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授古诗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3-16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古诗词

翁 英

古诗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发展的结晶,人们通过阅读古诗对其创作背景和作者主观思想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古人所表达的精神与品质。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教学内容,但因所涉及的语言与现代汉语区别较大,很多小学生认为学习难度极大,尤其对低年级段小学生而言,因个体心智发展不够成熟,且字词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领悟其含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全面分析,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帮助小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古诗文学习。

一、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忽视古诗文诵读价值。诵读是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学习方法之一,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极为丰富,不诵读小学生就难以真正有所感受。部分教师讲解古诗文时对诵读环节有所忽视,尽管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诵读时间,但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大多都采取课堂导读方式,后续学习阶段也不再有更多要求。此外,部分学生在诵读古诗时仅是机械地阅读,并未真正投入感情与思考,有时连基本的诗词断句都未正确掌握。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强化诵读训练,引导小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入感悟与记忆。

其次是过于强调知识点学习。古诗词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因此诗文中所采用的表达手法及其情感融入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极大差异,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然而现实情况下,不少语文教师并未充分认识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其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较为机械,对引导小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深远涵义产生了束缚。例如,平铺直叙是很多教师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尽管该方式在加强学生记忆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却无法精准营造古诗教学情境,仅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并背诵所学古诗,无法在情感层面上与古诗词产生强烈共鸣。[1]

再次是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悟。优美古诗词中皆有经典传世名句,而这类句子通常也是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讲解的重点所在,教师通常会花时间逐字详细讲解这些名句,其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对其精准理解。但单一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教师缺乏立足于整首古诗的情感基础,导致小学生往往无法真正掌握古诗词思想与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小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缺乏信心,所以更习惯于通过机械性教学向学生灌输古诗文知识,没有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与感悟,教师应认识到这种方式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不利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创新策略

其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朗诵古诗文。小学阶段学生存在记忆能力较强而思维能力不够成熟的特点,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诵读,使小学生通过适度的诵读训练加强对古诗词的直观情感体验,并逐渐领会作者在进行古诗创作时的情感内涵与意图。这种情感体验不是教师通过诗文讲解就能带给学生的,只能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获得。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可使其古诗词知识积累日渐丰富,文学素养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诗词内容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则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2]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称“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山行》古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为加深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在课堂代入阶段要求学生诵读,诵读结束后教师可选择作者介绍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讲解古诗创作年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经历或诗中所涉及的典故等,在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诵读,以加深理解。第二阶段的诵读是在学生已经对所学古诗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为丰富,记忆也更为扎实。

其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语言精简、含蓄、委婉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而且小学教材中很多古诗都是通过典故或意象来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因此教师如单调地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实施教学,小学生因受个体感知及理解能力所限,往往对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意境很难形成深入的理解。为此,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古诗学习情境,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增强小学生的直观感受。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元日》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该首古诗属于七言绝句,其内容所描述的是新年的情景和气氛,作者借诗词抒发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带动学生情绪,可引导小学生联想自己过春节的情景,也可讲解中国古代春节的相关习俗。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宋朝人在春节期间所进行的“饮美酒、放爆竹、换旧符”等活动,小学生对宋朝春节习俗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后,再转回到古诗学习时就更易理解相关内容。[3]

其三是注意增强学生主观情感体验。近年来,“整体感受”的语文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这一方法要求语文教师开展古诗教学时,要注重同时兼顾生发性与溯源性审美,要注意调动小学生想象思维,促使其能够通过较为形象与直觉的思维方式,充分感受古诗文情感与氛围。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具有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等特点,作者通过诗词内容寄托和抒发自身情感,古诗词也充分展现了相关诗词创作背景下的特有文化品质,因此古诗文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极为深厚。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如过于强调单句的讲解和分析,则容易使古诗的整体性被严重割裂,也对小学生的深入体验和理解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教师在讲解诗词时要立足于整体,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诗词意境,强化自身情感体验。

其四是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古诗词教学中的深入解读极为必要,但也不可用教师解读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是作者个人的思想与情怀,因此不同的读者在诵读古诗词时必然会有理解层面上的差异,教师绝不可将自身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应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古诗加以理解和领悟。例如,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为例,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诗中不熟字词逐一标出,并利用工具书查询其含义;其次,梳理和思考整篇文章的含义,在学生对该首古诗大意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诗中场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小学生能够精准表述出“卧剥莲蓬、锄豆溪东”等情景。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不同场景所展现的风情进行体悟,并加以思考,真切感受作者通过古诗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

古诗学习使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并极大地提升文化素养。所以,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着重于诗词阅读、理解和感受,积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