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6刘明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内容思政

刘明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100)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反思当前《Linux操作系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随着当前IT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开源改变世界”口号的引领下,开源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Linux是开源软件最成熟的操作系统;近年来专业机构对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关于Linux、Windows以及Unix人才的招聘信息调查发现,随着国内使用Linux的单位越来越多,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庞杂;理论性、实践性强;原理枯燥难懂,加之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已形成一种“填鸭式”的“我听、我忘记”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求知的热情、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学生陷入一种疲于记忆的状态。(3)忽视对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在《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重技能轻德、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

1 挖掘课程和生活的关联性,提升课程的“亲和力”

加入网络的电脑必须有个IP地址才可以上网,如果管理员为每台电脑手动设置IP地址,容易出错,并且工作量繁重,有没有一种设备,只要电脑开机,它就会自动给电脑分配IP地址等信息,这就是DHCP服务器,DHCP服务器可以实现自动为电脑分配IP地址、网关、DNS服务器地址信息,免去了管理员为每台电脑手动设置IP的易错、烦琐的工作,局域网内有了DHCP服务器以后,电脑每次开机就会自动获得一个IP地址,不用人为去修改。针对操作系统中抽象的知识点,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抽象的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获得规律性认知,进而增强《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亲和力”。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的融合,全面提升学习空间

“互联网+教育”实现了全球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育教学已突破时空间、地域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方便、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传统课堂教学能发挥教师引导、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管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富有感染力、更容易沟通交流、培优补差的学习环境。《Linux操作系统》课程有效的吸纳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了更为全面的学习空间。

《Linux操作系统》课程将优慕课平台作为线下教学的延伸平台。课前,教师发布线上学习资源和测试题目,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优慕课平台学习本节内容短视频、知识背景、知识小测等预习课中要学习的知识点,对各个知识点做一个初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疑难问题,可以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由被动的倾听者,变成主动的课堂参与者。课中的面授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前预习反馈,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针对性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用案例讲解、分组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过程,上课过程中的视频,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参考资料。课后巩固环节,教师针对课前、课中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优慕课平台统计的学情分析数据,总结经验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在涵盖课中内容的同时添加富有深度的知识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题,合理拓展与延伸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学生通过优慕课平台的综合题、知识小测、拓展知识以巩固课堂学习。根据课程内容的延伸知识,优慕课平台开设每周话题,学生可以通过翻阅资料来回帖、跟帖,使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点。

3 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标准,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1)调整课程标准中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网络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切实增强学生文化自信。(2)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融合,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实训操作的同时引入讨论、汇报、学生互评等方式,锻炼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3)营造良好“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挖掘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时事案件、时政热点等,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视频、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处景物皆育人,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

以《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为例,结合该课程具体知识点来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实训项目特点,找到合适的映射点,引入国家举措方针、做人道理等思政元素,对教材和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教案设计,将课程所有环节都渗透着“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最终达到立德润无声的效果。

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3.1 “民族危机感”教育融入教学内容

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时候,结合2019年,美国发布对华为公司的技术封锁事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正视和发现民族当前和前进中的问题和隐患,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把“民族危机感”“使命”“担当”有机等融入课程思政,激励学生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而奋发学习。

3.2 “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学内容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纪录片,使学生了解工作在一线岗位的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身怀绝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聚精会神、甘于寂寞、心无旁骛地刻苦钻研技术,苦练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的职业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的伟大“神话”。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3.3 “网络安全”法制观念融入教学内容

由“斯诺登事件”引入,网络安全已经不仅仅是网络本身的安全,更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广泛意义上的安全,安全事关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依法保护好自己的数据安全,依法上网,依法维护个人、集体、国家的安全。

3.4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理念融入教学内容

Linux作为一款免费的、开源软件,Linux社区聚集了全球的精英人才为Linux功能的完善增砖添瓦,Linux全世界免费使用,进而实现共赢,这与习近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相吻合,进而引导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在遇到生活、工作难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智慧,集思广益,团结合作,从而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4 优化课程教学评价内容

在过程性评价中除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考查学生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策略、能力等综合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加设加分项,将课外的专题活动纳入过程性评价中,其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华为ICT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其二鼓励学生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学校各部门计算机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合作精神、工匠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5 结语

《Linux操作系统》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自备高性能、开放源代码的优势,具有广泛的网络应用领域。在我院课程建设中存在众多问题,催生了课程改革的需求。笔者从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评价方式等多维度对课程进行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