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2-03-16朱育妹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课题核心教材

朱育妹

《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是笔者所在学校立项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后,学校组织骨干力量成立课题组专项研究团队,多次进行“头脑风暴”,对课题进行解构、思辨。从最初的“项目化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到“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怎么做?”再到“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怎样做才更好?”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层层递进式梳理和讨论,对项目化实践研究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一、追问“是什么?”引发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定义并不统一,阐述得比较详细的是巴克教育研究所的界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1]项目化学习有以下四个特征:(1)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2)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3)项目化学习是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4)项目化学习将学习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二)语文项目化学习

本课题中的项目化学习是指在语文学科引入项目化学习,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融入项目化学习的要素,依托语文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内在的概念引领,指向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与情境、社会的联系——进行基于证据表达的实践历程,提升学生的研究意识、批判性阅读、写作与语言交流等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该课题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是以统编版教材为基础,这是该课题研究的范围,其根据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以合适的内容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围绕小学语文的核心概念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合作解决大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阐释“为什么做?”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操作、有成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加强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关键概念和能力的项目化学习,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唤醒教师内在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潜能与力量,基于统编版教材,提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单元内外的创造性重组、精选相关资源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的能力。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和思考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社会性和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等重要的学科素养。

三、理清“怎么做?”落实课题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通过专家引领、文献学习、头脑风暴、课堂观察等途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基于统编版语文新教材的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概念,正确把握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厘清项目化学习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逐步探析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形成文献综述。

(二)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的研究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运用核心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核心知识在该课题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编版教材中哪些是核心知识?通过阅读专著和学习,从认知、课程内容、学科教育等视角厘清大概念的内涵;通览统编教材,梳理与分析教材中呈现的语文要素,进行筛选、增补、统整、进阶,提炼与重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大概念。

(三)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案例设计研究

统编版教材阶梯化地安排了若干个语文要素来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课题的研究团队倡导从大概念出发,找到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性问题,精心设计出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方案,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其基本流程是:采集信息——发现问题,制定真实的任务——制定计划,制定评价量规——定位已知和未知,搭建“脚手架”——动态记录,过程评估——项目成果展示,小结反思。

案例设计要清晰确定三条路径:

一是学科内项目化课程案例设计,基于学习内容进行开发与重组。教师要研读教材的编排逻辑与内容结构,理清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心理准备,利用可获得的课程资源等,梳理大单元逻辑,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

二是跨学科项目化案例设计,基于真实世界进行探究与整合。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统编版教材中的某个探究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地联结、利用,并整合在一个学程里,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参观、采访调査、体验制作等多种形式展开探究,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和内化。这样的项目化学习,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和障碍,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让学习在每一个学生个体身上真实发生。

三是生活项目化案例设计,基于儿童个性化终生学习的发展和需要。[2]活动课程的项目化学习是指从统编版教材中寻找到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开展相关活动。它打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可将博物馆、超市等场域和国际热点时事等内容纳入语文学习的范畴,其重点是儿童在生活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与过程。它让儿童在诸如“保护益虫”“电视上的广告”“共享单车的使用”“生活中的易错字”等真实学习情境中,习得语文的核心知识,获得语文技能,丰富情感、形成素养。

(四)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评价的研究

项目化学习评价是多元而丰富的,它与成果产生和成果展示汇报紧密相连。研究团队鼓励全程评价模式,即对学生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评价,以激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要指向学习目标,具有“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2)评价要贯穿学习始终,具有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的特点,评价时既要考查学生学习的认知策略和实践,又要考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3)评价方式丰富多元,表现性评价和传统纸笔测试评价兼用。

(五)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促进师生发展的研究

通过研究教师参与项目实施前后的行为与思想的变化,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开发、项目设计、资源整合、多元评价等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在大胆尝试与变革中有挑战性成长;促使学生学会借助任务情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核心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项目化实践探索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猜你喜欢

课题核心教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