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旅游接待业》中的教学探索

2022-03-16侯成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旅游

侯成

(1.西南石油大学 财经学院,四川 南充;2.川东北文旅融合大数据 南充市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角度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因此,专业课在大学教育中在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不仅是在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教学,更不断展示其思想政治之道,立德树人的效用,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同时得到知识的传授与思想修养提升,使课程本身与思政教育协同并进,不光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线,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本文旨在将课程思政理念与课程教学巧妙融合,以求在思想传递和精神引领上有所突破,不断发现和完善课程建设,为酒店管理及旅游管理大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 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学中的进展

《旅游接待业》作为2018年教育部针对旅游管理大类本科专业教学开设的四门学科核心课之一,从课程发展来看,2018年后各大高校才全面展开相关教学,在发展史上仍算一门年轻的课程。借鉴其他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得到一些新的思路。同为四门学科核心课之一的《旅游消费者行为》中,有学者从课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与情感上的探索做了阐述[2]。在另一门教学历史较长的核心课《旅游学概论》中,金媛媛(2020)从确定思政教育目标、挖掘思政元素、选择思政教育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组织思政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系统解释探索思路[3],梁晓梅(2020)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进行反思与总结[4]。而在相关的课程中,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探索。在《旅游市场营销》中,从教学团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重点实施课程思政与探索,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为其他课程提供了借鉴[5];在《旅游地理学》中,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常规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以外,还构建了针对薄弱环节的教学模式[6]。

二 课程思政在《旅游接待业》中的教学探索路径

(一) 组建思政教改团队

在专业建设上,要实现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的高度融合与运用,建成专业特色课程。以教研室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了旅游管理学科四门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改团队,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各门课程主讲人初步制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关于教案的内容,交由教研室及学院审核,高级职称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在大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与指导。每月定期开展教研会议,交流课程思政新思路、新方法和实际教学的新经验,特别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一知识点可能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探讨,增强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不断学习和深化本领,集思广益、团队协作也是教师团队的“课程思政”的一大功课。除此以外,教改团队的组成和运行有利于了解各自主讲课程中反复出现知识点和学生学风学情等,提升教学质量,共同进步。

(二) 确定思政培养目标

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专注培养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及管理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酒店管理能力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从2019级开始修增了《旅游接待业》等四门学科核心课,安排在第四学期,目前依旧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加强与旅游接待业具有紧密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真正做到对学生有帮助,培养具有职业认知、团队意识、道德法律、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课程目标修订为:掌握旅游接待业的基础知识、管理理念及方法;具备分析解决旅游接待业运营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旅游接待业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三)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确立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后,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思想政治元素挖掘,实现元素与内容的内化和融合。课程采用马勇主编的《旅游接待业》为主要教材,共10个章节,围绕“旅游接待业基础认知,旅游接待业理论方法,旅游接待业服务运营管理”分成了三个课程核心模块。文化旅游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旅游接待业作为文旅产业中提供有偿服务和产品的主体,发展过程中涉及丰富的家国情怀、榜样模范、文化传承、法律伦理等案例。结合文旅融合的时代环境,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思政元素与素材,选取跟知识点高度相关,具有时代价值且学生感兴趣和易接受的,提升元素与思政教学目标相关性。

