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级班教学实践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术英语教学

刘 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可用公式表示为“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过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或者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都很难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沈航大学英语教学推行面广,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实施分级教学改革以来取得成绩显著,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处于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那么如何依照《要求》,根据自己沈航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英语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加大A级班教学改革力度,在四个学期的英语教学中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本次研究以2020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A级班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依照外语学习的规律,依托于教材,着重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结合每学期的不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有效衔接,将A级班的教学向更广更深层次推进,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以及培养拔尖的外语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2 教学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方案

本研究目的是对沈航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级别四级后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后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进行探讨,为理工院校四级后续英语教学、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提出设想和建议。

2.1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分级教学模式下A级班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英语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机制以及阶段性成果。研究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以问卷或访谈形式了解学生四级后续学习需求以及本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对所采用英语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同时对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四、六级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情感等相关因素,结合统计数据,验证定量分析的结果,探讨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及意义。

2.2 研究对象及研究步骤

本研究实验班37人,对照班37人。根据两个班级高考总成绩及分项成绩,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l3.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样本可行性。实验周期分为准备期、教学实践初期、教学实践中期以及教学成果总结期。

2.3 教学实践

(1)在准备阶段,课题组通过口头调研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沈航大学英语四级后续教学现状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首先,以口头调研的方式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四级后续教学的评价及建议;其次,设计针对学生需求的调查卷。问卷结果显示,在通过四级考试之后的A级班中58.7%的学生表现出对英语后续学习的积极性;47.83%的学生认为四级后续英语学习可增加培养人文素养方面内容,了解西方文化,拓宽国际化视野;35.51%学生期待增加学术英语,与专业英语及研究生英语学习接轨。55.8%的学生认为课后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是“完成与教学或考试相关的试题”。

调查结果表明:①内在动机是英语学习重要基础。四级后续教学中教师课堂有效指导,选择合适学习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因班施教,因人施教,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确保大学英语学习的连续性。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作为工具在未来学术领域使用能力是理工类A级别学生四级后续英语学习主要目标。即使是A级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方式也大多数局限于“完成与教学或考试相关的试题”。教师根据所选拓展学习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课外自主学习,逐渐转变“为考试而学英语”的模式,完成“变英语为工具”的转化过程。

(2)在教学实践初期,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选取《全新主题读写教程》与《听力教程》教材八个模块结合六级真题训练。评价方式为:总评成绩=平时40%(测验+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60%。实验班授课内容选取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时补充蔡基刚教授主编《学术英语》(理工类)部分教材内容。评价方式为:总评成绩=平时40%(阶段性学习成果档案袋)+期末考试60%。教学模式采取“因人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并加大课外辅导力度,积极跟踪学生学习情况。

(3)第三阶段为教学实践中期在经历教学实践初期之后,学生英语四级后续学习层级基本确定。课题组在“i+1”理论指导下完成A级实验班大纲规定教材内容以及教学中增加《学术英语》所选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学习个人档案。根据学生学习个体情况及需求指导学生设定下一个学习任务,学习策略,及时观察、督促学生记录学习情况,实现个体学习目标。

2020年4月,课题组对实验班和对照班2020年12月四级考试成绩与2021年6月六级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实验班并未因为课堂教学取消六级强化训练内容而影响六级成绩,相反,与对照班平均分之间差距大于四级均分之差。②实验班六级考试参与人数、通过率以及均分高于对照班,通过访谈等方式调查表明,与授课教师因人施教,积极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等因素有关。

(4)第四阶段为教学成果评估和验收期。①整理实验班学生学习档案袋,统计结果如下:实验班37名学生中12名学生在第二、三学期选择教师推荐《学术英语》系列教材学习内容,在研究团队指定教师指导下完成教材10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②以访谈的形式在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四、六级后续英语教学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95.21%的学生能够在通过四级之后坚持英语学习而对照班大部分学生仅是按部就班完成课堂学习内容;实验班90.6%的学生认为建立学习档案袋是在四、六级通过之后坚持有效英语学习方式;实验班60.57%学生认为增加《学术英语》教材内容对自己有帮助,但是课外自学难度较大,收效有限。

3 结果和讨论

本次研究针对沈航理工类本科生四、六级后续英语教学,就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加什么)、教学策略(如何加)以及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首先,从学生学习需求来看,面对就业和升学的压力,通过六级考试仍是学生四级后学英语学习最强烈的动机。部分学生渴望由公共英语转向学术英语学习来拓展自己未来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但是作为普通本科类理工生学习学术英语难度偏大。更多的学生期待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及文化,同时希望借助英语学习为就业获得一定的优势。其次,从学习策略来讲,A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因此四级后续教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充分了解学生个人需求,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推介各种学习资源,调动学习积极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就学习效果评价而言,采用建立学习档案袋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阶段学生性评价所取得的效果明显。在及时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学生在完成学习计划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坚持并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语

本次研究对象仅涉及普通理工院校来自同一学院的74名同学。尽管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次研究针对沈航大学英语四级后续教学进行尝试。研究表明,A级班学生的四级后续课堂教学可以增加英美语言文化等方面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国际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四、六级后续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六级考试等成绩动机依旧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推动力,教师可以适当辅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增加学术英语方面教学内容对于普通本科类理工生有一定难度;以建立学习档案袋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术英语教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