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贯穿复合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2-03-16熊需海冯长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复合材料育人思政

王 静 熊需海 冯长杰 任 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高校教师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道德情操;加强青年学生对专业课程内涵的“多维度”新认识,提升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技能、人文艺术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协同发展,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提供互相交流和学习平台[3]。

1 培养目标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着力于将价值观的培育植入专业教育中[4]。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就是探索一种旗帜鲜明的立体化育人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思政”可理解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与课程同行”,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融入价值观、能力培养和理论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要求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使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有机融合,确保学生能自然接受,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

2 建设机制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关键环节,也是展现课程“思政”之魂的根本所在[5]。复合材料与工程是涉及材料学、力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所属课程兼具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复合材料为非均质性、可设计的多相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抗疲劳、阻尼减振等诸多优异力学特性和耐高温、耐腐蚀的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已成为21世纪各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材料;被认为是实现航空航天器结构轻量化、提升航程和效能最有效的技术途径。因此,复合材料课程群呈现出鲜明的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特色,隐含大量值得挖掘的思政德育元素。复合材料课程思政群的建设将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教育的内容,以“复合材料力学和结构设计”课程思政化转变为牵引、“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结构性能”等课程思政化转变为主体,依据“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政要求,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打造涉及“宏观—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的复合材料课程思政群体系,推进复合材料课程群“德育与智育”双功能同频共振,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3 创新举措

在复合材料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关键主体、课程是重要载体、学生是核心受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

3.1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引导专业课教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教师本职工作是传授知识的认知”思维牢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新职责、新定位。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新理念;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3.2 建设高质量的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隐性融合新型课程体系

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于复合材料课程群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各个环节,以课程规划制定促进思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特别是对于“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思政元素丰富的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转化改革的重点把控,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3.3 驳接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和实训实践基地,创建授课新模式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学生认知体系、品行品格的塑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已形成“三驾马车”之势。因此,复合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以课程为平台,以关联性专业理论知识为支点筛选优质网络思政因素,提升思政教育的直观感知和触感;同时,注重促进课堂内外联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3.4 以竞赛为载体,深入挖掘专业内涵,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思政教育和科技竞赛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体现了学生爱国情怀。另外,通过组织举办“材‘思’料‘想’”主题比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材料结构性能及演化规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比赛进一步升华学生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科学的认识。通过比赛,学生更深入了解到专业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团结一致方能强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有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4 总结与展望

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全体教研室老师深入思考,反复探讨,探索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思政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复合材料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探讨
TiO2/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RGO/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