1.旅游接待业基础认知中的思政元素。主要集中在第1章绪论,是概念模块。教学内容主要是旅游接待业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等,为了实现“具备从事旅游接待业的职业素养、职业操守”这一思政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专业及课程的认同感。一是挖掘我国旅游行业爱国敬业、承担社会责任、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等体现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案例;二是解读国家及地方文化和旅游业中关于旅游接待的相关政策,加强学生对旅游接待业的科学认识以及行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2.旅游接待业理论方法中的思政元素。主要集中在第2章旅游接待业管理理念与方法,是理论模块。教学内容包括旅游接待业的四个核心意识、四个核心理念和五个科学理论,为了实现“掌握旅游接待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一课程与思政目标,在旅游接待业发展的核心意识和理念内容中,挖掘服务与被服务、团结与竞争、保守与创新的辩证唯物主义话题,如可借北京2022冬奥会这一节事旅游接待举例,幕后的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开幕式礼仪志愿者的良性竞争、冬奥会吉祥物文创产品创新、奥运给全国各地冰雪旅游带来的新机遇等,引导学生加强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竞争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科学理论与方法中,着重回顾管理学与旅游接待业相关理论,在冬奥会举办过程中挖掘以人为本、目标管理的思政案例和元素,加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3.旅游接待业服务运营管理中的思政元素。这个模块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布在后续的8个章节,是业务模块,思政培养目标在各个章节均有体现。在第3章传统旅游接待业务管理中,教学内容包括酒店、景区、旅行社三大传统的旅游接待业务管理,挖掘思政元素可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的酒店退订、景区关闭、旅行社积极响应号召取消或延缓业务等实例,到国家对处理业务的程序化、旅游的标准化,以及如今文旅消费的恢复等时代热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在旅游接待业中遇到的投诉和问题事件,加强学生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第4章新型旅游接待业务管理者中,新型旅游接待业是在旅游供给侧、需求写和管理侧协同推动下,在传统旅游业态上发展、融合、创新形成的新业态,教学内容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营地、邮轮、民宿;在第5章跨界旅游接待业务管理中,跨界旅游接待业主要指旅游业与其他非旅游行业之间的跨行业整合和融合,实现多元发展模式的旅游业态,如在线旅游、会展旅游、特色小镇等。关于第4章与第5章,融入教学的思政元素及做法有:从国内外横向对比关于新型及跨界旅游接待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时间纵向上学习我国旅游接待业发展速度,是在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取得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新型和跨界旅游接待业中,每个类型下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案例点进行业务管理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案例选择要求迎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如可选川西318自驾汽车营地的建设、民宿的选址与文化底蕴、大数据对大学生在线旅游预订的偏好影响、北京2022冬奥会会展旅游对冰雪旅游发展的影响等。在第6章顾客关系管理中,教学内容包括CRM的系统内容、实施流程与策略,可将工匠精神与内容结合,增强学生对旅游接待业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增强其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职业素养。在第7章服务质量管理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从“旅游红黑榜”挖掘思政元素,在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接待业的正反面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到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增强学生对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识,加强对旅游接待业质量管理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从业意愿。在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势头,学习多个旅游接待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及原理,在感叹先进的信息技术时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同时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通过不同的案例培养学生的风险危机及风险防范意识等。在第9章品牌战略管理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业品牌发展、塑造与推广、品牌战略,结合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引导学生发现与再学习我国传统品牌及其文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到旅游接待业品牌的发展,增强对国内旅游接待业品牌的关注和品牌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第10章服务管理创新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业服务理念、技术、产品、模式、市场创新,从文旅行业中创新的方式、创新的方法、创新的要点引导学生养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训练与运用。

(四) 丰富思政教学方法

国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为主,但是参考教材全书有327千字,10个章节,48个课时很难将知识点全部课堂讲授。除了知识点的讲授,还需要融入更多的价值引领内容,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输出,故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齐头并进[7]。

1.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采用课堂线下学习+网络线上学习的教学模式,将课件、文献阅读、相关视频、案例、测验及任务等一系列教学资料上传到学习通创建的课程中,便于发布学生团队的项目式任务和相关参考资料,项目式教学和翻转课堂能较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8]。比如选择旅游接待业中某景区、某酒店、某旅游网站、某会展、某民宿、某汽车营地等某一具体案例点在服务质量上存在的优点与缺点以及如何解决,团队合作将相关材料整理成文档和PPT。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资料、讨论、整理文档,中途教师通过QQ或线下对各组进行答疑,最后线下在课堂上进行发表、交流和教师点评,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由于2019级有84名同学,人数较多导致翻转课堂花费的课时较大,只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活动,如果是40人以内的班级,效果可能更加理想。

2.思政教学中的以赛促学。为进一步加深学生主动了解与熟悉国家发展战略,巩固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认知,锻炼思考、动手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关联性较大的学科竞赛,在课堂以外的实践检验所学知识。本校学生对于参加实践类比赛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团队参加了国家级大学生品牌策划竞赛、国家级大学生会展项目竞赛、国家级大学生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省级智慧文旅作品创新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与《旅游接待业》及曾经学过的课程知识点高度关联,学生们在比赛中将地方历史发展与时代政策、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与传承、旅游项目策划要点和信息科技创新等元素不断融合,全员投入和精心打磨使得学生也在参赛过程中学习了更多本领,也捧回多项高级别荣誉。可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方法,此后将继续为学生开发新的学科竞赛和丰富思政渠道。

3.其他教学方法。课程中许多内容是前后衔接与关联的,学习思路和逻辑比较相似的,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如传统、新型和跨界旅游接待业务管理中,在发展背景的学习中,第一遍由教师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与探寻要学习的内容,最后梳理,在第二遍可辅助学生学习知识点,第三遍时由学生为主导,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也可采用校内学习+校外交流教学方法,联系和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的高星级酒店或学校当地的旅游景区或其他类型的企业,让学生亲临现场感受接待业务的运营与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或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直接交流,提升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责任感。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可根据学情具体选择。

(五) 创新思政考核方式

考核形式上保留期末闭卷的形式,但增加了过程性考核,最大限度地实现以评价促学生发展的目的;考核内容上从原来的以课本专业知识为主到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为主,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还会增加来自于书本以外的相关课程思政知识和资料。本门课程平时与期末成绩比例为4:6,注重过程性考核,从考勤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及汇报、论文、线上资料学习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摈弃期末成绩一刀切的做法。

三 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文章尝试从《旅游接待业》课程入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从其发展现状、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及具体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显隐结合教学方法和过程,立体构建教学考核方式,以期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和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旅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旅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