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设良好的合唱队伍

2022-03-16程绍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团员

程绍旭

(青岛西海岸新区音乐学校,山东 青岛 266520)

记得临沂大学陈建国院长曾讲到:一个好的乐团、合唱团与以下几点是分不开的。

1 学校校领导的重视

有的学校为参加比赛,特地邀请教授到校指导。总体来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绩并不理想。针对成绩情况,我们回过头来进行反思:自美育改革以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丰富多彩,学校的美育呈良好态势,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基础上统筹美育特色项目分布,美育特色学校层出不穷,民乐、交响乐、影视戏剧、合唱等。学校多,让每一所都定位特色,是一直努力的方向,更需要策略和方法,首先助推已经明确美育品牌的学校,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较为薄弱校的发展,统筹特色项目布局。然后通过“整建直升”为学生美育特长持续专业发展保驾护航。这一系列的发展首先学校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合唱团建设,就像民乐团一样,历经多届领导的更替而坚持不变,传承发展并不断深化。在全校推广,人人唱合唱,班班唱合唱,校校唱合唱,将合唱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在此基础上全校选拔优秀团员,形成合唱梯队,组建学校精品合唱团。

2 专家的指导

合唱团需要注重团员艺术素养建设,规范团员在合唱团演唱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团长应该针对合唱团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现有团员在艺术素养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要求团员根据合唱团的规定,完成相关的合唱训练内容以及排练活动。同时需要给学校应合理安排社团开展时间及活动场地,虽然合唱受场地影响不大,但最起码需要有琴和相对安静的排练区域。有些学校确实存在学生多,功能教室不够用的现象,但是既然安排了社团时间也想在合唱发展,总不能让学生在大厅、走廊的环境下发展,这样既没有训练效果,又浪费了孩子和老师的时间;再就是在文化课和特色社团发展上时间分配的问题,文化课和音乐老师都在抢学生,这个问题,学校也顶着一定的压力,毕竟考试成绩也是学校的重要考核项,包括家长也关注的问题。针对此类情况,学校要有智慧和力度,很多学习好的孩子并不会因参加了课外活动就成绩下滑,相反很多名校的大学生,都是身怀数项特长,包括刚刚下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多想美育教学、课程、学科融合等内容的要求及完成时限,加上国家双减、双增的力度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第二方面是在专家引领方面,目前在合唱的发展也是下大力气,一方面,专家来到学校指导时,指挥老师没有摆正位置,准备工作没有做足,包括学生集合散漫、老师学习不积极等。不难发现,一个合唱团水平与常任指挥是密不可分的,专家来指导最重要的是指挥有没有学会专家传授的内容,不单单是学生掌握,每周专家就来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如果其余时间,老师没有按照专家的要求训练,那请任何专家来指导都是无济于事,毕竟合唱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工作,科学的方法和平日的积累同等重要。

