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2022-03-16温洁
温 洁
(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300)
1 中职学生的特点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大都是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对于高职生或大学生,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大多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1]。然而,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目标意识的薄弱以及升学就业的焦虑等诸多因素,使其在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阶段,承受了较大的心理负担,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2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1 普遍存在逆反心理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首次远离家庭、开始独立生活,这促进其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始注重追求自我实现,渴望被重视被认同,希望与成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在这个时期,随着自尊心的增强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他们很容易将父母、师长的关心误解为干涉,不自然地就会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当他们感受到客观环境要求与自己的预期不相符或者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很容易产生不安和愤怒,进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这种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若不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加以引导,而任由其发展下去,不仅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会导致其性格偏执、道德沦丧、理想泯灭、价值观扭曲等诸多心理问题,而这对其未来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危害。
2.2 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中职班主任在与学生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普遍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在面对压力时情绪波动明显、在突发事件下易受情绪干扰、在应激状态中难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甚至容易出现突发性或短暂性的情绪失控,仿佛十二级台风过境,极具杀伤力。导致处理问题时只顾着宣泄情绪,不能客观对待、三思而后行,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把微小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
2.3 易受网络不良观念影响
中职生处于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有强烈的认知需要,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都能引起探索的强烈兴趣。但由于中职生的社会成熟度低,认知结构和思想方法简单,对真伪、美丑、精华糟粕的分辨能力较差,容易兼收并蓄[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即时的信息交互,这些可以大大促进中职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对于刚刚离开父母开始住校生活但又社会经验不足、防范能力有限的中职学生来说,面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信息时往往难辨真伪,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网络色情、网络赌博之中。若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不仅会导致作息紊乱、神经系统失调,甚至还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疏离、道德感的弱化,以及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迹[3],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3 中职班主任面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职学生的突出问题比较多,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性格也是多方面的,这为工作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提出了考验和挑战[4]。虽然大多中职学校都会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中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正是因材施教、将心理疏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不二人选,因此其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发展引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1 包容学生的偏执敏感
对于自我意识强烈、自我发展迫切的中职学生来说,其情绪可能是丰富而多变的。各种情绪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往往会使他们变得敏感而焦虑。
这个时候,中职班主任切忌在孩子情绪化的时候,急于进行告诫、说教、指责、纠正或镇压,避免引起孩子更多的戒备、猜疑和反感。要给孩子冷静反思、自我调节的时间,班主任老师的包容会更容易让孩子的敏感得到缓解、压抑得至释放、心情得到放松。
3.2 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父母师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很多都是由于父母师长总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青少年的问题,喜欢讲大道理、喜欢探究孩子的隐私、喜欢以长辈的角色进行打压、喜欢以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这就很容易导致双方冲突加剧,让孩子们产生不被理解、缺少关爱的错觉,进而开启自我封闭的模式,在内心中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让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甚至有时会通过过激行为(如撒谎、逃学、打架、顶撞师长、离家出走等)来反抗父母的权威、彰显自己的独立人格。
中职生或多或少都有些排斥教条式的说教和高压式的约束。因此,要想走入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职班主任就必须要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洞察学生的核心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独立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在平等的条件下,以朋友的角度对学生多倾听、多肯定、多鼓励,让中职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进而消除内心的芥蒂、敞开封闭的心门,使其愿意接受师长的建议、克服自身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过程中,应尽量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若沟通出现不畅,应及时终止,再寻求合适的沟通契机。
可以说,尊重与理解是与中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前提。中职班主任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才能被学生所接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引导学生摒弃狭隘的思维
思想的狭隘会限制人一生的格局和发展。中职班主任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一位学生。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要局限于狭窄封闭的范围内,逐步学会多角度、多维度去考量事物,用开阔的思维去学会接纳,具有容人、容事、容智、容过的胸怀,避免因为自我认识的偏差和局限导致的不良后果。即使面对压力、遭遇挫折,也应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确保自己在平和理智的状态下,努力通过发掘自我的正面特质来解决问题。从而,在无形中完成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开导,并提升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3.4 鼓励学生充实课余生活
中职班主任应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倡导鼓励学生多去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比如通过运动强健体魄,通过读书获取智慧,通过旅行增长见识,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增强职业规划能力,通过践行社会公益活动发挥自身价值、进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当中职学生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富足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坚韧的意志、良性的社交、明确的职业方向,那么强大的自信心和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也会不请自来,使他们拥有不断前行的动力。此时,他们必然不会满足于在网络世界中指点江山,而会将自己的活力和能量尽情展现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的舞台上甘洒青春的汗水、绽放青春的魅力、书写青春的梦想,发光发热、不负韶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职学生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职学生正处于发育旺盛、可塑性强的阶段,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贴身管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力求通过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优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