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关于地质类人才校企研协同育人的思考
2022-03-16杨柳
杨 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3],尤其是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水利枢纽、道路、桥梁、工民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在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工作者的社会需求由原来的以服务找矿为主,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变[4]。在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地面沉降防治、水土环境调查和资源环境系统化监测等重点关键领域,当今社会对地质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高校对地质类人才的培养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培养地质类优秀人才的新路子。
校企研协同育人模式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创建优势互补的校企研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是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最早在国外起步。1900年德国就让企业参与学生职业培训,承担培训的主要责任。通过企业和学校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发展协同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合作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形式。英国“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4)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日本、韩国都有鼓励企业创办学校的政策出台。
近些年,我国教育理论工作和职教实践工作者在总结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高校专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地质类人才校企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能够促进我国校企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与发展,优化地质类人才培养方案。本工作通过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剖析我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存在问题,探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贯通式地质类人才校企研协同育人培养路径,为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新的思考。
1 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1.1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地质工作者重新竖立对传统能源的认识。努力推动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清洁利用改造和技术革新,投身于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等先进低碳能源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推动绿色能源的综合利用。对固体矿山的探、采、选、冶技术进行全面改造,节约集约利用各种矿产资源,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导向,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2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地质工作者解决好环境地质问题,为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打赢蓝天保卫战,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等突出环境问题做好服务。运用3S技术和现代环境地球化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结合我国的地质背景及实际情况,积极参与环境污染调查和修复工作,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造福子孙后代。
1.3 加强科技创新
2017年,我国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对于地质工作等众多领域的重大作用[5]。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6][7]。地质工作者要加强地质勘查科技创新;深入研究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地质工作相结合;提升清洁能源的开采技术和利用水平;深入探究地球化学原理和规律,为新常态下国家战略的实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2 我国校企研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虽然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但尚处于较浅层次的合作。很多研究者倡导推广国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先进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地区差异和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照搬照抄往往无法取得良好成效。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校企研协同育人模式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协同培养的规模和深度有限
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的主导方以学校为主。通过学校(或导师)和与其重点学科相关的企业进行交涉沟通,从而建立起协同培养平台。但从规模上来讲,在校生规模庞大且有不断扩增的趋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无法满足太多学生的两方培养。从培养深度上来说,由于企业追踪经济效益的必然性,学生无法得到企业的深度培养,很难接触到前沿和核心技能。
2.2 企业积极性差
目前,高校和企业对待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积极程度有显著差异。高校的热情较高,而企业往往积极性较差。这是由于学校为学生的培养开拓了条件,但企业却承担着培养成本,企业利益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2.3 校企合作缺乏政策引导
目前校企合作缺乏政府主导的政策支持,没有相应政策与法规规范,合作质量缺乏评判尺度,协同培养的效果良莠不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建立起企协同育人的资金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培育校企协同育人优秀示范企业,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与支持企业主动投身于校企协同育人的社会事业当中,从而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进合作模式的推广。
3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贯通式地质类人才协同培养的路径
3.1 贯通式地质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双方主体积极参与、共同育人,在复杂、开放的育人环境系统内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配合的整体效应,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科研型多元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输送地质类人才。
3.2 贯通式地质类人才校企研协同育人培养路径
3.2.1 建立学生—企业双向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生—企业为主导的双向评价体系,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升校企协同培养的教育质量。企业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毕业生的质量与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匹配程度、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和职业态度等进行综合考察,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一定反馈作用。学生对企业进行评价,可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对企业的评价内容可以向社会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企业对校企协同培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3.2.2 设置机动学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目前主要应用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学习内容核算。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同一专业的学生通常是具有一致的学习课程。在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机动学分,即学生可以主动选择是否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活动,这一内容可以像校内课程一样,作为学生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校外实践课”。这样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可以扩大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普及度,使学生意识到校企协同育人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并考虑是否能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尽快进去职业角色等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不局限于眼前的时间得失,而是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去。
3.2.3 获取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对社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奖励与监督。制定减免税收或是一些政策的鼓励与支持,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政策为主导,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从而保证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得以顺利执行与推广。
3.2.4 加强基础科研能力训练
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科研能力基础过于薄弱,则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压力过大。因此,高校应尽早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能力的训练,这可以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在一些学校被采用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假设等基本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校方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训练,这是校企研协同育人的先行条件。
4 结语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对地质类人才在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价值和学生核心竞争力。校企研协同育人模式是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存在培养的规模和深度有限、企业积极性差、校企合作缺乏政策引导等突出问题。建立学生—企业双向评价体系、设置机动学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基础科研能力训练等路径可以调动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降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运行成本,为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