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困难个案研究

2022-03-16蕾,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个案困难班级

解 蕾,孙 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1 研究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将学习障碍定义为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并非受幼儿本身智力以及外部不可抗力等事件的影响。其障碍主要原因在于对知识进行认知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着重体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等方面[1]。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等概念的一门科学,它通过对事物进行严格描述来把握数量之间的抽象的逻辑关系,同时也为人们更系统、更科学地认识世界提供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强调了培养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关注早期儿童数学学习困难具有重要价值。

2 被试的选取、诊断及其基本情况

2.1 个案基本情况

W幼儿,男,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为5岁11个月,父母均为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家庭情况良好。个案中幼儿与父母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日常生活一般由祖父母照料。对幼儿在班级内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个案幼儿往往不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难融入同伴的活动中去。

2.2 个案幼儿数学学习困难诊断

在智力检测方面,研究者与班级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个案中幼儿曾在医院接受过正规的智力检测,结果显示幼儿智力在正常范围之内。在数学学习困难测试方面选取的测试工具为金斯伯格和布拉迪开发的《Test of Early Mathematics Ability》(TEST),采用版本为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团队翻译编制的《早期儿童数学能力测试(中文版)》数概念测试卷来对个案幼儿计数等数学能力进行测查。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32,分半信度为0.74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利用该量表在X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0名大班幼儿进行施测,结果表明W幼儿成绩显著低于该幼儿园内大班幼儿的平均水平,由此推断该幼儿可能存在数学学习困难。

3 个案幼儿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3.1 家庭背景

3.1.1 家庭教养方式

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个案中幼儿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幼儿,在家里也较少与个案幼儿进行互动,不太关注幼儿的教育问题。幼儿日常生活一般由祖父母照料,祖父母对于科学的育儿知识知之甚少,事无巨细皆包办完成,基于此,判断该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很难有机会自己做决定,依赖性较强且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相对较弱,但数学作为一种抽象的知识,对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就很容易出现畏难心理,面对困难时通常会采取逃避的态度,影响幼儿的学习,进而使幼儿出现学习困难。

3.1.2 家长对幼儿数学学习的态度

个案中幼儿家长对于幼儿数学认知方面的关注度极低,在家中很少提及相关的概念,也较少对幼儿的计数、数运算等方面进行锻炼。家长认为学习知识只需要在幼儿园进行,教授知识也应以教师为主,对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也抱有相同的态度。另外,W幼儿所在班级在本学期申报了与幼儿数学学习相关的课题并开展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班级教师会为幼儿设置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延伸活动,要求家长为幼儿提供一定帮助,但是从幼儿带来的任务反馈来看,W 幼儿往往不能够很好完成教师所提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幼儿数学学习的态度较为消极。

3.2 幼儿园环境

个案中幼儿所在班级教师较为关注幼儿的发展,但由于班额较大,教师并未给幼儿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幼儿只能与班级内其他幼儿保持相同的进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W幼儿语言发展较为迟缓,不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幼儿当下的需求,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也并未意识到幼儿可能产生了数学学习困难,一味地期望幼儿能够向其他同伴一样快速对教师的任务指令做出反应,当幼儿不能做出正确回答时给予幼儿负面情绪反馈,导致幼儿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抗拒心理。教师在投放相关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案中幼儿的情况,有部分材料不能够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

3.3 幼儿自身情况分析

3.3.1 幼儿基础知识薄弱

幼儿的先验经验能够很好地支撑幼儿后续的知识建构,因此,基础知识的储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幼儿进行数学认知的难度。本研究中,W幼儿所在班级内的大部分幼儿都在中班时就接受过计数、按数取物等方面的训练,个案幼儿W是本学期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插班生,在之前的班级中也未接受过计数等数学认知方面的训练,很少接触与数学相关的活动。因此其数学基础知识相对于班内其他幼儿来讲是较为薄弱的。

3.3.2 幼儿专注力较弱

幼儿的专注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当幼儿专注力较好时,他们往往能够对活动倾注更多注意力,这样就会驱使他们更加主动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活动获得积极的体验,进而增强其自信心,避免产生畏难情绪引起学习障碍。研究者在与个案幼儿进行沟通时,发现相比于其他幼儿来讲,其专注力较弱。比如,当研究者要求W 幼儿共同完成积木拼搭游戏时,个案幼儿不能够按照图纸的指导进行拼搭,且在进行拼搭过程中,容易被同伴干扰,最终导致游戏中断。

4 对于W幼儿的干预建议

4.1 进行专注力训练

教师与家长应该对幼儿的专注力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适应幼儿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进行建构游戏的机会,游戏难度由简到难。从简单的游戏入手有助于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兴趣,逐步加大难度,锻炼幼儿的专注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活动。教师与家长还应该注意避免为幼儿提供过多玩具,玩具太多容易使幼儿减少对玩具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4.2 加强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关注

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个案中幼儿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很少与幼儿进行互动,祖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导致幼儿没有独立性与自主性,面对数学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其次,家长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态度,个案幼儿在家中几乎没有进行过与计数相关的活动,缺少该方面经验。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尽量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跟随幼儿的学习节奏,逐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与独立性。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相关训练,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与计数等数学知识相关的益智玩具供幼儿进行操作,也可以准备一些与数字相关的亲子游戏潜移默化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进行铺垫。

4.3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教师的支持行为能够有效改善幼儿的学习困难。个案中幼儿的任教教师对幼儿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并未考虑幼儿学习困难这一因素,因此也没有为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当调整个案中幼儿学习进度,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与耐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教师要立足于幼儿发展,创设多样的游戏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兴趣,引导幼儿进行数学学习。研究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个案幼儿很喜欢玩飞行棋、跳格子等游戏,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游戏规则,借此机会让幼儿进行正确的点数和数字对应,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热情。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投放较为简单和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 结语

数学学习困难作为幼儿学习障碍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着幼儿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对其进行干预和改善已成为学前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当幼儿出现数学得分低下的情况时,教师与家长应该正视问题并正确归因,不能一味认为是幼儿粗心或智力问题,而应判断幼儿是否出现数学学习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干预,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猜你喜欢

个案困难班级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选择困难症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