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创新分析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后勤部门干部职工机关

史 允

(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后勤保障中心,江苏 常州 213300)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全面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后呈现出的全新业态。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简单叠加网络信息技术,而是传统行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以及突破各种根深蒂固的瓶颈与弊端。因此“互联网+”不仅对生产制造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也在不断加快经营管理创新。即使是在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门中,“互联网+”也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思政工作的机制与格局。“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创新,而这种变化不仅是一个部门内的超越,也正在成为带动组织整体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1 “互联网+”对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

1.1 丰富工作形式与内容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其海量资源能够为各种传统行业提供极其罕见的后备资源。同理,“互联网+”对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就是丰富工作形式与内容,更加多元的工作形式和内容也更加有助于机关单位后勤部门加快创新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更多可选项目中游刃有余。

1.2 提升工作品质和效率

在“互联网+”模式下,技术能够凭借强大的算力接管大多数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劳动,并且基于网络传输的高速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解放工作人员的时间与精力,使有限的工作人员得以开展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同时,系统在处理信息方面不存在人为疏忽的缺陷,这就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作业的潜在风险,乃至彻底突破依赖人工作业时主观错误导致工作失误的瓶颈。

2 “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常见问题

2.1 形式刻板内容单一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机械僵化的状态颇受诟病,也凸显出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和不足。随着“互联网+”内在技术优势不断显现,这些单位思政工作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的短板愈发突出。以至于部分中青年干部职工对思政工作传统模式产生成见,将一成不变的静态工作模式视作说教。这种不利局面也成为阻碍机关单位思政工作有序开展的典型负面问题之一。

2.2 理论有余实践不足

思政工作是涉及大量抽象逻辑理论的特殊教育。这种本质特点决定了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逐渐形成了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传统模式。尽管理论宣传是思政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然而缺乏实践的理论非常容易沦为形式主义的空壳。这恰恰是个别机关单位多年来在思政工作领域名不符实的根源。也是“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较为常见问题的之一。

3 “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创新途径

3.1 构建线下结合线上立体工作模式,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

当互联网全面普及社会各行各业,现实世界中各种传统工作模式的弊端如同阳光下的阴影一览无余。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初衷之一正是为了借助技术实现对陈旧落后模式的突破。就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而言,基于“互联网+”加快创新首先需要构建线下结合线上立体工作模式,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

一方面,更加立体的工作模式在形式上达到了杜绝盲区的目的。即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充分渗透,而不再只是真实生活场景中部分时间与场所的占领。杜绝盲区的重要价值就在于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空白、缺失或漏洞,避免非主流价值观、错误意识形态等乘虚而入。

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也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延伸教育引导的广度与深度。机关单位后勤部门的思政教育迫切需要加快强化线上工作力度,要借助多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开展工作。通过线下结合线上的立体教育和传播,机关单位后勤部门的思政工作才能帮助广大组织成员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立体化和全面覆盖的思政工作才能培养干部职工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借助“互联网+”构建的立体工作平台,机关单位后勤部门的思政工作可以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产生渗透作用。无论是在工作之余乃至退休之后,网络平台的教育和引导也不会由于职工个人的工作状态而改变。这种更加具有持续性的教育才是力度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教育。

3.2 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前瞻性、预见性

随着越来越多新生代干部职工逐渐成为机关单位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年轻一辈在知识水平、人生经验各方面都与其前辈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互联网+”视角下,机关单位后勤部门的思政工作创新还需要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比如充分利用音视频、图片图像资源。音视频、图片图像的应用具有更加直观、形象、感性的技术优势,能够将生硬、单调、刻板的文字内容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亲切直白的动态内容。这对富于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年轻人显然更具吸引力。同时,音视频、图片图像大多来源于真实的客观世界,其展示的内容更加贴近年轻干部职工日常生活的常态。

充分利用多种互联网手段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热情,这是不断提高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投入思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根本前提。这种基于兴趣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更加顺畅地推进工作,而且有利于干部职工逐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与固化,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积极作用的重要措施。

与此同时,还应基于“互联网+”提高思政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机关单位思政工作预警机制。包括构建预警关键字、词、句数据库;密切与基层一线的网络互动;加强线下与线上的沟通交流等。多种措施综合应用提前发现干部职工思想波动、观念变化等情况,及时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辩证分析等活动。有资源、有条件的机关单位也可以尝试在一些主流社交平台中培养意见领袖,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大人气不断巩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等。

3.3 培养新生代人才,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深挖朋辈教育资源

一方面,要对现有人才开展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重点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等进行扫盲。比如多种音视频作品的制作技术、传播渠道选择、线上课件的存贮、技术升级或系统维护等。这些教育和培训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形式或内容的思政工作要求分期分批分阶段推进。其中,各种实践操作技巧可以作为培训重点予以倾斜和侧重,其他理论知识则可视具体情况见缝插针进行等。

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重点培养年轻人才。这是由于不少机关单位在后勤部门中安排的工作人员往往年龄偏大,其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等相对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加之个别单位在不合格员工退出机遇方面仍有落实不力的缺陷,因此后勤部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解决“困难户”的中转站,导致这些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思政工作健康开展。而有选择地重点培养年轻人才就是为这些单位流入生机活力,帮助这些机关单位政工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进而促使机关单位思政工作加快互联网化进程。这也是在更大程度上转变陈旧落后工作模式的重要优化措施。

在此基础上,深挖朋辈教育资源同样至关重要。所谓朋辈教育就是利用年龄优势开展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教育、彼此互助式引导。这种教育模式对于中青年干部职工占多数的机关单位尤其可行。同龄人之间的教育不仅能够形成更加亲和、愉悦的良好环境,而且年龄相仿、受教育程度相近的同龄人更易相互理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易有所认同。这也是一些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创新的积极探索。

4 结束语

“互联网+”对于机关单位后勤部门思政工作创新的价值是形式与实质的兼顾。因此,机关单位后勤部门基于“互联网+”创新思政工作不能满足于形式手段的多样化、多元化,更要基于互联网思维充分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这不仅是新时代机关单位思政工作解决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陈旧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机关单位以思政工作形式创新实现全面思想解放、促进各项实务、事务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后勤部门干部职工机关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林业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的革新分析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新形势下煤矿后勤政工队伍的建设探析
以人为本推进后勤思想政治工作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