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2022-03-16朱益明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教育

朱益明

我国已经进入教育普及发展新阶段,迈入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什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概念,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简单化、不全面和不科学的认识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至少有四方面内涵与要求。

一、服从国家战略

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体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贯彻落实“九个坚持”;科学回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积极落实“以凝聚人心、培育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要以“四个自信”为指导,创新探索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新模式,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前提与基石,扎实做好德育引领、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坚持人民为中心内化为“教育让每个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二、产生国际影响

当下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发展需要顺应全球化发展取向,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为全球团结与进步做出贡献。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具有开放的全球视野,致力于全球发展与人类进步,体现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与全球贡献。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之才和党之人,也应具有人类发展需要的共同能力与素养,尊重多元文化,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沟通、交往、宽容、包容、共生、合作等国际社会共认的社会情感技能。其次,体现在与国际教育互动中,开放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信息交流、人员流动和专业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性教育合作,有担当地参与国别教育援助。再次,必须体现中国教育发展思想与成果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成为学习和借鉴的示范。

三、遵循教育规律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普及发展的新阶段,已经从以往的选拔式精英教育,转到面向每个人、培养每个人、人人都有合适的教育。要对教育供给有新认识,对接受教育新定位,对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有新理解,对优质教育有新评价。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其次,教育回归“育人”初心。教育普及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投资”观,超越了人力资本投入论。接受更多教育(高学历)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人力资本与获得更高经济回报。第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培养每个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参与、社会贡献和社会获得,体现对每个人的关注、关心、关怀,并使每个人获得尊严、尊重、尊崇。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精英或者优才,而是面向人人,强调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和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四、推进教育创新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回应国家对教育不断增加的要求、社会对教育日益增多的关切和家长对教育持续升高的期盼。面向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课堂也不再仅仅是指向教室内、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线上教育不断壮大与教育治理体系加快建构的新形势,只有创新才是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唯一选择。教育创新不仅是观念更新,更需要实践探索。当前,急需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将线下班级集体授课与线上学生个别学习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课程教材形态,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关系,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成为教育现实,培养每个学生具有学习精神、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促进教师角色变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形成教师发展内驱力。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