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助产专业《正常人体结构》教学设计探讨
——以“子宫”为例

2022-03-16孙玲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宫外孕韧带流产

孙玲敏,傅 强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相关专业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是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步入临床岗位必须具备的基础医学知识技能。本案例“珍惜人类最珍贵的房子──子宫”选自《正常人体结构》第七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讲述的是人体孕育胎儿,产生月经的器官──子宫。子宫的解剖学相关知识对于助产专业学生未来面对妊娠指导、孕产妇护理、健康宣教等临床实践极其重要,且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妇产科相关疾病的重要解剖学基础。因此本文对“子宫”这一节内容进行设计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米健主编的《正常人体结构》(第1版),该教材为江苏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教材内容翔实,语言精练,并配有清晰的彩色解剖图片,紧密接轨执业考试内容,与临床结合紧密。本节“子宫”为第七章生殖系统中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第三点的内容,主要从子宫的形态、位置、结构、子宫的固定装置及子宫壁的组织结构介绍子宫这一重要女性生殖器官,“子宫”这一小节知识点繁多,重难点也多,为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带来挑战[1],但是本小节内容的学习也将为后续继续学习生理、病理、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打下扎实基础。

1.2 学情分析

本课程以助产专业高职一年级新生为授课对象。他们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认识了运动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因此有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基础及形态学学习方法基础,但是他们仍然存在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单一的问题。他们对互联网学习平台适应性强,但是仍然存在空间想象力不好,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问题。他们刚刚接触医学对医院环境及临床病例充满兴趣与好奇心,但是他们在校园里接触到的实际病例很少。

1.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辨认子宫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器官;能够说出子宫的结构;能够阐述子宫壁的组织结构,能够描述出固定子宫的韧带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宫外孕概念并建立及时孕检的意识;能够说出流产的原理及其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自尊自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2]。

1.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子宫的毗邻器官、子宫的结构、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固定子宫的韧带、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2 教学策略

结合学情分析中学生的优缺点及教学目标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本次教学将课堂设置为课前准备、课中探究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3],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案例导入法,直观演示法、PBL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授课,本次课围绕子宫的形态、位置、结构、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和固定子宫的韧带五个小节一一展开,每个小节以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Flash动画、3D仿真软件、视频资源等信息化技术、模型及标本等实物资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4]。本次课中的思政元素紧密结合所授知识、贴合生活实际和工作需要,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受到积极向上的课程思政元素的熏陶。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1)上课前一周,教师发布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分享学习资源,开放解剖实训室。学生根据学案观看学习资源,利用解剖实验室模型和标本自主观察完成学习任务,并于上课前一天参与自学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及其各层的作用比较模糊,对于固定子宫的韧带其行程,结构及意义不是很理解。

(2)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宫外孕及流产的认识及观念。结果显示,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宫外孕及流产的案例,学生知道其对身体不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但是学生却对宫外孕及流产的概念及危害模糊不清。

3.2 课中探究

(1)情景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案例关于“小张曾因意外怀孕流产两次,后来想要怀孕迟迟怀不上,好不容易怀上了去医院检查结果却发现是宫外孕”的视频,进而提出四个疑问“什么是流产?为什么流产后怀孕变得困难?什么是宫外孕?流产和宫外孕有何关系?”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2)新知构建。新知构建围绕子宫的形态、位置、结构、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及固定子宫的韧带五个小节一一展开,每个小节以问题环环相扣实现。

①任务一:子宫的形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利用模型探究子宫的形态,引导学生描述出子宫的形态,再带领学生走进生命科学馆,在实体标本中观察子宫的形态与大小,最后以“形状似梨子,大小如鸡蛋”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小小的子宫位于身体的什么部位呢?”

