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农产品贮运学”教学中的探索
2022-03-16李真顺孙卫青
李真顺,孙卫青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风向标。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由此,“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春风已感染整个中国高校。“课程思政”模式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讲授的内容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虽然思想政治课贯穿于传统义务教育和高校教育始终,但其内容单一枯燥,很难与其他课程(例如专业课)相结合,难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以往食品专业课程教师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及应用的讲解,思想政治元素涉及不多。“农产品贮运学”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的是农产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机制及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但近几年,农产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例如利用石蜡代替天然蜡为水果打蜡、各地频繁曝光的蛆橘事件、2014年昌江海尾镇中心幼儿园数百名幼儿食用未煮熟的豆浆导致食物中毒等。这些问题不仅与生产经营者的专业知识匮乏有关,更重要的是生产者的道德缺失。食品专业的毕业生为未来食品行业的先锋和主力军,“课程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本课程专业性极强,思政融入课程很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若是生搬硬套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本文以“农产品贮运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1 基于“课程思政”的“农产品贮运学”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根据我院编写的教学大纲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我院“农产品贮运学”课程为24学时,分为7个章节,每一章都需有“思政”参考点,具体设计如下。
第1章绪论。教学内容:农产品贮运的概念;农产品贮藏保鲜的意义;食品贮藏科学的发展简况;我国食品贮藏保鲜现状及存在问题;本课程的特色和体系。思政融入点:结合国内百年农产品贮运技术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学生认清国内的形势与不足,农产品对我国民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爱国热情。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第2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教学内容:第1节果品蔬菜的质量;第2节果蔬产品的质量标准;第3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思政融入点:通过质量标准的介绍引出我国果蔬原料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食品品质安全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翻转课堂法;讨论法。
第3章影响果品蔬菜贮藏的因素。教学内容:第1节自身因素;第2节采前因素;第3节贮藏环境因素。思政融入点:指出食品质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与安全,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心。举例说明我国科学种植带来的丰硕成果,例如介绍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第4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教学内容:第1节果品蔬菜的成熟与衰老;第2节果品蔬菜的呼吸作用;第3节乙烯与果品蔬菜的成熟衰老;第4节果品蔬菜的蒸腾作用;第5节蔬菜的休眠。思政融入点:本章为理论知识,但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强调结合果蔬生理,科学采收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我国现阶段超市或农贸市场为防止果蔬的蒸腾作用采用的科学措施,再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用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变化,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法;市场调研。
第5章果蔬贮运中的病害。教学内容:第1节采后生理失调,第2节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思政融入点:举例说明蛆橘、苹果的霉心病等发病原因与植株在田间不当的管理方法有关,强调科学种植与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关系。引申出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以及我国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信。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第6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教学内容:第1节果品蔬菜的采收;第2节果蔬采后处理;第3节果蔬分级和包装。思政融入点:结合国内外采后分级的差距,说明我们目前新鲜果蔬销售现状与需求,引申出存在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专业兴趣。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第7章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教学内容:第1节常温贮藏;第2节机械冷库贮藏;第3节气调贮藏。思政融入点:阐述我国贮藏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贮藏对果蔬品质及食品安全的意义,讨论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的贮藏方法有哪些?使学生树立正确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调研法。
2 教学方法的探讨
在“农产品贮运学”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精讲为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模式。教师在讲授过程,抛出案例,不仅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还可以形象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课堂讨论可增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多元化教学结合“思政”元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
2.1 讲授法
讲授法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设计的内容,为学生讲解必要的知识点,还要有意识地立德树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例如在讲授“第3章影响果品蔬菜贮藏的因素”的时候,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介绍采前和采后因素,强调要想产出优质果蔬产品,科学栽培与贮藏的重要性。从而引申出作为一名未来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若要做出好的农产品,就要抓细节,从种植开始各个环节用心经营。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食品质量及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强调食品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案例结合讨论教学法
