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有效促进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22-03-16罗自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学生

罗自成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前言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上升,加上本土疫情的影响,2022年或是毕业生就业最为艰难的一年。截止到目前月份,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比下降了11%,可见,受新形势就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困难情况明显增加。我校随机针对已就业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涉及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园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财务管理、会计、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务日语、商务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会展策划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旅游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网络新闻与传播33个专业。

1 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变化

(1)新形势下就业岗位需求与空间分配不均。近几年,疫情防控形势下对大部分行业打击较大,例如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除新兴经济产业以外,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量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不同程度下降情况;从职业需求空间划分上而言,按全国目前产业地域分配格局,南方的就业态势较北方乐观,但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区域间求职者的流向并不畅通,对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与大学生就业机会带来巨大挑战。[1-3]毕业生减少跨地区的就业趋势。

(2)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市场需求萎缩。近几年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就业市场需求总量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这就导致了社会上失业率的上升,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招,招生形式多样化,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数量突增但学生质量明显下降,毕业生数量同比增长较大,但是市场需求无法匹配。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和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4]

(3)市场需求骤变,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心态不端正。如今毕业生都是00后群体,个性化特点鲜明,比较自我,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择业过程中,非常挑剔,还好高骛远。有些学校课程设置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略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导致了出现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社会现实不相符的现象,就业预期心理无法及时调整,大学生的眼高手低情况普遍存在。加之,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创新型驱动,这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的大学人才培养规划大同小异,各高校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差异性很小,缺乏突出的特点。[4]

2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大毕业生对就业保障相关制度及政策了解度不高。根据调查,对目前就业保障相关制度及政策很了解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只有约30%,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同学约70%。据了解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信息来源较单一,如毕业生所了解的广东省“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等主要是通过学校渠道,缺失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二是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这些制度和措施对于个人就业帮助不大,缺乏了解相关制度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被动性。

(2)目前毕业生创业现状不乐观。学生求职观念有所改变,“隐形就业”或“灵活就业”等非传统就业人数越来越多。调查统计,超过50%的同学是有创业意愿,但是方向较模糊,且不敢有所行动,只有约2%的同学正在尝试自主创业,但是不确定能否坚持。据毕业生反馈,主要影响自主创业的因素包括有:资金不足、创业风险较大、创业项目不确定、政策扶植力度不够、害怕创业失败、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3)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能力不足、明显欠缺求职方法和技巧、不适应网络招聘方式、缺少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等。据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反馈,受近期本土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针对大学生招聘需求回升相对较慢,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职数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用人单位会更青睐于招聘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可见大学生就业压力未来将持续存在。

(4)2022届毕业生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专业技能偏弱,建议制定政策支持应届毕业生进一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届毕业生自2019年9月入学以来,第二学期就上了一学期的网课,其后的2020-2022年断断续续的受本土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专业课实训时间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往届生偏少,整体来看,本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较为偏弱。

3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举措

针对上述调查毕业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做好应届毕业生就业保障工作的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和整顿就业市场。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相关保障制度与措施的宣传力度,疏通并捋顺宣传途径,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就业保障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在社会层面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同时保障其落地实施,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加强整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就目前而言,毕业生的主要就业信息获取来源于多媒体,大部分是一些招聘网站或收集软件,但这些网络招聘信息存在虚假招聘现象,如存在打着“招聘”的名号来进行招生,进行有偿培训,毕业生难以甄别现象;另外歧视现象在就业市场仍然存在,尤其是性别歧视,相关部门应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不公行为。

(2)增加就业保障措施和完善就业渠道。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讲存在学历劣势,如面试过程中,部分同学会遇到学历或毕业学校的歧视,国家近几年虽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扩大,招生方式多元化,培养方式改革,但对于后期的学生就业问题,还缺乏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就业保障与保护措施,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力度,适当放宽报名条件,使高职毕业生也有机会参加考公、考编;另外,建议完善就业引导渠道,政府可定期发布就业相关宏观信息,引导毕业生就业,如地区人才供需状况、行业人才供需状况、地区工资情况、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和全国不通地区的人才供需状况等。

(3)细化就业指导和鼓励自主创业。深入细化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定期向学生提供给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如从入校时就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课程或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求职应聘技能,对于目标模糊群体还要形成个体指导台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来解决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尤其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政府的支持。目前,大学生毕业创业的比例仍然较低,政府、社会和学校可以三方联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指引,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4)注重岗前培训和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建议加强对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和心理疏导工作,在择业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求职失败的挫折,鼓励学生越挫越勇,要注重提高对学生的就业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对工作充满信心坚持下去,而不是遇到不顺就立马辞职;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就业服务,提高其劳动参与意愿和就业能力;建议重点实施“一对一”的援助措施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同时建议建立服务对接机制,投入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服务资源。

4 结语

当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和变化,毕业生要做到准确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正确认识就业新形势,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就业创业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脚踏实地,正视自己的缺点,提高求职技能,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早制定好就业目标,多尝试各种就业方式,做到先就业再择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