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学经典对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2022-03-16刘昱含
刘昱含,杨 东
(1.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00)
1 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其核心要义
大学时期是个体人格发展与成熟及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个体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都以健全的人格为基础。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理应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才能承担民族复兴大任。但由于刚脱离原生家庭的约束,且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会更多接触到来自不同背景的同龄人,对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冲击,因此,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容易出现无聊懒散、退缩偏狭、自我中心、自卑自傲、自私虚荣等心理缺陷。由此看来,塑造健全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为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工作,也成为家庭、高校,乃至国家和全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
健全人格是反映个体心理人格健康成熟的综合统一美学特征,是个体达到身心和谐的标准。健全人格体现在积极拼搏、情绪稳定的优良人格特质,通常也不会沉迷于往事,而是立足现在并主动关注未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人格的完整性、统一性、稳定性等特点”[2]。大学生通过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四大特质表现自身完整、健康的人格,拥有包含这些特质的健全人格也是发展自身价值、个人顺利成长的基石,未来能在社会上发挥重要的创造性[3]。正如个体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独立存在,塑造和体现健全人格也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背景根源。中华民族拥有时间最长的文明和历史,应当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发掘传统国学精华,通过萃取其中优秀文化基因,锻造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人格和特质,塑造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人格特征,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培养[5],促使他们独立自信、内心和谐、表里如一,保持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的一致性[6-7]。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国学经典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光,也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2 国学经典对大学生人格的浸润与培育
2.1 从传统国学经典的家国情怀中寻求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源泉
关于健全人格的文献表述,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在我国传统国学经典中,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思想哲学基础有:“格物致知”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政治家的家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国者的理想抱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卓越的为人处事思想哲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军事家的无私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整个民族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凡者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保家卫国者的斗争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理想者的宽广胸襟(林则徐的自勉联)等等,正是历代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为民舍命、担当作为的拼搏奋斗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面对外敌侵略、动乱暴乱、自然灾害、疫情瘟疫打压时从容自如岿然不动,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推动国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战略和实现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上的一支社会中坚力量,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和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前途发展都息息相关,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正面引导,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坚守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弘扬赓续民族的基因、血脉和根魂,担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时代重任[7],以舍我其谁的锐气、勇气和志气为民族实现复兴大业添砖加瓦,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同心共筑中国复兴梦。
2.2 从传统国学经典的辩证思维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方法
儒家和道家文化在传统国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在中庸的儒家文化、辩证的道家文化综合的影响熏陶下,在面对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困难时,大学生能更容易坚守正确价值取向和为人处事的哲理,不会产生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自私狭隘的利己主义、躺平啃老的慵懒无为等心态。一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坚持“以和为贵”,“言宜慢心宜善”,和谐共处,平等相待,团结友爱,凝聚向上向善的共识,既相互关心帮助,又要相互谦让克制,这是改变当代大学生离家孤独无助、孤傲自闭情绪、主动适应高校新环境融入集体新生活的重要认知;二是在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坚持“中庸”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在表达喜、怒、哀、惧情绪时反对“过”与“不及”,在面对现实的挑战和变化时学会理解、接纳最后控制自己强烈的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的平衡、稳定与适度,以更平静轻松的心态应对,理性适度表达观点,尊崇内心,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到“乐天知命,故不忧”,不怨天尤人,不针锋相对,不纠结郁闷,坦然乐观面对现实生活;三是在学习行为研究方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诫大学生不能好高骛远只停留于口头、不能指手画脚袖手旁观、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局促,应脚踏实地从一屋扫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积尺寸之功,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心愿;四是在遇到困难或危险之时,坚持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顽强意志,但要善于把握时机,三思而后行,循序渐进,不可轻率冒进,“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危难之后必有曙光,需要坚定必胜信念;五是在处于低谷或者劣势之时,不要自怜自艾、自暴自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应当坚信强弱随周围环境因素时刻会改变,优势劣势随时都在转圜,“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当代大学生学会像水一样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借势而上,调整思路、迂回前进也能获得成功;六是在培养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和改革创新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当代大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探索,坚持守正创新、忠诚担当、为所当为,绝不能同流合污和盲从附和,以独特的创新精神书写青春的辉煌。这些经典的儒家思想内核反映中国传统重礼、和谐、温和的精神文化内核,为初入大学校园的青年提供了为人处世的方法指南,能在儒家对世间探索的经验结果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2.3 从传统国学经典天人合一思想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道家重视个体独特的特质和品性,并不崇尚等级制度和权威。道家这种超然的思想与儒家这种着意现实的内核有机结合,他们始终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他们尊重生命,将人的生命也与自然融为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这些思想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从既定的看问题模式中跳出,自觉地调整个体行为,即遵循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比如,老子提出“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脱离外在现实环境,或是过于理想化,则容易苛求自己,甚至对现实社会和亲人朋友求全责备。因此,如果吸收道家清心寡欲、不为物累、不为情伤、不为权媚的主张,降低外界刺激,释缓心理压力,做到“静”“顺”“柔”,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脱物质金钱、感官享乐等欲望,能帮助他们追求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自洽,在自然和谐总体价值的引导下逐渐发现自我的真正价值和深层次的追求,逐渐在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实现人生的大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用“自知”“自胜”这种思想引导和自我觉察的方式,不断反思和自省,避免夜郎自大、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也不贬低自己、自卑绝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守信心定力,达到内心乐观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能为个人的为人处世、人生观提供坚定的锚点,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与过去生活、思想迥然不同的巨大冲击时维持稳定的精神世界与世界观。
2.4 从传统国学经典自我静修中寻求内心精神层面上的健康愉悦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道家鼓励个体跳脱原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桎梏,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把握生命的根本,不断增强领悟力和创造力,促进身心的和谐统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等,文人先贤追求顺应自然和回归本真,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告诫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强调节制物欲,知足知止,否则身心疲惫、得不偿失。儒家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仁义礼智的统一,顺应世俗的价值却又不流于庸俗,为个人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动力和意义,这种思想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破除眼前得失的局限,将因一时的小利而形成的烦恼升华成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体现共情能力的醒世名句,也能帮助大学生更多地从不同角度思考,超出自身的局限,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这可以防止当代大学生出现“自我中心”“盲目自大”“孤芳自赏”等不良倾向,帮助他们摒弃精致利己主义思想,提倡创建善行大德、反躬自省、荣辱与共、博爱和美的大同世界,通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养成公道正派、积极向上、互帮互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和主动作为,用人性的美善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健康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努力成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