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元制”视角下的《高级日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为例

2022-03-16邓凌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浙大企事业日语

邓凌志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在当今的产业趋势下,外语专业“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对于高校外语专业而言,“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既掌握外语知识,又具有真正能服务于社会的实用型技能。这对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可完成“语言”部分的教学工作,但“技能”部分则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在企事业单位较长期的实践经验才能获得。上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打破现有的以校内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德国的“双元制”育人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双元制”育人模式主要应用在职业院校,是一种将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

“双元制”模式要求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对实用性技能培养要求极高。由于日语专业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本课题尝试将其用于本科高校日语专业《高级日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期待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

1 “双元制”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的诸多专业中,日语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需要从零基础开始,在四年内达到能够应用这门语言从事实际工作的水准。这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语言知识实践平台,尤其对于高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更需要从实践中学习。因此,我们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高级日语》为中心,尝试建立校企“双元制”实践课程体系。

多年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日语翻译实践、日语教育实践、日语学术研究等多元化实习实践基地,并选派日语专业部分学生到这些实习实践基地去完成“专业实践2”“专业实践3”等实践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方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反馈为学生计算成绩,可算作是“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一种初步实践。从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结果来看,对于高校而言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如何引入“双元制”培养模式,而是解决好下述两个问题。

(1)如何做好校企两个领域培养模式的衔接,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顺畅过渡。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存在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做好两种培养模式之间的衔接工作,让学生顺利融入校企两种不同的环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顺利融合?国内“双元制”相关研究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2)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使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改进。若将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日语专业《高级日语》实践教学中,必须建立实践课程效果评价及反馈机制,这关系到实践活动能否能得到持续改善。但目前为止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研究也很少接触到这个问题。

(3)如何使师资队伍力量成长跟上企事业单位业务发展变化的步伐。在“双元制”培养体系中,学校教师应具备双重角色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在学校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和业务升级变化中,怎样保证教师队伍能够胜任“双元制”体系中的两种能力角色。

2 解决问题的机制探索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目前专业学生约有近200人。本专业结合自身实际与人才培养需求,探索“双元制”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创新教学实践,着力培养应用型日语应用人才,收到了一定成效,也存在前文所述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与人效果,通过近一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们对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下述改革。

(1)进一步扩大“双元制”实践教学的覆盖范围。我们将目前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3”“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入《高级日语》“双元制”教学体系之中,并尝试让企业方参与学生的实践效果评价等工作。目前“双元制”实践教学已覆盖60%以上的实践课程。

(2)建立校企之间培养模式的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双方培养流程顺利对接。我们根据日语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尽量与企业方进行沟通,使双方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理念上保持一致。目前已与合作的5家企事业单位都进行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方面的深度沟通,让对方了解高校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企事业单位因自身需求所进行的特色型培养。

(3)建立适当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使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改进。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实习单位和参与实习的学生分别进行调查,了解双方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设立较为合理的实践课程评价机制。

对于应用型地方高校而言,“双元制”育人体系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除了在课堂之内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还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等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与工作意识,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3 “双元制”实践基地建设特点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长期以来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的多元化实习实践基地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双元制培养机制得以存在的基础。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高级日语》课程体系的“双元制”实习实践基地呈现出下述特征:

(1)实践方式灵活多样,各种水平层次学生均能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实习方式,接受各种长短期的实习,实习岗位种类也较为丰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不同水平段学生均能找到适合岗位。

(2)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学生在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经济收益,故参与态度非常积极。目前各年级段均有学生赴“双元制”合作企业参加各种实习实践,校企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

(3)构建起了“双元互动,校企双赢”的运作机制。“双元制”育人体制通过业务实践使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也应为企业带来切实益处。我校为“双元制”合作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培训场地,也使越来越多的外语专业师生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各类项目中,为合作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以其中的一家日语培训企业为例,日语专业师生以其专业能力和对于语言教育的理解为该企业的项目进展发挥了一定作用。校企合作必须双赢互利,只有共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合作的机制。

日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目前培养方案的设置都注重实践教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专业《高级日语》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双元制”育人模式的引入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从零基础开始,到学习结束时学生需要达到工作应用水平,这使得日语专业教学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在本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总学时数所占比重相当大。但目前为止,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实践课程的整体内容仍不够具体,无法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我们针对《高级日语》课程与企业合作引入“双元制”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校企双方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猜你喜欢

浙大企事业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