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专业课思政教学初探
--以经济学说史为例

2022-03-16刘建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经济

刘建华,耿 霞

(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必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融入平时的知识传授中。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要以教师队伍为主体,课程建设为契机,课堂教学为主战场。因此,作为高校专业课任课教师,在教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育人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但目前在高校专业课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授课教师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认为思政教育是辅导员或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只需要上好专业课;专业课课时有限,且有的专业课内容理解较困难,授课教师很难兼顾到思政方面的教学;对思政教学往往生搬硬套,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导致思政教学效果欠佳等。[2]如何将专业课教学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有待探讨研究的问题。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层次较高和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内容具有理论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经济学的知识渊源和发展脉络。

1 网络时代下雨课堂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互联网、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以雨课堂为代表的智慧学习平台使得课堂教学由原来的被动式、填鸭式教学逐渐向主动式、互动式教学过渡。

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雨课堂是基于微信平台的一款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嵌入到PowerPoint中作为一个插件方便使用。雨课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互动的桥梁,可以将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3]任课教师下载和安装雨课堂之后,可以创建师生的虚拟班级。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视频、语音、习题等插入课件,作为学生预习时的辅助资料。雨课堂具有自动提醒学生预习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进一步修订教学课件、改进教学方案等。课堂上,雨课堂具有考勤、实时答题、弹幕等功能,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雨课堂可以自动生成学生学习状态数据,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供教师期末考核时使用。

2 基于雨课堂的经济学说史思政教学实施

2.1 加强教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通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选、学习优秀教学案例、专业课思政课题立项等方式,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提高教师专业课思政教学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4]

2.2 挖掘经济学说史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元素

明确经济学说史专业课思政教学目标,在原课程教学大纲、思政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要求纳入教学内容,体现知农爱农元素,在注重结合课程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时,可以举例:美国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资本盈利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一些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措施。在国内,放弃了凯恩斯的总需求管理方案,而是采取了供给学派的管理方案,也就是降低税收,减少福利开支等,同时最大限度地削弱对企业的经济管制,尽力减轻工会对劳动力市场施加的影响。在国际上,美国为了给制造业提供更多有利的竞争机会,大力推进美元贬值。从而使得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首先复苏,率领美国经济恢复了之前的活力。但通过此思政案例,提醒学生:虽然美国的这些举措取得了暂时的成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并不能被解决,经济复苏的背后隐藏了下一次可能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再比如,在讲授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时,可以举例:在美国,一家生产电视机的制造商预测到自己的工厂不久将要倒闭,心情非常沮丧。这时,比较优势理论的创立者大卫告诉他,要想避免工厂倒闭,必须要注意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应该去生产自己更擅长并且更能赚钱的产品,借助赚到的钱再去购买电视机,而不是自己直接去生产自己并不擅长的电视机,这样才能做到利润最大化。根据这一理论,不仅这个电视机制造商而且其他很多美国的产业都慢慢转向了高端制造业,但新技术带来高效率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岗位减少。通过此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落后的产能不断被淘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是一种经济常态。

2.3 基于雨课堂开展课程思政

雨课件内容涵盖了经济学说史15个章节的内容。通过雨课堂提前向学生推送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预习课件等。每一章的课件中都内嵌了相应的思政材料,这些思政材料借助文字形式或视频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5]比如,在讲授第十二章边际效用学派时,提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提前学习这两门学科的内容,把两门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阅读,引领学生回顾整个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可以让学生明确:理论来源于实践,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要变成经济学新知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经济体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体的增长要有益于其他经济体、这个经济新知是由本国和他国学者共同合作从经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通过我们几十年的努力,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毋庸置疑是成功的。学生通过雨课堂的预习,可以了解到中国经济实践提供了经济学新知,在上课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新知的有关理论知识。

学生也可以通过雨课堂进行交互讨论,开展线下的研讨课。[6]比如,在学习第七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国为啥要进口大豆?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了解:早在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就提出了比较优势,他在他的代表作中指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应该着力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再用赚到的钱进口自己不擅长的劣势产品,从而提高本国的整体经济效益。借助于雨课堂,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巩固了所学知识,扩展了思维,进一步深刻理解了当前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式,坚定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3 结语

基于雨课堂的经济学说史的思政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课知识,而且通过对前人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考察,培养学生一种对经济问题的洞察力。通过对前人的理论思维足迹的追踪,寻求现代经济问题的理论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和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需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基于雨课堂的专业课思政教学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