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传统、设计创新:“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2022-03-16李星丽陈璃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纹样文创传统

◇ 李星丽,陈璃◇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目前,国内的美术院校和大部分综合性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如中国美院、西安美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均开设有相关课程,以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培养学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与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之于现代”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能感受、分析、理解、把握传统艺术,更要知道怎么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地精简、提炼与升华,并成功转换为现代的视觉语言,让自己创作的作品更富有文化底蕴。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实践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传统艺术课程作为成都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已开设18 年,授课人数累计超过1000 人次。课程的本科教学一直围绕学习传统和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展开,因此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任课教师对这两方面的理解各不相同,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的侧重点更是大相径庭。过于注重学习传统,会使得学生缺乏运用传统艺术开展再创作的能力,设计创新表现不佳;而过于强调设计创新,会使得学生缺乏对传统艺术历史文化的把握,无法形成厚积薄发的内在动力。针对这些问题,2017 年初始,任课教师组建团队,开启教学研讨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前往国内其他高校考察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建设情况,了解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产业链的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目前,该课程逐步形成了自身教学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修养,实现了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一、课堂、考察观摩、设计实践三结合的课程设计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课程围绕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内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树立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角度解读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内容和风格,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文化理论的铺陈与主题式研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从经典传统艺术对象的讲解到丰富多元的传统艺术创新作品的展示,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审美趣味等论述,也有以传统纹样和民间美术为学习重点的专题研究,有效避免出现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却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情况。在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赏析中深度解读传统艺术的寓意、内涵、题材、构图、造型等内容,为学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意味的设计作品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讲。

(二)博物馆考察、民艺观摩的实践考察模式

让学生走进博物馆和非遗基地,现场观摩博物馆文物的造型、纹饰、色彩等,真切体会传统之美,参观传统工艺美术、非遗艺术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向非遗传承人、民艺人学习,理解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同时收集大量的素材资料。鼓励学生在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非遗文化资源基础上,择其善者而加以应用,开展与现代视觉语言相融合的探索、再造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竞争力和设计创新力。

(三)开放式的设计实践,与时俱进的文创项目开发

针对不同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实践实训,让学生逐步掌握传统艺术设计创新的思维方法。紧密结合四川的传统艺术、非遗资源的文创项目和设计竞赛,加强与文博机构、文创设计企业的合作、共建和交流,开展文创项目的应用开发设计,突出项目体验,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使中国传统艺术教学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

二、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

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团队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在“学习传统、设计创新”思想指导下,确定了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的、以实践实训为依托、以文创项目为载体的内容体系,设计了“中国气派”“魅力纹样”“斑斓民艺”“现代演绎”四大教学模块,突出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特点。

(一)中国气派——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奠

“中国气派”模块作为课程的理论探究阶段,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有整体认识,铺垫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课程初始,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运用现代艺术语言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学生可看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艺术作品正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从而生发自豪之心和喜爱之情。继而对中国传统艺术不同分类的讲解,对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三大传统美学思想的探究,以及对传统艺术精神相关内容的分析,使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的学习,清楚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同时,该模块为学生积淀自身的人文素养,正确把握传统艺术的历史内涵、美学意蕴,为后续结合创新思维开展设计实践,创作出富有传统艺术神韵的创新作品奠定文化基础。

(二)魅力纹样——中国传统纹样的主题探究

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国传统纹样所提供的构成方式、形式规律和造型法则,及蕴含其间的观察方法、设计思路及辩证思想等,都可成为开拓设计思维、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的重要来源。在实际教学中,“魅力纹样”模块为有效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纹样发展、变化规律,在多样的纹样形式中体会其人文之美、艺术之美,并取其精华、借古通今,为设计创新提供借鉴①郝琦,李岩:《中国传统纹样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装饰》2015年第7期。。

教学内容上,首先让学生总体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审美特点和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传统纹样的造型、寓意与艺术内涵;接着选取典型性的器物纹样,包括彩陶纹样、青铜纹样、瓦当纹样、玉器纹样、漆器纹样、瓷器纹样等,根据不同器物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主题式讲解;最后归纳总结中国传统纹样的形式法则、造型方法和结构形式。实践实训则让学生临摹不同器物纹样,在体会和把握传统纹样结构、造型特征的前提下切入创作。要求学生选取适当的传统纹样,以几何形态(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菱形、海棠形、扇形等)为基础,用适合图形的方式呈现。学生作品需在保留传统纹样造型主体特征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构成语言进行组合、解构、重组,实现视觉再造,画面构图或组织关系有新意,具有良好的形式美感和现代设计感。由于这是课程的第一个设计实践,为避免出现不着边际的创新表现,要求学生在有限度的基础框架内,使传统纹样尽量适宜现代构成框架或主题,尝试传统纹样的提炼与再造,初步体会运用现代视觉语言实现传统艺术的设计创新。

