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03-16胡天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素质指标体系

张 雪,胡天祝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0 引言

“双高计划”建设的主旨在质量发展,培养真正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1]。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双高计划”引领下,职业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课堂质量的提升。高质量的课堂是有效的,能够对接地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的多维空间。翻转课堂,作为教师教学范式和学生学习范式转变的杠杆,让学生达成“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课堂范式[2],是“双高计划”引领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翻转课堂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范式,其具有独特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来衡量其有效性已不适应,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1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逻辑

1.1 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预习、自学、归纳、总结、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这与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和学习效果上。翻转课堂的学习除了知识的接收学习,还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人为本,把握职业教育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复杂、学习活动的组织更丰富、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多元,突出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素质的养成。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无法适应,以立德树人的价值倾向更符合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现职业教育过程中育人的价值导向。

1.2 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标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双高计划”启动建设,是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结构需对接产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课堂教学内容应依据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岗位知识技术标准而实施,确保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能用、有用和实用[3]。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不应只有知识性习得,应以课堂知识为立足点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创新的能力,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培养为标准。

2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翻转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最终的价值追求在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常由课前学习实现知识学习、课堂教学完成知识内化、课后拓展达到知识迁移三个环节构成[4]。课前阶段,教师需设计课程导学内容,明确学生自学目标,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教学资源,并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发布于在线学习平台,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开展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将无法完成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反馈学习平台,教师通过课前学习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学情并调整授课内容。课中阶段,教师通过课前问题反馈和课前知识测试等形式汇总学生学习问题,并根据知识重难点发布典型课程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开展集中答疑、小组辅导、个人辅导等指导学习,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学习结束后,进入个人学习成果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评价与结果的反馈。课后阶段,学生对课程学习成果的修改、完善,提炼学习成果并总结反思,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并及时进行课后学习追踪。

3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体现“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标准”的设计理念。

3.1 一级指标的设计

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因此,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从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两个方面来构建指标评价项。其次,翻转课堂的教学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因此,学生行为评价一级指标确定为课前学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教师行为评价一级指标确定为课前学习、课中组织、课后拓展。

3.2 二级指标的设计

翻转课堂中的学生需要积极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归纳整理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与同伴、教师的互动,并通过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展示汇报学习成果,迁移共享学习成果。因此,学生行为二级指标确定为学习行为、交流互动、学习成效、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协作学习、成果展示、课后总结、课后反思等9个二级指标。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转变为引导者角色,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教学媒介、教学方式和设置合适的学习评价方式,为不同学情的学生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因此,教师行为二级指标确定为教学资料准备、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课后任务布置、课后反思总结等6个评价指标。

翻转课堂学生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中课前学习阶段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学习行为,主要评价完成课程任务相关视频、图文等学习资料,做好学习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记录与思考,查找学习资料并提出问题;交流互动主要从平台交流互动次数来进行评价;学习成效主要从针对性习题测验来评价。课中探究阶段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自主学习,主要评价分析问题并围绕问题查找资料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沟通交流主要从课堂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协作学习主要评价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小组成员互动积极;成果展示主要从汇报内容正确,语言准确生动,成果内容准确全面、重点突出来评价。课后巩固阶段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课后总结主要从归纳整理知识框架和完成课后知识巩固任务进行评价;课后反思从学生反思总结学习问题进行评价。

翻转课堂教师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中,课前准备阶段,二级指标教学资料准备,主要评价学习资料时效性、学习资料可得性、学习资料多样性;教学方案设计,主要评价教学目标明确、归纳整理学生课前学习的共性问题。课中教学阶段,二级指标课堂教学组织,主要评价设计具有探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主动性、组织学生讨论,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课后拓展阶段,二级指标课后任务布置,主要评价课后学习任务难度合理;课后反思总结,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目标完成度。

4 结语

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教学范式和学习范式的重要转变,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学生与教师两大教学行为主体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完善监督和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为翻转课堂实践研究提供科学的分析评价依据。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高素质指标体系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