性。因此,将中医理论有效合理的应用在健康管理中,不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增加了可行性。

中医,用其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来研究人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互相关联、影响,疾病的诊断防治,以及养生康复。中医在中华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经过这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不仅在治病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也在防病、养生、健康管理上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国内中医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以“治未病”和中医辨证为主[2]。中医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相关信息采集和管理;利用望闻问切诊其神、色、舌、脉等;寒热、虚实、阴阳等中医体质辨识;危险因素分析;利用中医方法做出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等[3]。本文主要研究中医在健康管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1 中医在健康管理饮食干预中的应用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阐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中医主张“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自古就有很多饮食保健方法。中医学认为药膳对慢性病患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中医饮食健康管理的特点是以食物和药物的原汁原味为主,既可以菜肴鲜美,又起到补益调理的效果[4]。食物有辛、甘、酸、苦、咸之味,寒、热、温、凉之性。辛味食物可调气血,甘味食物可健脾胃,酸味食物可坚阴固精,苦味食物可降燥泻热,咸味食物可补肾填精;温热食物可助阳御寒,寒凉食物可清热除烦。中医健康管理饮食建议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制宜。

因时制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季节更迭,日月交替,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中医健康管理讲究顺应天时、气宜[5]。春少酸多甘养脾气,夏少苦多辛养肺气,长夏少甘增咸养肾气,秋少辛多酸养肝气,冬少咸多苦养心气[6]。

因地制宜: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存在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差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宜食薏米、玉米、冬瓜、扁豆等祛湿健脾的食物;南方人体质相对柔弱,宜食鸡肉和猪肉等温补食物;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风多,宜食梨、银耳、百合等润肺滋阴的食物;北方人体质相对较强壮,地处寒冷区域,宜食羊肉和狗肉等温热食物[6]。

因人制宜:不同个体存在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中医健康管理饮食要注意不同年龄的饮食重点。青少年要注意饮食均衡,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同性别,中医饮食建议不同。女性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可以适量多吃补血的食物如红枣、猪肝、花生、桂圆、红豆、红糖等;而男性,应以补肾为主,可以适量多吃黑米、木耳、板栗等食物。另外体质不同,中医健康管理饮食建议也不同。痰湿重者可以吃一些健脾利湿、味淡性温平的食物如燕麦、冬瓜、包菜、苹果、扁豆、牛奶,少吃肥甘厚味,甜腻酸涩的食物,戒酒。体寒者可以吃一些性温热的食物,如红枣、韭菜、山药等,少吃寒凉的食物,如香蕉、绿豆、梨等。

因病制宜:高血压患者应该增加钾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和豆类,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糖尿病患者应少吃高糖、高胆固醇等的食物,宜食五谷杂粮。中风患者宜清淡,饥饱适宜,戒烟酒,多食蔬菜、粗粮等含维生素、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多食疏经通络、祛风治瘫的食物。

总之,中医健康管理饮食干预主要以食养为主,兼顾食疗,包括延缓衰老、维护健康、辅助治疗,讲究五味调和,营养均衡;饮食有节,寒温适度;顾护脾胃,清淡饮食;把握饮食禁忌[6,7]。

2 中医在健康管理运动干预中的应用

中医健康管理运动干预是指利用将呼吸、意念等与肢体运动有机结合的锻炼方法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运动方式主要有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八段锦编排精致,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结合、舒展优美,简单易学,不受场地、时间限制,适合各个年龄、体型的人群,祛病健身效果显著。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可以充分伸展肢体,调理三焦,还可对便秘、痔疮、颈和腰病、腿部脉管炎等一定的预防作用。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可以改善颈部、胸部血液循环,矫正肩、背姿势。第三段调理脾胃臂单举,可增强消化功能,对肝胆脾胃有防治作用。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可防治高血压、颈椎病、增强眼肌等。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即静以制燥,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的运行,同时对韧带、肌肉也有一定的作用。第六段双手攀足固肾腰,有强腰固肾、增强全身机能的作用。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可增强神经调节,防治椎骨疾病。

太极拳,按阴阳生克之理,合八卦、五行为一,既可用于攻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太极拳涵盖了中医经络、气血、藏象、俞穴、导引等理论,符合医理,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就虚,要求身体端正、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太极拳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力量和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中风、脑梗等疾病的肢体障碍后遗症。

五禽戏,是中医传统导引养生方法之一,起源于东汉,编创者为华佗。五禽戏是以《三国志》虎、鹿、熊、猿、鸟的顺序,每种动作均模仿相应的动物动作,典型动作有虎寻食、鹿长跑、熊撼运、猿摘果、鹤飞翔,要求模仿逼真,形似兼神似,心静体松、以意引气,以气养神。

中医健康管理运动干预应科学、适量,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运动可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进而预防疾病发生,对于已发生的疾病,也可减轻疾病症状,减缓病情恶化。

3 中医在健康管理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中医心理文化历经几千年沉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养生知识,与维持身心健康,防病治病的健康管理有着密切的实践联系[8]。中医心理养生强调身心的保养,包含善意、宽容、乐观、淡薄四要素。

中医主张“形与神俱”“以神御形”,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相辅相成,形健神旺是正气充沛、身体健康的标志。中医十分重视精气神,认为精气神可通过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中医心理干预在健康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良情绪可影响人体机能,比如紧张的情绪可增高人体胆固醇水平,持续精神紧张可增加人体肾皮质类胆固醇的分泌,减慢抗体形成速度,进而降低人体免疫力,最终致使人体患病[9]。

中医心理干预建议养神调神,主要有恬淡虚无,即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摒除杂念,畅遂情志;控制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素问·举痛论》中阐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玉机真脏论》中阐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次,故令人有大病矣”;主动接受,积极适应社会环境中,从中发现乐趣,知足常乐,保持平和心态;“四气调神”,人体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调摄自身的精神活动,使之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中医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以情胜情法是根据五行相克的远离诱导人产生某种情绪,从而制约相应身体脏器疾病的方法,但要注意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修身养性疗法是通过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从而分心怡情、改易心志,比如养花观景、读书写字,画画抚琴,下棋等,但要注意动静结合,防止过度沉迷;还有气功静默疗法、开导劝说疗法、意示解惑疗法等[4]。

总之,中医在健康管理饮食、运动、心理干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个体或群体,在中医指导下,选用科学的运动方式,配合适宜的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可以达到更高的健康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饮食食物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心理感受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