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探索

2022-03-16陈立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亲子陪伴幼儿教师

陈立艳,孙 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1 背景

2021年10月23日,国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1]指明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应承担的主体责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责任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促使家长反省自身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幼儿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多个维度,比如父母的学历、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面对这些具有差异化的不可控因素,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弥补因家庭自身因素导致处于教育劣势中的幼儿的教育发展。

幼儿的教育主要在幼儿园进行,而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有序的教育,在幼儿园中接受有计划的教育,幼儿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幼儿教师的关注,是一种影响学生发展的良性和可控的因素。教育场所转移到家庭中,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则处于一种无序的教育状态,同时起教育主导作用的对象由幼儿教师主导转变为家长主导,相对于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教育经验的幼儿教师而言,家长则表现出不足。在家庭中,没有太多规矩的束缚,幼儿随心所欲的生活,幼儿中心这个主旨并没有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凸显,以至于幼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家庭教育也收不到成效。面对从有序到无序的改变,更需家庭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2 问题与挑战

2.1 家庭教育资源的浪费

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变更到家庭中,这时候需要家庭承担更多的育人责任,[2]但幼儿居家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说明过往我们忽视了家庭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换言之家庭教育长久以来并没有发挥他实际的价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是并行的,因其环境特点不同为幼儿的生活学习提供不同的支持,家庭教育因其先导性、潜移默化的感染性、全面性、终身性使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

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幼儿最初的教育便是从家庭开始的,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心理上的发展,父母的陪伴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塑造内心强大的幼儿。同时,家庭生活更具有真实性,幼儿能够学到更多关于现实社会的知识和所需的技能。一个好的家庭教育会为幼儿以后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中受到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家庭教育是一种内在自发式的教育,对幼儿精神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

2.2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在家和家长一起度过活动时光,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为幼儿送上优质的线上教育活动服务。对于幼儿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来说,幼儿期是性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婴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秩序观念,这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样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很多家长对育儿感到头疼的原因便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基础,幼儿生活没有秩序。制订一日作息制度后,幼儿和家长都有事可做,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幼儿受益终生。

3 亲子关系与幼儿心理

首先,父母与幼儿之间良好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便是陪伴,拥有较多亲子陪伴的幼儿在生活中会更有安全感,较容易表现出自信、乐观、抗挫折等积极品质。亲子陪伴的时间虽然增加了,但亲子陪伴的质量却堪忧,究其原因,一是忽视精神上的陪伴,家长虽然整日陪伴幼儿,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在家长的监督之下,但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忽视情感交流。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幼儿规矩的养成,将“学规矩”当作成功的家庭教育,以此来教育幼儿使得家庭教育走向偏锋,家庭教育质量下降。二是家庭教育匮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抓不住教育契机,不懂得适时教育,以至于错失很多亲子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其次,学习场所变更到家庭中,家庭不仅要承担幼儿日常学习的任务,更要留意幼儿心理上的焦虑。3-6岁的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对外界的感知更为敏感,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还无法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及时关注。家长要关注到幼儿除学习之外的生活,注重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家庭虽然承担学校教育的职责,但更要结合家庭环境特点实行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3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3.1 发挥家庭指导教师的作用

家园共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暴露出家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更加明确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责。当下,迫切需要专业的家庭指导教师的出现,为未来的家庭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首先,从政府层面落实好制度安排,为家庭指导教师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引领,提供人才培养的路径。其次,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要发挥带头作用,以幼儿教师为主体,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的家庭指导教师,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一是可扩大家庭指导教师培养对象的范围,由幼儿园教师扩大到社区工作者、家长等,幼儿园等专业的育儿机构进行组织教学,去学习家庭指导的专业知识。二是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可采取送教上门,社区教育、线上推送等形式,为家长和幼儿奉上专业的家庭育儿指导。幼儿园、社区、家庭多方联动,传授家庭教育的新经验和新方法,共同探讨家园共育的新路径、新形式,从而形成更系统、更全面的家园共育模式。

3.2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直以来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校对幼儿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教育重心转移到家庭中,视线转向家庭,重新认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缺位和错位,导致家庭、幼儿园的分工和义务边界不明确,需要家长更多的承担监督指导幼儿学习的责任,所以家长需要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一是认识到教育重心的转移需要家庭教育为幼儿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为幼儿制定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科学划分作息时间,比如早餐时间、游戏时间、亲子运动时间、线上教育活动时间等,也可根据幼儿园安排,与老师进行互动,打卡记录一天的活动时光,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家长需要转变“陪伴”观念,切勿只关注幼儿的学习,或认为照顾幼儿不哭闹不出事即可。在家庭中,父母要真正尊重幼儿,认识到幼儿阶段的特殊性,以平视的姿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孩子的倾听者。在所有的外部因素中,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长要具有教育智慧,重新定义亲子陪伴,成为幸福的家庭,做快乐的父母。

3.3 发挥幼儿教师的作用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通力合作。幼儿教师作为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在幼儿教育中,要起到引导带头作用。一是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指导,注意到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幼儿,更包括家长,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轻松育儿。幼儿园以及教师要把握好家庭教育新契机,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传递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理念,这是提升家庭教育大好时机。同时家校之间的连接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改变以往家园沟通的传统形式,创新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二是幼儿教师要发挥纽带作用,动员所有的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教育中,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家长和幼儿连接起来,为幼儿制订一份科学化、人性化的一日生活安排表,增加有效陪伴的时间。同时明确幼儿家庭教育职责和分工,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开心度过家庭时光。

综上所述,家庭是幼儿教育启蒙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我们需强调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教育自身的优势,探索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新出路。

猜你喜欢

亲子陪伴幼儿教师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