案例法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于1870年,首创于美国哈佛法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被世界广泛认可,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2]。案例法为利用具体的实例、事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事实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而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地描述出来,此教学模式为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案例可采用视频、图片、教师讲授的方法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小组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结合案例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讲到“第5章果蔬贮运中的病害”时,可以举例2008年、2012年全国广泛暴发的蛆橘事件。柑橘里面长蛆,由于不易发觉,非常容易误食。虽事实证明少量食用对人体无害,但由于媒体网络的大肆渲染传播,造成消费者恐慌,农民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此案例由老师以视频图片资料讲授,然后由学生自主发言,讨论。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进入讨论主题,例如,此事件可从传播谣言带来的法律及道德后果、柑橘栽培忽视科学管理、销售人员没有认真进行产品检验、缺乏责任心等几方面进行“思政”引导。通过课堂交流,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使“思政”教育生动有效的融入课堂中,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2.3 市场调研法
市场调研可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主动市场考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3]。市场调研可作为一项课后作业,分小组行动,记录数据,调研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在讲到“第7章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后,可安排学生在课后走访附近超市及市场,对某些蔬菜或水果采取的贮藏管理方法及保鲜措施进行调查。例如芹菜为易失水枯萎的绿叶蔬菜,某些大型超市可能会采取冷藏柜售卖或利用喷水蒸气法达到保鲜的目的,而其他的市场可能以常温无包装形式售卖。让学生分组记录几种具有不同贮藏特性的果蔬的售卖方式及销售的价格,并撰写汇报材料分析利弊,在下一次课堂上讨论交流。此过程,教师可正面引导学生,指出国内与国外在果蔬保鲜销售中的差距,并重点引申出传统的果蔬简易贮藏方法,我国老百姓如何利用天然资源达到节能贮藏果蔬的目的,例如地窖贮藏、窑洞贮藏法凝结着我国人民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生产技术的魅力。并通过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鲜销售方法。使学生认清国内形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
2.4 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法为现代较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师生进行角色互换,授课教师将要讲授的视频内容提前布置在网络中,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讲解[4]。此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增加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5]。翻转课堂法应选择学生易懂的章节,本课程可设“第2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做好视频资料发布到智慧树平台上,学生凭课程码登陆就可以进行线上学习,视频资料可分为3个部分,每部分为1节授课内容,每个资料时长不超过15分钟。在视频教学中应融入“思政”元素,举例说明果蔬品质对食品质量产生的安全隐患,教育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讨论,除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进行重点答疑以外,还应组织学讨论在视频教程中出现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例。例如,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损失可达200亿元人民币。土壤污染具有潜伏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可导致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从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讨论如何防治土壤污染,使学生产生环境危机意识,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 “农产品贮运学”思政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此课程在许多高校设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内容。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及主动思维能力,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汇报材料的质量及上课发言等考核内容。考试内容除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外,还应增加“思政”题目,例如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出现。例如以某一农产品由于贮藏方法不当带来的安全事件作为材料,让学生分析此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并说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责任感及社会价值等思政题目。
4 “农产品贮运学”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 教师是“思政”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因此,首先要求教师“思政”,才能把满满的正能量带到课堂上。“思政”不能只是一个口号,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思政”培训,让所有的老师都意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督导组应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听课、检查教学材料、学生反馈等方法考查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共同重视起来,“思政”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4.2 授课内容与“思政”结合困难
“农产品贮运学”课程专业知识较强,“思政”元素融入困难,虽在教学大纲中已经设计“思政”内容,但教师应采取恰当的讲授方法,“思政”应紧扣教学主题,切不可生搬硬套。并且,“思政”教育应把握度,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思政”内容太多,就会抵消专业内容,而且适得其反,使学生厌烦;内容太少,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大挑战。
5 结语
“农产品贮运学”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思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专业知识结合“思政”已成为专业课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讨论法,结合“思政”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食品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