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措施
2022-03-16杨德权
杨德权
(郓城县程屯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700)
0 引言
研究农作物生产技术和生长原理的科学技术包括田间耕作、农业机械使用方法、农田排灌、农产品加工程序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等。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科学化建设,可以引导和促进村农组更顺利地开展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乡镇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开展农业技术相关培训项目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策略。通过培训乡村带动乡村发展,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农村农业经济的飞跃。
1 农业技术开发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只有好的农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首先,植物的生长与养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施肥的时机、施肥的量以及施肥的种类都必须准确把握。因此,合理、科学的施肥,将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板结以及富营养化。此外,如果植被之间的距离过大,会使土地退化,影响水分,导致杂草生长,产量也很重要。植物的生长与水、温度、光照、氧气、土壤、微量元素等外界条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增加作物。同时,人们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食品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要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就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2 农民现代农业技术教育现状
2.1 农民素质大幅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大多数农民也知道,单纯依靠种植经验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作物产量的突破。因此,需要积极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并在培训期间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结构,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栽培技能。
2.2 现代农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
由于对现代农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缺乏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方法不新颖。有的乡镇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化优势,仍然采用单一的面授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种植业的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理论灌输给农民,技术术语足以让他们迷惑不解,很难达到农业教育的目标,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
3 乡镇农民现代农业技能培训策略
3.1 优化农业技术教育理念
专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培训理念是实际行动的动力,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提高香农的专业水平,需要从当地种植环境的特点和种植的普遍特点入手。在此过程中,以“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为培训核心,不断优化农业技术培训理念,培训工作系统化、针对性强、科学性强。例如,在开展农业技术相关教育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民的技能水平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然后根据本地区的生产特点和要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规划。通过结合当地的农业种植和独特的培训方式,将现代作物储存方法、农业管理等先进理念与技术培训课程相结合,提高村农的农业技术观念,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
农业技术相关培训项目体系是否系统、科学、有效,可以直接判断培训项目进展是否顺利、效果好。因此,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加强现有的教育体系。
一是相关培训部门要根据当地农民现状和本地区未来发展战略目标,以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为前提,保障培训体系建设,并最终确保训练任务顺利进行。此外,相关培训部门要建立与农业技能培训相关的激励机制,确保农民长期参与现代农业技能培训,真正激发农民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使农民获得高效、完整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
二是为将总体培训任务顺利进行到底,要支持科学合理、与实际相匹配的培训评价体系同时。在评价监督过程中,了解农民个体学习情况,了解不同农民对同一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加强。也保证了农民群体经过培训能够顺利取得相关资质证书,使农民群体不仅掌握现代耕作技术,而且对现代高效耕作技术有清晰的认识。
三是农业技术教育教师既要履行上级交办的任务,又要指导农民学习先进技术,与整个教育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培训部门应定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估,确保教师培训真正有效,同时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形成一支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教师培训队伍。
3.3 制定培训农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措施
在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实践培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训的细节,为了真正展示它们的有效性、相关性、科学性、全面性等。
一是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必须识别和分析当地作物种植的实例,然后提出清晰简洁的可行方案,这将有助于农民创造明显的印象,并在实践中克服复杂和抽象的智力困难。
二是必须分析传统的种植方法,以便适当地选择有科学依据的分支,将现代农业技术与多种多样的组合相结合,可由农民团体灵活选择,不仅要有创新技术培训的内容,而且要培养农民群体在选择不同作物方案时的灵活性。
三是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不仅让所有的农民坐在一起,从讲台上听老师的“长谈”,但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的关系。由于部分乡镇农户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单纯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难免难以理解,但在参与实践活动后,与农业技术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将大大减少,所有农民都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农艺技能。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农技团教育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农民及时解决。
四是在乡镇组织农技培训,鼓励地方农户群体积极掌握技术知识,作为国家承认的“专业农民”。然后,作为乡镇农业发展的契机,全力发展地方农业,研发农产品产销、农产品管理等,运用“专业农民”的能力,为了刺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农村地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训―授衔―更多地参与培训―更多地获得职位―地方农业和经济成就。”
五是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统筹兼顾。为实现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需要明确培训目标,调整各方面发力,优化各项工作。使培训更加具体和有效,以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农作物种植领域,还包括土壤施肥、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单一农业技术推广有限,需与植保、环保、土肥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大与科研院所及相关高校的合作,做好对农业技能培训模式,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的有效性。
六是积极发挥试点,建设专业信息系统。要积极建设各类科技示范点,利用示范点展示前沿品种、开展技术试验、设计实地观察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加强科技示范领域建设投入,聚焦科技让农业科技教育更加高效。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集科研、推广、生产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体系,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农村,更广泛地铺开网络,构建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七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实效,要结合实际,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工作不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创新不是每次都研究一种新的培训方法,而是要根据每个培训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培训方法的有效性。还可以巧妙结合现有的培训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实现农民培训的创新。对村农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应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效果,提高部门工作绩效。由于参加培训的农民人数较多,培训任务繁重,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教育。为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讲授可以与其他方式相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运用多媒体农业播种技术,模拟农业播种场情况,给农民留下深刻印象。此外,通过录制视频,可以全面、系统地介绍农业种植技术和工艺,农民可以查看和讨论这些内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为农民营造一种情境,进行田间模拟,进行农业种植培训,采用这种理论学习与视频观察、实地培训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对村农进行培训,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
4 结语
鉴于上述情况,以乡镇农民社区为对象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十分重要,从而有效提高乡镇农民社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在发展农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相关培训服务部门应采取优化培训理念等多种培训策略,强化训练体系,制定有效的训练措施,归根到底是促进乡镇农民团体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生产农产品,实现我国政府制定的“农村振兴计划”,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