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德育

邓 歌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美术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主要是因为高中生往往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通过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生活化教学与高中美术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够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感受美提供良好契机,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主要就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与相关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乐趣,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生活化特征,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内容,之后通过一种恰当可行的授课和沟通方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现教育和生活的有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简单化特征,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经常会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为案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要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就是系统性,生活化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当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之后对课程相关知识以及所蕴含的社会哲理进行系统化说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1]。

2 生活化教学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升高中美术教育质量,首先就是要通过一种恰当可行的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对日常生活的塑造,高中美术教育亦是如此。在高中美术教材当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源自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若美术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不仅会导致教学空洞,同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同时也能带给学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使其逐渐感受到美术的魅力[2]。

2.2 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大自然当中随处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热爱生活和大自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将生活实际与美术教学联系在一起。在过往的美术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忽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很难通过美术学习认识生活,了解大自然,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融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大自然之美,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

2.3 有助于德育渗透

智育和德育在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当中同等重要,尤其是德育,更要在不同的学科教学当中加以渗透。高中美术教学为德育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学习美术,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熏陶,从而树立起正确三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一个拥有高尚品行的社会公民。由于高中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同时也能凸显时代和生活风采,因此,教师可尝试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更加有利于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例如,在学习有关雕塑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向学生普及人民英雄的感人事迹,通过这种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德育升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4]。

3 高中美术教育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对美术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通过创设美术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控。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教学环境的创设具有密切关联。例如,在对线条装饰画《鱼》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描绘半成品,使学生能够通过类似实践寻找创作灵感,并能够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对鱼群进行联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对自己见过的鱼群景象进行描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课堂氛围进行活跃,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动脑能力进行锻炼。其次,教师还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美术教学环境进行创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和设备,能够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再现生活情景,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回馈,同时也能激发其创作灵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5]。

3.2 将美术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将美术教育与家庭生活相融合,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以家庭生活为主的美术教育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事物引入美术教育。例如,家长可同学生一起借助自身的美术常识设计卧室设计、客厅等等,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美术思想进行解放,同时也能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判断能力。设计成品可在课堂中进行集体展示,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创作心得,以实现对学生美术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丰富,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并能够独立的借助美术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决。实践过程中,家长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习惯与行为,为其创设相应的探究空间,例如,可以分配给学生相应的家庭事务,例如家庭桌椅、沙发等物品的购买、陈列等等,使学生能够借助自身所学的美术知识,选择相应款式、颜色的桌椅、餐具、沙发等等,之后再对其进行陈列与设计,整体家居氛围相互辉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认知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6]。

3.3 美术教学要回归日常生活

美术教育回归日常生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生活感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三观。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风光、家居以及建筑等进行观察,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视觉形象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风景园林为例,向学生普及最初建设风景园林是为了满足古代文人雅士以及统治阶级生活和游憩的需求,不仅凸显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艺术情操和乐趣,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代园林整体布局美感的了解,同时也能结合自身相关经历进行创作,在作品当中融入生活要素,使作品的现实意义得到升华[7]。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美术创作进行指导,并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对蔬菜相关课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蔬菜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但却很少有学生真正了解不同蔬菜的特点,因此很难借助蔬菜特点进行创作。鉴于上述情况,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让学生从家中自带蔬菜并对其进行充分观察,了解蔬菜的特点之后再进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大大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生活化教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其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促进德育渗透。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提高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标准、提高高中美术教育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创意美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