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完善人格建构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2-03-16金炜康
金炜康
(1.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提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标,进一步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中提出“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使之形成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初心使命的具体展开。
一、人格概念的理论阐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人格有三种解释:一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二是侧重心理学科的解读,即“个性”;三是人的道德品质。不同学科对人格概念的认识和指向有所不同,并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明确定义。本文梳理与考察人格的概念,基于不同学科,尤其是从心理学、法学以及伦理学等关联度较高的学科着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为主线展开分析。
(一)不同学科的解读
1.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欧美国家心理学家注重对人格问题的探讨,人格研究逐渐形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分支。1937年美国纽约霍尔特出版公司出版的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是西方国家较早系统介绍人格及其相关理论的专著,其认为人格是“真实的人”[3],这一概念本身较为模糊,缺乏精准的指向性。
实际上,人格问题在我国古代就有所涉及。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等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心理学领域,我国学者主要聚焦人格结构方面心理学研究。杨坚主要针对国外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等众多量表在“制表原理、性能以及应用”[4]方面做了比较研究。王登峰聚焦中国人的人格词汇方面的研究,从大量的有关词汇中对“描述稳定人格特点的术语”[5]进行自我概念以及人格维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测量问卷。张智勇着重分析了人格特质的“七大”因素模型,包括“正价、负价、正情绪性、负情绪性、可靠性、适意、因袭性”[6]等方面。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在倾向,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7],其认为人格带有强烈的民族与个性化的色彩,要注重将西方心理学中有关人格研究的有益成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焦丽颖等从结构方面对人格的善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善的人格包括尽责诚信、包容大度”[8]等维度。
2.伦理学
在伦理学层面对人格的界定,更多地指向人的品德。王海明认为“品德是个人的一种心理自我、一种人格、一种个性”[9],品德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是受具有一定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意识支配的行为。伦理学对人格概念的界定主要包含两个维度:其一是作为社会关系存在中的个人所独具的品格;其二是区分不同个体之间的内在道德规定性。前者强调要大力倡导将社会准则、道德原则以及公序良俗作为个体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尺度。后者注重强调个体应追求理想人格,并以此来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并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指出的是,伦理学层面对人格的界定,侧重形成优良的道德品格。不同社会阶段对品德修养的要求不同,在实际层面,具有一定差距。因此,进一步完善个体的人格修养亦是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的题中之义。
3.法学
法学层面对人格的界定主要从人格权展开,民法典第990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10]。法学意义上的人格与伦理学层面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主体上差异、理论基础不同以及与道德修养的密切程度不同”[11]。首先,法学理论视域下,人格权的主体可以包括团体以及组织等,伦理学层面的人格仅包括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其次,法学层面的人格主要缘于对人的主体性地位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权利以及相应的地位,而伦理学层面的人格强调人的品格以及伦理的价值特性。再次,法学层面的人格以及人格权与人的道德修养密切度远没有伦理学高,伦理学强调通过品德修养与素质培养理想人格,法学层面则是以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权。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作为个体的人,更关注处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135。人是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认为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个人应不断追求个性的解放,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422,并认为“建立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3],深入剖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直接的关系。马克思还分析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下,每个人的发展必将是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范畴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4]马克思强调个人人格的发展必将是自由而全面的,随着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人格不断趋于完善和丰富。列宁对人格的认识主要从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尤其是个体的特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列宁指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15],认为人格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具备其自身所独有的主体性以及能动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完善人格建构的理论逻辑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
完善人格是个体不断充分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作为个体的人来说,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在社会交往以及实现人自身的发展过程,应注重最大程度发挥人的自觉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完善人格需要始终贯穿思想教育与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6],从思想铸魂育人以及增强“四个自信”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建构。
从人格理论视角来看,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人的人格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予以实现的,只有满足了人的主体性需求,健全人格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从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铸魂育人既包括了对人格完善的要求,同时生动描绘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未来图景,表征了人格健全的价值追求。人格的完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格作为人的基本品质和行为范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德修养和表现形式,人格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新时代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同时也是思想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就是要帮助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素质和才能,引导他们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锻造自己的精神品质和行为范式。因此在深刻把握大学生完善人格塑造的思想内涵基础上,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立德树人以及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的本质要求
康德认为“人格是每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不管别人怎样使用他”[17]。洛克认为“人格是一个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的个体存在状态与属性功能的反思性概念”[18],卡西尔则认为“人格作为人的进化发展中所呈现的主体的自我同一性”[19]。上述对人格概念的认识均未从“社会性”层面来阐释人格的生成。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的社会是社会现实中的人类个体发挥能动性的重要方式。和谐社会是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类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人类完善的人格,尤其是“和谐人格”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理论中的“和谐人格”指的是“是自由自觉的人格,是个人充分的自我实现即具有自律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性”[20]。
