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观察策略的运用

2022-03-16林凤梅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发型娃娃小班

林凤梅

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游戏活动过程的观察,了解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的游戏策略奠定基础。采取游戏观察的方式,并帮助幼儿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是提高幼儿游戏活动参与度的一种策略,教师应对观察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化解,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教师要特别对小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加强观察,因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弱于中班或大班的幼儿,所以教师要采取更科学的方式进行观察,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度。

一、通过观察判断幼儿游戏参与情况

教师通过持之以恒的观察就会发现,小班阶段的幼儿参与游戏过程的特点:一是游戏内容零散单一,例如,妈妈抱娃娃、喂娃娃、给娃娃洗澡,打电话、扫地、煮饭等常见生活情节,其片段零散,缺乏联系;二是游戏情节简单重复,小班幼儿喜欢重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模仿别人动作,如幼儿在参与“娃娃家”活动时会不停地做吃饭、打电话、切菜、炒菜等动作;三是游戏语言互动交流较少,小班幼儿游戏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一起玩时也是各玩各的,旁若无人,专心于自己的游戏;四是游戏角色意识缺乏,小班幼儿对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十分清楚,有一些幼儿不一定清楚自身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事情,只是单纯地体验游戏的快乐。

幼儿的上述行为实际上无助于自身提升社会交往素养,因此教师应通过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一些更加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游戏材料,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游戏材料在数量上要满足参与游戏幼儿的需求,避免幼儿产生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小班的游戏主题主要是“娃娃家”,幼儿扮演爸爸或妈妈的角色,在开展游戏前,教师应提醒幼儿观察爸爸妈妈日常生活中说话、做事的方式,通过晨间谈话归纳印象,引导幼儿把所观察到的记忆深刻的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让游戏变得更加丰富真实,使得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形成角色意识,做出符合相应角色的行为,进而更好地参与到“娃娃家”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

通过上述改进之后,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一定的发展,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也开始增多,例如,原来“娃娃家”的妈妈只顾烧菜、端菜、吃菜,而爸爸只负责上班、下班等简单的事务,现在逐渐转变为带有情节互动的游戏,出现了妈妈负责烧饭、照料宝宝,爸爸带娃娃到小医院看病等情节的转变。此时,教师会发现游戏材料、角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适时增加一些有助于增强角色识别、角色认知、角色互动的材料,如在“娃娃家”游戏里的小饭店情境中,可适时增加角色和游戏材料,其工作人员不但有厨师角色,还有端菜的服务员,[1]并且增加头巾和围兜等材料。小饭店的小厨师戴上厨师帽,服务员戴上漂亮的头巾和围兜,角色身份马上就凸显出来,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各自角色进行游戏分工和互动。又如,在“小医院”情境中,教师在原有白大褂、听诊器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护士帽、导诊台、排号单、药瓶、针管等材料,满足幼儿玩“排号”“看病”“取药”“打针”等游戏情节的需要,让角色游戏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教师在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单一或重复时,需要适当介入,引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如在“理发店”游戏中,理发师总是重复给顾客洗头、剪发、吹风的活动,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你们除了理发,能不能设计发型?能不能给我看看你们设计的发型图片?”经教师提醒,理发师随即会拿出各种各样的发型画册给顾客看,并问老师:“你看看,喜欢哪一种发型?我们可以帮你做”;教师选择了一种发型后,“理发师”就会照图片上的发型选择相应的假发进行试戴并装扮。教师积极、适当、适时的介入并参与幼儿游戏,把自己置身于游戏活动中,通过点拨和引导,不但增强了幼儿游戏的趣味,而且使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不一定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游戏需求,往往需要教师通过观察进行了解,幼儿的角色经验、角色认知会随着游戏情节的日渐复杂而相应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肢体交流会逐渐增多,对幼儿社会交往素养和语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满足幼儿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的需求。

三、通过观察调整或丰富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往往直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因应幼儿不同生活经验而设计的,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主题有“娃娃家”“幼儿园”“小饭店”等。幼儿在积累一定的游戏经验后,对游戏的主题也会有新的需求,当幼儿不再完全按教师设定的主题进行游戏,而是有了新的需求时,这种需求其实也反映了幼儿语言表达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幼儿社会交往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需求后应及时创设一些新的游戏主题,如有些男孩喜欢玩开车游戏,因为家长经常带他们外出,其目睹爸爸开车的动作,产生了羡慕、模仿之心。[2]教师就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将“小司机爸爸”设定为“娃娃家”新的游戏主题,同时确定主题目标为: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身观点;尝试与娃娃家进行互动、交流。教师组织讨论游戏的角色设定,让幼儿明确“司机”或者“乘客”的角色,同时针对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材料标识让幼儿在这类游戏活动中明确自身的角色行为,掌握角色的人物特征等,凸显人物身份,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后期可适时增设小司机带领小乘客去做客的情节,鼓励小司机与小乘客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或者根据情节需要增设售票员,引导不同的角色进行互相交流。

又如:春秋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经常有幼儿缺勤,教师可在点名时引导幼儿讨论同伴缺勤的原因,教师还可抓住契机将“娃娃生病了”设定为“娃娃家”新的游戏主题,与幼儿一起回忆生病经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上次我生病了,也请假”,“生病时很难受,还要吃药”,再现生活,引发经验迁移,自然而然地与小医院游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充分运用观察等手段发现幼儿的需求转变,或者兴趣转移的时候,就可以对主题进行调整。

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分析小班幼儿在各类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掌握幼儿在参与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变化特点,特别是要根据幼儿游戏兴趣的转移和需求变化制定更加科学的游戏主题活动。教师只有基于科学的观察与科学的分析,才能够充分发挥游戏育人的作用,从而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发型娃娃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三个娃娃一台戏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简易娃娃床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