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022-03-16刘洋
刘 洋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天津 300041)
0 引言
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质量,在时代的引领下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新课改的推动下,传统的小学生语文作业形式必将被淘汰,新一轮的作业设计将会伴随着“双减”背景重新出台。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的号召,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改变传统“填鸭式”作业设计方案,让家庭作业得到有效创新[1]。未来的小学生应该成长为具有主动学习欲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而不是为了考试分数,每天机械式训练只知道题海战术的机器。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式作业设计的漏洞和思维固化,积极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升级与转变。教师要不断提升作业涉及能力,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进而达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1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1.1 题海战术深入人心
传统小学生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的选择题海战术。为了巩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往往会布置大量复杂单板的家庭作业[2]。面对这种复杂的作业,很多小学生会表现的兴致缺缺,甚至对作业极为抗拒,这就是题海战术的漏洞。虽然此种方式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却使学生丧失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主动探索欲望。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不少语文教师已经大幅度缩减小学生的语文作业时长,或者精简语文作业内容,但依然有不少教师,为了短时间内拔高学生成绩,选择填鸭式教学。
1.2 作业设计不科学
还有一部分老师没有准确领悟“双减”背景的核心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学生写作业的时长,但是作业内容并没有针对性,学生会出现做了很长时间的作业,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这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在课前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研,以及教学设计单一枯燥,从而导致语文作业的最终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1 基础化布置,巩固学习知识
什么叫“双减”?在进行作业设计之前,小学语文老师要关注“双减”的具体内容以及最终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可以说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对学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双减”政策的提出是希望小学生在减轻自己学业负担和作业压力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前需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夯实课内基础。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教师要把作业设计基础化,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作业的最终效果。
例如《找春天》这一节课的家庭作业布置中,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要从阅读开始延伸,课后作业也要以巩固基础知识为首要目的。老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朗诵课文的同时,在脑海中想象他们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模样。青青的小草,可爱的小蝴蝶,鲜艳的小红花,这些都是春天浪漫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往往会开动自己的脑袋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而这也正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语文要素的核心,想象伴随着朗读,能让小学生更有代入感,体会到自己的情感态度[3]。当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时,老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本读物,将自己脑海中的春天描绘出来,通过小学生热爱绘画的特点,一来二去,既能增加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小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2.2 趣味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家庭作业之所以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是因为传统家庭作业内容往往是填鸭式教学的延伸,过于枯燥和乏味。尤其是语文教师最喜欢的题海战术以及反复机械抄写模式,更是让学生感到精疲力尽。对于这种情况,在“双减”背景的带领下,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从趣味性入手,提高小学生对作业内容和知识点的探索欲望,点燃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热情,从而强化家庭作业的效果。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更要注重兴趣的投入,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本身就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枯燥乏味的语文作业,会让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排斥、抗拒甚至厌学的心态[4]。所以新课改推动下,小学语文老师更要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此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揠苗助长》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布置中,要落实小学生明白“巴望、精疲力尽、焦急”等词语的真实意思这一教学目标。传统作业布置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把词语的通俗意思抄写,然后在感悟。而“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要避免枯燥范围的作业内容,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朗读课文中,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比如老师可以在作业中设置问题:这个人如此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点,那当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把焦急写上去。通过情景式的体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掌握焦急这个词语的内涵,并理解《揠苗助长》的核心含义。
2.3 分层次布置作业,针对性提升质量
班级里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水平都一样,不同水平的学生,语文教师也要对作业内容进行修改,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差异性与分层性。只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准。传统的题海战术以及机械式反复抄写,是语文作业布置的弊端,语文教师要积极完善自己的思维漏洞,强化作业质量。教师经过观察能够发现,同样的题目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完成,但是有些学生却要花费大量时间也无法得出正确答案[5]。这是因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不同,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布置相同的作业,势必会影响某些学生的成绩和水平。因此分层次布置家庭作业,是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这节课,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水平,进行分小组教学。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为基础组、普通组、提升组,然后按照不同小组的学习水平,布置不一样的作业。基础组的学生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以生字、生词为主,充分掌握每一部分的“只会”,即会写会认会读,就是基础组的学习目标。而普通组要以写作手法入手,揣摩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以及优美的词句,增加对文章的认同感。在基础学习的层面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手法。提升组则要注重写作,让该小组的成员模仿文章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同时对这篇文章的内涵进行揣摩,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优秀的语文作品。
分小组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机会,在自己知识水平范围内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强化语文基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素养,减少语文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以兴趣为引导畅游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
3 结语
“双减”背景想要贯彻和落实,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认真分析本班小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课前进行摸底调研做到心中有数。在考虑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强化语文作业的效率和时效性。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将作业布置进行创新和改革,既能增加小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探索欲望。小学语文作业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以多样性、趣味性、基础性为主,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涵养,让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快乐轻松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