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对策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海港区创业项目政策

吕 梦

(共青团秦皇岛市海港区委员会,河北 秦皇岛 066001)

近年来,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大力举措。而新常态背景下,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秦皇岛市海港区团委作为青年群体的组织机构,应充分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解放思想,深入调研,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结合青年创业实际需求,构建起青年创业就业系统扶持机制与体系,搭建好青年创业平台,全力助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为我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当前海港区青年就业创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1)借“创业”之名,逃避“就业”。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年轻人创业动机不纯、对创业并没有一个客观认知、本身也不具备创业者的素质,选择创业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等。我们在日常的走访调研中也发现,不乏临近毕业,几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通过联合跟家里申请创业经费置办公司,坚持不到几个月关门撤场的现象存在。

(2)青年就业创业“鼻子不灵”。绝大多数青年认为就业创业是市场行为,与政府职能关系不大。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不关注政府政策、不重视政府支持的领域和行业发展方向,不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招聘、招商投资、创业大赛等活动,导致就业及创业项目错失一些快速发展的机会。

(3)专业积累不够,能力不足。创业并非纸上谈兵,跟着感觉走往往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湮没。创业靠的不只是“一腔孤勇”,不懂成本核算、不懂网络运营、不懂公司管理、不懂危机公关等一系列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创业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

(4)青年创业就业联动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出台多项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但实施主体散落于很多职能部门,知晓率和应用率还有待提高。同时存在创业教育与培训不足、资金融通渠道有限、创业实训平台稀缺、信息平台有待开发、公益性创业服务机构功能不全、社会及企业帮扶平台滞后等难题。

2 积极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建立系统完善的青年创业服务扶持联动机制。加大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扶持力度,探求青年创业实际需求,整合优质资源,建立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扶持机制与体系,并建议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合成立联席会议,固化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出台青年创业就业帮扶政策,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孵化扶持综合平台,建立完善服务青年创业的链条和工作体系。针对创业政策实施主体分散、青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场地、项目、技术等瓶颈问题,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群策群力,通过政策互通、资源共享、人力资源互用等方式,形成政策合力,研究制定出涵盖工商、税务、金融、社会保障、创业补贴、创业培训、政府购买服务、招商推广等一系列的服务扶持青年创业的配套政策,为一揽子解决青年创业难题提供政策保障。

(2)创建集“政策、场地、资金、项目”全链条的青年创业孵化扶持基地——青年仰仁商学院。围绕省、市、区“三深化、三提升”工作会议关于“双创双服”活动的全面部署,及我区关于“提升创新示范水平,充分发挥‘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县区’”目标任务要求,以海港区青年创新创业群体为对象,通过各类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广泛联络创业青年和各类创业要素,打造一“创”百应的资源聚合服务平台和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落地型枢纽组织——青年仰仁商学院,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渠道对接、培训指导、金融帮扶、项目打磨等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链,广泛动员全区创业青年积极投身“双创”热潮。同时,充分整合资源,联动打造青年创业服务扶持联动机制的实体,建设涵盖“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的青年创业高端孵化扶持基地。打造集青年创业聚集地、青年创业街、科研开发、物流配送、创业培训、政策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研—产—创”创业综合体和创业综合政务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由财政局、金融办等部门牵头组织为创业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并设立创业贷款;发改委、工商、税务、人社部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吸引优秀创业青年到海港区创业,并配套设立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指导青年创业,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场地,筹措创业基金、银行信贷解决创业资金难题,提供管理咨询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3)完善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系统扶持服务机制和全流程体系,搭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开发一个创意创业项目展示交易网络平台、举办一个创意创业大赛、成立一个创业训练营、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建立一家青年创业咖啡屋、建设一批创意屋、打造一系列孵化基地、形成一个企业群”的“八个一”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扶持工作机制与体系;打造青年创业品牌活动,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综合素质;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和孵化基地、见习基地建设,重点解决创业“资金、项目、场地、专业技术”难题;开发创业项目交流与交易平台;大力建设孵化基地,并形成“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的成长链条;加大创业落地扶持力度,继续引入市场机制,并开拓创业资金的筹集渠道,全方位帮扶创业项目实现落地投产。

(4)解决“创业动机”问题。政校企“跨界融合”、严把创业者质量。政府牵头积极整合知名高校、重点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专家,形成评估队伍,对创业者是否适合创业从专业角度进行研判,避免政府扶持创业资金、资源浪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5)完善青年创业培养机制,满足青年创业真实需求,解决“鼻子不灵”问题。新时代“学社衔接”,做好“引路人”。高校是青年创业的最原始孵化器,打破地域边界、职能边界,人社、发改、共青团、创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联合起来,常态化开展“创业政策进校园”专项服务活动,把最新鲜、最具时效性的创业政策送到青年面前,主动推介我区创业环境、创业政策,搭建线上、线下互助交流平台,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就业。同时,通过“青年仰仁商学院”加强创业培训师资建设,推行理论与实践课双导师制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开发教材开展创业培训、指导青年完善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举办创业大赛与创业沙龙等活动、建设青年创意屋、开发创业项目交流对接网站为广大青年提供创业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孵化基地解决创业场地;整合优质风投公司筹措资金,全面解决创业青年遇到的瓶颈问题,形成“学院培育—成长启航—创业大赛—全面扶持—创业护航—孵化提升—结对帮扶—精英领航—带动就业”的系统培养机制。

(6)解决“能力不足”问题。挖掘“专长资源”,成为“助推器”。以青年创业群体为工作对象,通过各类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打造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落地型枢纽组织,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渠道对接、培训指导、金融帮扶、项目打磨等一站式服务链,围绕企业初创及发展中所面临的财税、法务、营销、融资、管理等问题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业知识体系,帮助青年创业者解决问题,助力创业梦想在海港区生根发芽。

3 结语

青年是最有创业激情,最想实现创业梦想的群体,扶持青年创业就业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海港区团委将一如既往地知青年创业之所需,急青年创业之所急,解青年创业之所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抓机遇、迎挑战,理清青年创业服务工作思路,创新青年创业服务工作途径,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扫清青年创业的拦路虎,助推青年就业创业成功,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活力!

猜你喜欢

海港区创业项目政策
政策
政策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秦皇岛海港区人大常委会 坚持三方联动做好联动监督
助企政策
政策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海港区以农民得实惠为前提走出旧城改造新路
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