②任务二:子宫的位置。学生利用数字化解剖实验平台学习子宫的位置和毗邻,再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从模型和标本上观察子宫的位置及毗邻关系,虚实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结合临床提出问题“为何妊娠后期孕妇会感到尿频和便秘呢?请从子宫的位置关系解释一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子宫位置关系的理解。再次提出问题“小小的输卵管对于受精卵而言太过贫瘠,他需要找个更合适的地方安家,该去哪里呢?”引出子宫的结构。

③任务三:子宫的结构。教师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子宫的结构,掌握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利用数字化解剖平台观察子宫的结构,再让学生在子宫标本中找出子宫的结构,最后让学生绘出子宫并标注上结构上传学习通平台,同学之间互相打分,老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子宫结构特点。老师播放视频讲解宫外孕的概念,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对于女性的伤害,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应该如何做,从而达到对学生的警示教育作用。提出问题“子宫内腔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可是弱小的胚胎是在子宫的哪一层着床的呢?”引出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④任务四:子宫壁的组织结构。这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及难点,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显微形态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壁的微细结构,指导学生找出子宫壁的外膜、肌层及内膜,并要求学生找出子宫内膜中的子宫腺及螺旋动脉,通过显微互动展示学生镜下观察的组织结构,进行指导和交流互动,在学生自主完成子宫壁微细结构的学习之后,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详细讲解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并介绍月经的形成。在子宫标本中观察子宫壁的组织结构,重点让学生学习子宫内膜,其除了是产生月经的地方也是胚胎植入的地方,从而联系临床与生活引出流产的概念、中国的流产率及流产的危害。

⑤任务五:固定子宫的韧带。教师带领学生在子宫标本中观察子宫的姿势,从而提出问题“为何子宫可以维持前倾前屈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视频从子宫韧带的组织结构,行程及作用形象细致的描述子宫韧带,利用数字化解剖教学平台带领学生去观察子宫的韧带,在子宫标本中找到子宫的不同的韧带,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问题“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请从子宫的固定韧带回答子宫脱垂的原因?”通过问题进一步明确子宫韧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答并给予点评,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子宫脱垂的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处理方法。

(3)课堂总结。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通过课堂测试题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再次讲解答疑;指导学生绘制子宫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并拍照上传学习通让组内成员进行打分评价。

3.3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查阅资料,收集与子宫有关的疾病知识,例如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学习其病理机制及解剖基础并了解其危害;二是对接临床助产专业岗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安排学生前往医院妇产科见习,并拍照上传学习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学生互评选出优秀见习生;三是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珍惜子宫的宣传海报,组织评比后将优秀作品张贴于校园发挥宣传保护子宫的观念同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效果。

3.4 教学评价

(1)以案例“小张流产两次后怀孕困难,怀上之后却是宫外孕”导入,并提出四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过程中也是通过一个个衔接自然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层层推进,并不断引导学生找出导入中四个问题的答案,整个教学内容层次清晰,框架简明,一目了然,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动画、视频等信息化资源并结合模型及标本,同时开放显微形态实验室及数字化解剖教学平台使得看不见的子宫更加鲜明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组内评选穿插进行,学习通检测、实验报告、见习报告等,使得教师及时掌握课堂情况,实时查漏补缺。(4)本次教学通过子宫的重要性,宫外孕的危险及流产的危害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珍惜人类珍贵的子宫,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意识。(5)本次教学注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衔接,注重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联系,为后期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医学思维模式,对于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6)课后拓展带领学生走进医院妇产科进行见习,让学生走上临床一线去近距离认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统一。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分析利用故事导入引入话题,吸引学生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层层递进,充分利用动画、视频模型标本等资源灵活演示,提高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同时不断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自尊自爱,珍惜子宫。教学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与临床结合紧密,通俗易懂同时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进行课程思政的效果。

但是本次教学设计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处:(1)整个教学环节非常多,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本节课内容并且对于课堂有较强的控场能力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连贯完成;(2)涉及学生临床见习的部分教师需要与学校、医院充分沟通才能确保学生完成见习,这需要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

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标本模型资源,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宫外孕韧带流产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危险的孕育之花——宫外孕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怎样预防宫外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