3 师资的建设

为了保证合唱团团员达到默契度,团长应该定期开展团建以及相应的演出活动以达到增强合唱团凝聚力的作用,提高团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构建和谐合唱团。另一方面就有是学校的音乐教师团队,合唱在美育工作上有普及性强、参与度广的特点,并且在规模上可大可小,技巧方面可繁可简,伴奏形式也灵活多样,有时候甚至一位音乐老师或喜爱唱歌的班主任就可以开展起来,但是如果要想往更具有艺术性的高水准团发展,学校需要配备一名指挥(声乐方向)、一名钢琴伴奏(钢琴方向)。因为只有和声织体和教堂唱诗班的轻声高位的演唱方式才能更好地表现高雅的音乐色彩,所以在学歌阶段分声部准确性和演唱时的发声方法以及指挥在处理音乐的语气是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扎实的声乐基础是多声部的合唱学习的第一步,系统科学的声乐基本功是进行合唱训练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在排练中反复认识、体验、对比、倾听、调整,找到一种协调、科学的歌唱方法是合唱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个人声乐演唱水平,为教学提供足够的业务储备。(2)科学推进训练步骤,积极调整通畅的歌唱状态。(3)调控声场平衡,实现各声部均衡。“u”或哼鸣找喉咙打开、柔和、稳定的轻声高位。少儿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窄腔体的头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演唱原则,也是指导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合唱理念。所谓轻声高位,就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歌唱发声方法。人体的共鸣腔有胸腔、口咽腔、鼻腔、头腔,各共鸣腔体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但由于各声区的不同,共鸣腔体的使用比例有所不同。而轻声高位则对伸展音域,美化音色,使声音通透明亮,轻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声色不论强弱、高低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众所周知,合唱艺术考察的是表演者的整体意识,彰显的是合唱团团队水平,而不是个人表演特色。如大家熟知的《保卫黄河》,在合唱演唱之前可以加入朗诵渲染,将入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会使整部作品更加丰富。也要通过一些有利的视频材料,烘托氛围。如:(1)身临其境赏黄河,从黄河两岸的石壁峭立到河口以束狭如壶口,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2)感知距离的变换。从远景的滔滔不绝的黄河,奔向东南,到近景的惊涛骇浪,掀起万丈狂澜。(3)感知视角的不同。从白天的波澜壮阔,一泻千里,到夜晚的气吞山河,中流砥柱。(4)感知昼夜交替,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感知作者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让美育与德育教育同时展开。也可以播放通过《保卫黄河》改编的钢琴协奏曲,让学生思考合唱曲《保卫黄河》和钢琴协奏曲的不同之处。从而突出《保卫黄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因为合唱歌曲往往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演唱者都会全身心地、情绪饱满的投入,在这种状态下,演唱者陶冶了情操,震撼了心灵,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一定要用高尚的品德来要求自己,以近乎完美的准则。

团员在合唱表演中,需要考虑合唱标准,将歌唱技巧的有效转换,从而使整场演出更具有艺术性。为了高效训练团员合唱意识,团长应针对目前团员在歌唱方面存在的技术短板,以及专业缺陷,展开有效的技巧训练。针对个别团员在合唱过程中表现的素质短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并展开系统训练。如先说后唱、用“以说带声”,找明亮集中的轻声高位。让学生用“惊讶”的感觉吸气,这样训练保证合唱团团员整体素质均得到提升,为合唱团完美全市合唱作品,奠定团队素质基础。一个优秀的合唱团肯定有一位优秀的指挥,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他的专业性上。首先我们修养的是我们的耳朵,合唱不等同于独唱,甚至如果你用独唱的方法训练孩子会适得其反。所以笔者的经验是多听优秀合唱团的作品如:广州小海燕合唱团、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北京深空少年合唱团、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华中师范大学天空合唱团等都可以练耳朵。现在微信等信息手段方便,所以笔者尽可能地每个学期给自己设计一点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我们的合唱团才能走得更远。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并非一日之功,正是之前提到的需要专家引领,定期指导,我们不断地吸收,虚心向专家请教,定期自我提升,不打折扣的完成专家布置的任务,自我加压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辐射带动共成长,交流分享促进提升:(1)自我提升的书籍;(2)合唱团日常管理的理念;(3)排练小妙招。排练要有计划:大—中—小。练声一定要有,不要少于5分钟,不能多于20分钟。每次排练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每次设置一个小知识点,分段排练、分声部排练。每一次排练要有提升,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别。开始唱时,小声唱,解决音准问题。中小学合唱教育离不开优秀团队的辐射作用,不仅要做好本校的合唱团建设工作,更重要的是带动周边兄弟学校的合唱发展。所以学校间应通过师资共享、合唱资料共享、合唱管理模式共享,推动各校合唱团稳步提高。合唱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它的学习,有助于让同学们做到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互相监督,立场坚定,包容谦让,是非分明,从而提高音乐素质,增强合作意识。合唱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源泉,在这样“动人心弦”的环境里,演唱者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心灵的境界与音乐一起得到升华,是一种“身临其境”进行欣赏和创造的双重趣味吸引。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团员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