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的实践策略

2022-03-16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业监测素养

陈 青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还在依靠单向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的时候,面临诸多困难。鉴于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倡导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方式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内核加深理解、培养情感。正确的教学方式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动力,使学生将语文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自发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1]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是文学大家的作品,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感情,加深和作者之间的共情,更深入触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章表达的美感,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纵情于文章描绘的世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的理念和原则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临测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分析和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学业评价的过程就是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建立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评价起到检验课程内容和学生知识体系链接程度的作用,也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必备流程,通过对学业质量的评价可以判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2]因此,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基本理念就是以评促学,建设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学业质量监测是从内涵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信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内容和目标的良性互动。

语文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并体现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特征。在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内容设定上,首先,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具体要求制定策略;其次,教师还需要注意评价内容和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在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形式上,教师要注意转变评价角色定位,积极吸收符合教育发展观念的评价理念,不断完善评价策略,采取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全方位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的实践策略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指引要求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立真实的教学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思维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首先,秉承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评价理念。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是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采取单一的结果评价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也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不利的影响。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理念也要因应挑战,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要融入更多新的元素,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应该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学科素养、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和综合评价,也需要语文教师改变只看成绩的评价观念,充分参考学生多方面的因素。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只专注于提高自身的考试成绩,同时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也更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要拓展语文评价的内容。新课标颁布后,语文教学质量监测的重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具体内容。通过传统的考试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业质量,从科学评价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考试仅能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并不能充分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要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需要教师拓展语文评价的内容,从多角度开展语文评价。例如,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构建和应用的能力进行评价时,教师除了要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还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检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对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传承和理解进行评价时,教师就需要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开展语文实践教学,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观察,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再次,创新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方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综合素质提升的长期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综合学生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表现最终获取合理的评价结果。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诊断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的客观评价;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合理和准确的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动力,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整体性的判断,其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综合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多角度完成整体性的评价。

此外,虽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会耽误日常学习,不愿意让学生使用,然而合理的使用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便于教师使用智能设备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情况,因此教师也可在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后,合理使用智能设备开展学业质量检测活动。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评价不仅要反映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储备水平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出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完善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完善自身的评价理念、拓展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猜你喜欢

学业监测素养
艰苦的学业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