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理论强调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研究人,劳动、实践、社会关系、自由活动等都是现实生活的内容。从现实的人的视角来理解人格,从现实人的经济政治活动出发,在对人的历史性、阶级性的现实考查中来理解人格问题。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格决不是将社会与个人对立起来的,人格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性,现实中出现的人格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的。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就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铸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人格发展与塑造关乎未来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生动力。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应该“具有高尚道德操守的人才,具有社会担当和责任的人才”[21],要有健全的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22],所谓人格的“正”更应该是完善的,完善意味着人格无论从个人抑或是社会层面,都应符合人类追求全面发展和完善的美好追求。人是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完善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背景中,加之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一定的偏差。新时代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旨在针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克服单纯资本逻辑对于人们的消极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文素质随着人格的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相适应。研究这些新特点和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的前提是认识人的人格发展状况,进而把握人格发展的规律,在这样的前提下完善人格也就成为了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完善人格建构的实现路径
(一)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构建的基础
完善人格内在要求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道德素质。“人们道德自觉性的高低,往往与其道德人格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正相关性”[23],当人们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觉悟,完善的人格,会积极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构建的基础。推进道德教育,要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使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实施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赢得人们对道德教育的深刻认同,包括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方面。道德教育就是以完善人格教育为根本切入点,注重正向引导、正面宣传,激发人的道德觉悟、促进人的道德觉醒、提升人的道德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二)情感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构建的载体
人格的完善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培育人,提升人的道德品质,促进生命之升华、生活之美好。“情感在价值观形成中具有弥散和内质性功能,作为一种精神之教”[24],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对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促进意义。情感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全局性的特征,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促进受教育者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心理认同,在这样的心理认同基础上才可能将教育内容外化为自觉的行为,至此也才算完成完善教育的整个过程。正因如此,在完善人格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将情感塑造的内容加入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之中会直接影响完善人格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情感的双向互动交流,才可能产生精神和思想共鸣,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健全发展,而健全的关系恰恰是通过完善的情感塑造来实现的。因此,情感教育应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调适和和谐健康关系的生成。
(三)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完善人格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5],爱国作为人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立德之根本。作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应首先要知道和明确怎么爱国,完善人格第一位的是爱国。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最深刻的融合,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归宿就是爱国。爱国主义情感之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在于这一情感将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就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在此基础上,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够产生一种行动力,外化为一种人的行为方式。通过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意志,以人文关怀的基本价值理念对其进行创造性潜能的挖掘和释放,进而增强大学生爱国家、爱社会、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意识,达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和精神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现实体现。只有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格确定为培养方向,并且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人才,才能为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新时代在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一批批优秀的中国人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了人们效仿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良好教育环境是完善人格教育构建的支撑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精准化、去平面化、去权威化”[26]的特点。大学生完善人格教育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果。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教育环境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要素,影响到物质能量的交换和教育功能的生成,“影响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7]。一方面,教育应当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和教育环境状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用具体的教育载体,引导教育对象的人格发展朝着社会发展要求变化,促进完善人格的构建。另一方面,优化教育环境是教育发挥更有效的育人功能、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依托。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人格的发展与健全依托于一定的教育环境,教育作为育人活动也必然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从而实现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环境影响着人的人格发展健全,人们在环境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重塑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人的心理、人格等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西方理论,帮助学生认识到,西方意识形态不但从总体上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而且也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更不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28]。
四、结 语
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的人格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29]。人格健全乃是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建构大学生的完善人格,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绵绵发力的系统工程,不仅应从理论上阐明“何以为之”,更应在实践中回答“以何为之”,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建构大学生的完善人格提供了宽广的场域,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人格教育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