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2022-03-16刘卫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现代化

刘卫民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农民的发展、农村的建设以及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核心、政策倾向的关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8个关于农村、农民、农业工作的一号文件,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让农民看到希望,鼓起干劲;也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基层组织才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才有人可以带动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朋友有收入、有信心、有希望。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分析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农耕文明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其产生的农耕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主要财富。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它是我们的衣身之源,文明之根,长期领先世界。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我们党成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重整山河、发展生产,再到十八大以后的脱贫攻坚直到现在的的乡村振兴,无一不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然要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2亿人、占比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亿人、占比36.11%。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了60%,但农业户籍人口占比仍有50%左右。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面临很多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挑战,社会大局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关键是农民回去后有房住、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压舱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助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巨量消费和投资需求。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2年我国“三农”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尽管这些年“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些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农业大国只有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必然要求。

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分析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参与、管理、监督村集体资产的权利得到保障,促进民心凝聚、民智汇集、党群干群关系紧密、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核心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集思广益开展工作,也便于调动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上下齐心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创造力,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形成更强的战斗力带领农民朋友共同富裕。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稳定和完善的作用,对农业规模发展和有序发展有推动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增强农民对发展农业的信心,引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对科技的引入,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使农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3)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上了新的台阶,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出新任务和要求。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文明乡风的建设、村规民约的制定、志愿服务的推行、文明村镇的创建,都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集体资产经营管理逐步完善的过程,能够吸纳优秀人才,形成有助于提高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管理方式;稳定的收入也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乡村振兴具有快速推动的作用。

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1)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为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村委需完善村支部、村委会、理事会、监事会“四位一体”治理机制,提升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可通过在各地建立“省市县共同推进、以市县为主落实”的责任落实推进机制,压实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形成党委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基层执行落实的工作格局。

(2)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应主动整合提升村域资源,以参股或招商的方式,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和产业,带动特色产品深加工。盘活闲置或低效利用的资源,提升“益村”平台综合服务功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业发展、物业租赁、资源盘活、土地流转、项目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村集资产资源,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级服务经营收入。农村应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3)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创新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机制。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地方职业院校创办乡村振兴学院,以培育管理人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大力开展人才定向培育计划,培养一批农业、水利、乡村旅游、教育、卫生等技能人才,为农村建设提升“造血”功能。探索制定定向委培、使用、晋升、管理办法。探索乡村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出台鼓励各类技术人员兼职从事农业技术转移活动的政策措施,采取聘任“荣誉村民”等方式,培引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库”“乡村人才工作站”,大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在农村创业、兴业,保障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严格“选、管、用”标准,选优配强“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建立村干部薪酬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组织提高村干部待遇,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门面向村(社区)两委干部招考,吸引能人充实村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治理水平。

(4)严格村级组织评估考核制度。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对集体经济实施的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充分相信基层。完善“领头雁”评比办法,激励村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打造村级组织“狮子型”团队。建立“市县自评、省直部门联评、第三方机构专业评”的改革评估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加改革工作在市县乡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建立奖励、惩处和容错机制。对在改革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非主观原因导致出错犯错的予以减责免责,对推进不力、支持不力并影响改革的予以追责问责。

我们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加强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为手段,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持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现代化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边疆治理现代化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