(三)斑斓民艺——中国民间美术的专题研究

中国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种类庞杂,但由于课时有限,经过甄选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民间美术的界定和文化特征,民间美术的视觉语言、审美特点,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与方法,以及代表性民间美术(民间年画与风筝、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印染与织绣)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技艺等内容。教学中教师结合优秀实际案例,带领学生探究民间美术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和审美意识,掌握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造型形式、制作工艺和技法特征。

该模块的实践实训,建立在对民间美术资源实地考察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去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蜀锦蜀绣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或成都非遗博览园等考察地,让学生现场感受民间美术魅力,近距离观摩和体验民艺制作流程,对其造型、工艺、材料等展开广泛的考察调研与资料收集。设计实践则结合考察内容,整理民间美术素材,选取某种民间美术的造型(如剪纸、皮影、年画、蜀锦等)为表现形式,某些民俗文化的选题(如民间年节、时令活动、民俗活动等)为表现主题,准确分析其文化、功能和寓意,恰当提取民间美术的造型表象和符号元素,结合现代视觉语言和构成形式,通过插画的设计表现进行新的图形演绎与视觉再造。如在学生习作中选用剪纸、皮影、年画、印染、风筝等民间美术类型,提取典型性的形态、色彩和技法,结合插画形式语言赋予其新的视觉表现。作为课程的第二个设计实践,选用具有直观艺术感染力、多样表现风格、开放式的插画设计进行创作,探索中国民间美术的再设计与再创造,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现代设计语境里进行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四)现代演绎——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化拓展

“学习传统不是照搬传统,我们要打破以单纯模仿来传承的传统,应立足传统实现设计创新”①张春序:《无字书——民间美术在图形表现教学中的运用》,《装饰》2013年第5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研究和探讨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表现特征和表现形式,其目的在于从传统艺术中吸取养分,为现代设计提供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作为课程教学的最后模块,为了让学生在设计中更好地延伸、拓展传统艺术,灵活掌握传统艺术意蕴与现代设计观念相结合的再造方法,模块着重强调中国传统艺术的拓展性创新应用。

课堂教学重点围绕传统艺术文化符号的延续与创新、象征寓意的传承与深化、意蕴神韵的再现与拓展,以及传统艺术图形的思维创意流程、重构方法和表现技法等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践主要以真实的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展开,紧密结合文博机构组织的文创设计项目,或文创设计企业社会合作项目,或各级各类文创设计大赛等,以强调设计项目的实战体验。如在2017 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中国传统艺术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川博杯”及“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指导学生选择馆藏文物(文化)素材,深度发掘和提炼素材的文化元素和图像符号,寻找设计创意点,发散创新设计思维,通过的组合、解散、修饰、重构等形式对文物(文化)素材进行视觉再造,使其转化为现代图形语言,并选用品牌/产品作为设计或场景依托,创作出大量颇具传统意蕴的文创设计作品,获得了许多奖项。在这一模块的设计实践中有效置入项目或竞赛,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锤炼,增强学生设计转换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奖励与荣誉,可极大地激发学生以创意点亮传统文化、用设计创新传统艺术的创作热情,真正实现培养具有丰厚文化素养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结语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团队自2017 年起,不断在课程教学中思考、探索与验证,反复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完善课程教学、建立自身特色、促进成果转化的目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学习传统与设计创新并重的思想指导下,以融合基础与专业、培养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传统文化的理论探究、主题专题的重点研究、实地考察的观摩感受、设计实践的逐层引导和文创项目的体验拓展,不断扩充和丰富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受、分析、理解、提炼与把握能力,启迪学生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团队教师始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促使目标式教学向过程化教学的转变,重视“观察—记录—感受—分析—提取—思考—表现—反思”的完整创作活动过程,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传统到现代的设计路径,为今后开展与时俱进的传统艺术视觉再造与再设计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探索更符合弘扬民族艺术、坚定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模式,增强学生将优秀传统艺术的元素和理念贯彻到设计实践中的丰富潜能,提升学生拓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及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的高素质设计艺术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纹样文创传统
陶溪川文创街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老传统当传承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