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议题思政过程

李 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思政教学活动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获得了一定成绩,在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对人要求的不断提升,思政教学逐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1]。为了能够更好促使思政教学活动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此为基础来补充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解决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随着新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思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 议题式教学的特征

1.1 统领性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是其中重要的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把控作用,是教学中的灵魂所在。议题本身的质量会对最终效果产生影响,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所以在议题式教学中应该从中心任务作为出发点,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完成对议题的设计。另外,在议题式教学中因为中心任务本身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学生本身难以直接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还需要设计出子议题[2]。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统领性主要体现在议题本身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2 情境性

在议题式教学中,需要营造出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可以在议题式教学中进行亲自体验,发现和探索教学过程,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最终更好完成自身的知识构建,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同时,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学情境能够为议题提供支撑场所,从而促使议题可以和知识实现联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生活实际,能够促使学生在进行教学情境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认同,构建出学生本身的核心素养。

1.3 活动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活动性课程理念进行了强调,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据主体,这样就对议题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设置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议题,并且以议题为基础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摸索,引导学生去寻找各种论据来证明或是说明自己得出的结论[3]。在议题式教学中,无论是要进行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还是要进行课堂外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本身来完成,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其参与到教学中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议题式教学具有活动性。

1.4 建构性

对于议题式教学而言,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导向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议题式教学中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也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实现理解和认识的重要工具。通过议题式教学能够将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充分以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来对活动内容进行安排,此时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或是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在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挂念,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2 议题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2.1 可以促进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发展

由于议题式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育观念方面来看,无论是在师生观、课程观还是在学习相关方面,在以往都存在有一定片面性,已经难以适应议题式教学的要求[4]。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因为议题式教学和传统思政教学存在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以此来充分贯彻议题式教学要求。同时,在教学技能方面,由于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变,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权威,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的规划师和指导师,因此教师就需要拥有相应的教学技能,比如教师需要能都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对议题的选择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使用信息化手段等。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在思政教学中应用议题式能够促进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实现发展。

2.2 可以优化思政学科本质的教学过程

从思政教学的学科本质来看,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主张思政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二是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主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对社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以及具备更强的参与能力。议题式教学能够将思政教材中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教学内容,并且通过探索实践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因此议题式教学从教学形式方面体现出了思政学科的本质。同时,议题式教学所秉持的教学理念为“以生为本”,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实践过程,从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出了思政学科本质。所以,议题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优化思政学科本质的教学过程。

2.3 可以促进思政学科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通过议题式教学能够促使思政教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思政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方面需要建立和议题式教学相适应教学评价机制。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思政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为主,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思政教学,更是以最终成绩为主。因此,随着在思政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需要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制定出和议题式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必将会推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同时,当前已经形成的教学评价机制也会向着议题式教学的要求进行转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思政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议题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会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5]。因此,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够及时更新,那么思政教学就只是空中楼阁。所以,要想促使议题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得到好有效应用,就需要教师即使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观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选择出具有价值的议题,进而更好地开展议题式教学。其次,要提升教师而本身的议题式教学能力。由于议题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掌握议题式教学的能力,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议题式教学降低学生对思政教学的逆反程度。最后,教师需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由于思政课程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时政敏感度,关注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从而将这样的热点话题转变为有价值的议题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3.2 提升学生学习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新时代,需要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政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动力,削弱学生对思政学习的抵触心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议题的探究能力[6]。在思政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需要学生本身具备相应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摆脱掉低层次的知识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进行探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围绕议题来展开思辨,帮助学生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支撑议题式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正常进行。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帮助学生能够在教师出现错误时指出的教师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还能够帮助学生不盲从教师,最后实现自身进步。

3.3 强化学校对议题式教学的支撑

首先,学校需要为思政教学应用议题式教学提供实践活动平台。学校需要承担起帮助教师发展的责任,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加强硬软件方面的建设,以此来保障教师能够获得持续发展。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观摩名师的教学过程,从而学习经验,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再比如学校可以组织青少年教师进行更多实践提升,以此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学校要为议题式教学提供网络学习平台。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因此学校必须要对各种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掌握程度,从而能够将思政教学和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思政教学应用议题式教学的效率,促使思政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来形成关于议题的资源库,从而可以运用更多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议题思政过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思政课“需求侧”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