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探究

2022-03-16李文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山体泥石流岩土

李文鹏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北 石家庄 050085)

0 引言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资源的开发,房屋建筑数量和面积的增加都依赖于岩土工程的开发,但是,各种地质灾害对我国的岩土工程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每一次地质灾害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设水平低下,加之地质条件本身存在隐患,因此,在我国岩土工程繁荣发展的时期,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也显著增加,例如,近些年市场能够看到有关路面塌陷的报道,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岩土工程过程中,必须改进建设理念,提高建设水平,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1 岩土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

1.1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质灾害。这种地质灾害往往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在降雨的作用下,沿坡形成较大的洪水。通常,这种混合物的浓度很高,会产生非常大的冲洗效果,所到之处,无论是植被公路或是房屋建筑,全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规划缺乏科学性,工程建设过程过于草率,大量建筑垃圾作为地面坑洼处的填充材料,一旦遭遇暴雨等天气,非常容易发生泥石流,在此基础上的工程项目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其中的居民也将受到生命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泥石流发生的风险[1]。

1.2 崩塌

崩塌指的是山体的某一小部分,例如巨岩、局部山体等塌方掉落的现象。崩塌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挖掘、开采等人工行为,或是地壳活动,或是该地区长期在进行震动较大的工程工作,造成山体结构的局部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山体恢复自身稳定性的塌方活动。塌方的主要特点是,局部发生、掩埋性强,清理难度高。

1.3 滑坡

滑坡是一种发生概率很高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岩土工程过程中工地山体沿固定方向的大范围运动。当滑坡现象发生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影响附近的植物和建筑物。主要原因是由于岩石对山体的作用力,如地震的振动或其他岩土工程建设的开展,会破坏岩石的稳定性。岩石产生的内应力发生变化,当对岩石的作用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岩石开裂,大规模岩石和山体沿着山坡方向和向下移动,有很大的破坏力,会造成部分水土流失。在大雨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在雨水的不断侵蚀下,加之山体过度开发,极易发生滑坡灾害。

1.4 地基变形

在岩土工程中,地基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例如,在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可以发现地基变形现象。同时,由于地基的变形,会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地基变形灾害,能够造成地基沉降问题,以及工程建筑的裂缝,形成岩土工程的安全问题。例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如果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会影响市政道路的稳定,产生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可靠性,甚至在后续使用道路保养能力时也会受到影响,这将严重影响道路的可靠性及服务能力[2]。

2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技术

2.1 针对泥石流的防治技术

一些大概率发生泥石流的地段,可以通过避开手段来避免。当遇到无法绕避的情况时,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防控。常用的技术手段,首先是排导技术,具体排导措施是建立排导渠;其次是采用拦挡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做法是根据山体形态及地质情况,在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设立拦挡坝,以减少泥石流的破坏性,削减泥石流的破坏性也就间接性地对下游进行了保护;在对大石块进行了拦截之后,在下游合适位置再设立几处储淤场,对流下来的泥浆或细小沙石等进行拦截,进一步削减泥石流的破坏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不会单一采用某种防治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多种防治技术并用,才能发挥作用最大化。

2.2 针对崩塌的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崩塌也会造成非常大的风险。在崩塌地质灾害防治中,传统的岩土工程技术需要根据工作环境和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崩塌防治技术,例如混凝土加固边坡,从而有效避免崩塌灾害的发生。除了传统的控制技术外,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边坡控制技术,如尼龙柔性网。这种高效且低成本的新型防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水电站等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了崩塌现象的发生。

2.3 针对滑坡的防治技术

滑坡是一种发生概率很高、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因此,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滑坡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滑坡发生的概率。必须立足于防、护、管相结合,深入分析和探索滑坡成因,结合丰富的岩土工程实践经验,滑坡防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注意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引导和控制,尽量减少因水流冲刷导致滑坡的概率。要加强对滑坡区地表水的引导,防止大量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在实际岩土工程中,应在岩体边界处设置溜槽,使地表水沿沟渠流动,保护山体;其次,利用垂直孔去除山体上的积水,并依靠支护和盲沟等水平钻孔方法,保证易滑坡区地下没有水的流动,使滑坡地下部分的地质力学特性达到最佳。对滑坡区进行分析,结合专业的力学知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滑坡区岩石的力学性能,从而防止岩体滑坡的发生,如减少岩石切口荷载或加强边坡的强度等。

2.4 地面变形的防治

岩土工程建设前期,应进行区域地质条件的综合检测,充分掌握项目区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加强规范化设计及施工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绿色植物的根基可以提高地面土壤的韧性,为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关部门还应积极采取生态治理措施。结合岩土工程建设的特点,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可以显著降低地面变形的风险。因此,在项目周边种植一定数量的绿色植物十分有必要,此外,参照市政相关规定,加强附近荒山整治,全面落实岩土工程区防止土壤侵蚀问题的补救措施。

3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 避让防治措施

一方面,采取雨季地表遮蔽措施保护易滑坡区域不受雨水过度冲刷,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遮蔽措施。同时,各乡镇要在全面认识和了解地质灾害防治方针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疏散措施。另一方面,根据地区特点,完善优化搬迁安置方案。在规划拆迁安置点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选择的避难安置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采取预防措施很难有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果防控成本太高,可以采用搬迁的方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避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影响。拆迁时,要合理规划安置工作,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3.2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的手段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主要目的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稳固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地质结构的内部稳定性,可以抵御一定的雨水冲刷或是强烈的震动,除此之外,生物防治还能够起到绿化环境,改善地区生态,可以说生物防治手段实际应用价值巨大。尽管如此,生物防治也有弊端,由于需要种植绿色植物,因此,要起到稳固地质结构作用的话,需要等待植物成长稳固,见效周期长,费时费力,而且在选取植物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气候、海拔、气温等因素,避免种而不活,既浪费社会资源,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施。

3.3 工程防治措施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工程防治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预防和可行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破坏和损失。目前我国现阶段常见的工程防治措施有:截水排水工程、护坡加固工程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防治工程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但不同的工程措施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做选择时,应充分了解现场情况。面对有流水冲刷的斜坡地段时,应对水流路径向外引导,在斜坡下方增加支撑结构,以防止地质灾害发生。为防止大型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构造综合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逐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确保斜坡结构稳定。

4 结束语

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生产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对岩土工程建具有重要意义。在防治工作中,要不断引进现代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措施,将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山体泥石流岩土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