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美好童声的有效策略
2022-03-16林永色
林永色
日常教学中童声训练易存在两种误区。误区一,不分儿童嗓音条件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学生放开嗓门唱,认为只要能唱得出来就是好声音,结果造成一些儿童唱声变调,严重的甚至出现轻度喉头病变、音偏低、“白声”等现象。误区二,忽视声带闭合问题,一味追求轻声训练,导致严重漏气,这样的歌声虽然也拥有较宽的音域,但失去了童声最宝贵的清脆明亮的音色和富有“光泽”的音质;同时,这种声音缺少其应有的表现力,显得过于苍白无力。这两种极端的训练手段都是不可取的,不论是“轻唱”还是“响唱”,其前提都必须是声带要良好地闭合。如何在演唱中低声区时带有“假声”演唱的高位置与融合感,而在演唱高声区时尽可能地接近中、低声区,“真假声结合”使整个音域有机地统一起来,让童声的特质得到充分展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种策略进行训练。
一、呼吸训练
有些儿童的声音天生丽质,有些却声音位置高,有自然头声,但低不下来,中声区像讲“大白话”,更多的儿童仅有中间一段声音,“高不成,低不就”。声乐教师在选择培养对象时一般都会挑选嗓音条件好、音准好、表现力好的学生,但即使是达到这“三好”条件的学生,气息的运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应该从呼吸训练入手,通过严格的呼吸训练来增强学生气息的持久力与控制能力。在呼吸训练中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教师运用气息演唱时可让学生在歌唱状态下摸一摸教师的腰部,再摸一摸他们自己的腰部,通过对比感受气息的存在和运气的方法,再启发他们用吸气的感觉歌唱。[1]吸气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两只脚像两把剑向下插、向深插,找到气沉丹田、顶天立地的感觉。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气息,有效训练了歌唱时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童声训练时引导学生结合练声曲,学习运用气息均匀连贯、一气呵成,只有坚实、持久而富有弹性的气息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一般来说,除了气息的训练是一致的外,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在练声曲的选择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最好能用一至二条练声曲同时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做到一曲多用。比如可以用a、ei、i、o、u五个母音及开口、闭口哼唱练习,以达到不同母音状态调整及发音准确的目的,同时也便于让学生体会用气与用声的关系。
二、咽喉腔打开训练
人类的喉咙是自然界中最值得赞美的发音乐器,但受到平时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儿童在说话或唱歌时会“提喉结”,把声音“挤”出来,造成咽喉部位收紧,失去最动人、最真实、最自然的音色,应该及时得到专业发音训练、纠正。而咽喉腔“打开”的训练正是纠正这种错误发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训练时教师首先应做好榜样示范,在与学生交流互动时不要刻意“拿腔拿调”,要用自然、轻松的语调和他们交谈。在检查学生发声时要细心分辨其咽喉部位是否处于自然、放松、打开的状态,是否存在不必要的用力,声音是否过分响亮,发声时脖子上是否有明显的凹陷等。一旦发现学生已经养成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就应在训练开始时给予坚决的纠正。
例如,在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歌唱二 小放牛郎》合唱训练中,有位学生的嗓音条件很好,但一到演唱训练时就咬紧牙关、不敢张嘴、喉咙打不开,声音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在高音区演唱时,又不由自主地下巴与肩膀会同时用力,出现喉结上提、声音逼紧等现象。像这类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重让他们多做“u”的母音发音练习,更要进行有计划的气息训练,引导他们分别用嘴说、张开喉咙说“u”,体会这两种不同的发音方式;当他们掌握了用喉咙说时,再引导他们唱出长音“u”,找到感觉后再练习用缓吸的方法吸气,用均匀缓呼的方法唱出。同时,要多鼓励表扬,让他们持续保持兴奋的状态进行训练,更有利于咽喉腔的打开。坚持训练直到能稳定地唱够6拍以上之后,再引导他们从bB大调开始,连续逐个音地上行练习。如:1=bB44 5432 1——u(yu),刚开始可以用“u”母音进行低声区发音训练,使其喉腔张开,掌握发声窍门后,改用“1u”“yu”等其他母音进行练习,通过训练能有效地纠正“挤”和“提”等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对训练美好童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他们放松舌根,教师可指导他们伸着舌头或拉着舌头练习。同时,还让他们多体会“大口啃苹果”“吃滚烫的元宵”等感觉,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声音就有了明显的进步。[2]因此,有效的咽喉腔打开训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儿童的歌唱跨跃式地向前迈进一大步。
三、声音共鸣训练
共鸣腔是由头腔、口腔、胸腔三部分组成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共鸣腔小而稚嫩。当声音由低声区向高声区改变时,胸腔共鸣逐渐减少,头腔共鸣逐渐增多。相对应的,当音区由高声区向低声区改变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在童声共鸣腔训练中,扩展音域的训练是一个难点,在中低声区训练时要避免白声演唱,高声区演唱时要有良好的共鸣。为了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应该从高音向下练,获得高位置的音域,使声音在共鸣腔上得到共鸣、润色。
要想快速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在开始阶段应该用“i”母音练习后再逐渐过渡到“1”“a”等较难的母音上。在逐音下行的练习中,提醒学生保持住唱高音时共鸣的感觉。由于开始练习的高音a或g会超出儿童自然声的范围,使得他们只能用假声“1”或“lu”“1la”来演唱。那些习惯用本嗓喊出高音的儿童不得不直接跳过换声体会高音的演唱,这也正是“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它比较容易获得高位置的声音,也就是做到在中、低声区保持高位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挂在房顶上歌唱”的感觉,感觉自己像一盏漂亮的“吸顶灯”一样,但不能把气“挂起来”,要强调地球的吸引力,在训练时可以结合情境动作加以提醒,如轻轻地丢一样东西在地上,用于启发学生将气吸沉下来,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扩展音域训练
儿童经过发声基础训练后,音域会有明显的扩展,各个声区在不同程度上会呈现出问题,比如低音不够丰满,中声区不易控制,高音虽比较圆润但缺乏力度等。教师不要简单地照搬成人的训练方法,而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音域扩展训练,在练习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各声区之间常常因音色不够统一而缺少相互的衔接和流畅,为了进一步扩展音域,需要贯穿整个音域扩展练习,以达到各声区之间上下统一、相互弥补。
儿童与成人的发声器官构造只是形态、大小与成熟度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扩展音域训练时,在用气、用声方面不可超出儿童的身体极限,否则其发声器官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儿童嗓音存在个体差异,在训练中教师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那么它对儿童与成人的效果也将是一致的。
总之,未经训练的童声音域较窄,普遍存在着低声区“压唱”、中声区“白唱”、高声区“喊唱”的症结。因此,笔者认为,在童声独唱训练上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要方法得当,通过以上四个有效策略的训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出美好的童声,这是声乐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