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以茶艺推动中职学生美育教育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茶艺美育茶文化

陶 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林业学校,广西 贺州 542899)

1 中职茶艺教学中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作用

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感知、欣赏以及表现美的能力。如今,美育也是中职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各界呼吁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强化中职学生专业技能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当下,集技能与美育于一体的中职学校茶艺课程脱颖而出。尤其在传统文化日益渗透的情况下,茶文化体系已经应用在美育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传承国家的传统文化,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本文在对中职学校美育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茶艺课程中进行的美学渗透,在茶艺圣洁之境行为之美的熏陶中,对以茶艺推动中职学生美育教育、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2 当前中职美育教育的现状

2.1 中职学生的来源

每年的中考前期,大部分初中选择进行一次学生分流,即把学生分成两拨,学习较好的学生继续学习冲刺中考;学习成绩较差甚至顽劣的学生,提前让他们分流到各所中职学校。至中考结束,被高中拒之门外的学生,或因其他原因没有办法读高中的学生,或主动或被动也只能走进中职学校求一技之长。这是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

2.2 中职学生的素质现状

父母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中职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在小学、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中职学生对手机游戏沉迷,没有抵抗力和自制力,一部分学生没有心思上课,玩游戏,看电视,一天中长时间捧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种种原因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教师、家长、学生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所以这些学生有着较多的受挫折、受批评、受歧视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易破罐破摔,责任心不强,是非观念不清晰,对美丑认知不清晰。

2.3 中职学生的审美素质现状

由于生源不容乐观,所以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审美素质也不容乐观。在贺州这个小城,大部分中职学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在小学或初中鲜少参加过课外兴趣活动班,他们的家庭、周遭环境也没有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几乎十之八九的中职学生没有经过艺术熏陶,没有经过特定的美育培养。由于在传统学习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缺少成就感,在成长过程中又较少得到关爱,他们往往有着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和情感上的缺失。他们对美不敏感,很难捕捉生活中的种种美,他们领略不到山川河流云飞雾动、鸟无花香微风轻拂的自然之美,体味不到家庭温暖俱是关爱的感情之美,欣赏不了诗词歌赋文学艺术之美,理解不了高尖科技的鬼斧神工,甚至辨别不出世间百态人生万象真假善恶……

3 挖掘审美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经过学校强化训练之后,在工作岗位上,差强人意,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工作责任感、团队精神、待人接物等品质方面有所缺失,还有待加强。学校也更要着重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尽量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人格是职校除了专业教学之外的首要任务。很多教育实例不断证明,美育能发掘人们的联想、激发人们的创造、沟通人们的情感、激发自身的自信,美育是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和有效手段。挖掘并开发中职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挖掘他们的审美潜能,并为这些优秀品质提供适合的发展条件,逐渐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茶艺美育教育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4 茶艺教学中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茶艺教学中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将其应用到学生的美育教育当中,可以充分提升美育的效果。

4.1 仪容仪表仪态之美

茶艺活动以人为主体,美育内容涵盖仪容仪表仪态之美。茶人的仪容仪表仪态美在交流和服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是形体美和服饰美的有机结合。通过六大基本茶类的冲泡品饮,学生训练了端庄的仪态、优雅的动作、规范的语言、得体的着装,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形成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和用语习惯,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气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 冲泡品饮技艺对学生的影响

茶艺包括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

(1)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在进行茶艺教育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摩茶。茶,一片叶子的故事。学生感受茶叶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自然美。鉴赏各种精巧、玲珑的茶具,提高学生对于美的鉴赏力。赏茶的技巧是观赏茶舞,茶叶上下飞舞、回旋、根根直立。对茶汤的品尝、鉴赏,是对色、香、味、韵的体味。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的练习揣摩,学生对茶的了解日益加深,从而掌握了泡茶和饮茶的技巧。细细品味茶之味,“一壶能知天地春”“花翠醇味在壶中”,学生便会更深入地体会到茶艺,体会茶之精神,从而提升美的享受。

(2)茶艺之美包括人、茶、水、器、境、艺俱美,做到六美荟萃,相得益彰。而泡茶的艺术之美,是茶人跟环境、自然的融合,清高之人于清净之境饮清清茶汤。茶艺表演时,优雅的肢体动作,轻柔的音乐,营造的茶艺氛围、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了美的元素,使人们获得视觉、听觉美的享受,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这样一来,便发挥了茶艺的美育功能,学生在掌握茶艺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深厚的内涵,得以窥见中国博大的文化艺术之美,从而得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4.3 茶文化的文学美育功能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可以促进茶艺课美育功能的渗透和发挥。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有文人雅士爱茶写茶,留下了很多关于茶的诗句。如“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苏轼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白居易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文化作为我国的重要瑰宝,详读这些诗句,让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诗词的魅力,帮助他们进一步融入茶的环境和世界当中,进而被茶文化所熏陶,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4 学生的茶意境的升华

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茶道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综合了瓷器、插花、音乐、书画、装饰、建筑、表演等领域,又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如宋人生活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受到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5 茶艺美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1 学校重视不足,茶艺美育教育推动缓慢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开展有音乐、美术或艺术鉴赏课程。只是在常规的美育教学中,它们仅仅只是填满课程表的一门课程而已,往往得不到学校的重视,甚至部分中职学校只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认为美育可有可无。

5.2 专业领域对茶艺研究不足

学校对现有茶艺教师没有系统的进行专业培训。多数茶艺教师都是兼职。采用走出去的政策,为茶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到茶文化企业或者各类茶厂学习、进修,跟茶零距离接触,增长见识,提升教师理论知识的层次和操作技能,让其更深刻领会茶艺的深刻内涵,教师心中有丘壑,才能更好地将茶呈现给学生。

5.3 茶艺课内容单薄、缺乏创新

受各方面环境条件影响,茶艺美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内容单薄、授课形式单一。理论课教师讲解、实操课观看视频、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并不能全方面深刻了解茶的来源,茶的去路,茶的一系列制作工艺,从而对茶艺课兴趣不甚高。

6 实现茶艺美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弘扬茶艺美感元素,增进学生体验。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可以寻求校地合作,依托地方茶产业,打造茶文化实践基地。我市地方茶产业如姑婆山茶企、昭平茶厂都是不错的选择。让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参与茶的种植、采摘、生产制造、泡茶饮茶、消费等环节,对其全面深入了解茶的自然美、茶文化的文学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此,以茶施教,潜移默化推动学生的美育教育,同时也是潜在培养贺州茶艺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茶艺美育茶文化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