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下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6芦廷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技术型协作学科

李 成,刘 丽,芦廷峰,张 萧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0 引言

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化,国与国之间出现了白热化竞争。归根结底,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的竞争,尤其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在学科交叉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多元的知识结构,还推动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创新,但技术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群体的基础技能水平。高等教育和技能与交叉学科在的各个领域的普及和使用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故而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和技能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要在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的过程中丰富培养模式,特别是加强对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偏重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高校来说,其基本职能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而要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战略要求,高校就要承担起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为社会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因此,高校要将自身所具有的多学科优势发挥出来,及时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及模式,并以多学科交互协作为基础,培养应用技术型的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及发展。

1 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的特点和实施必要性

多学科交互协作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融合,具有创造性、跨学科性、互补性特征。现阶段,多学科交互协作也标志着知识创新和科学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明显不同于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一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的重点所在,而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的开展基础是现有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二是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对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其具有创新思维,并且对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所掌握,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的;三是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是构建出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模式。

2 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下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2.1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创新性理念缺乏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致使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培养的人才都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设置的专业课程也有问题存在,体现不出时代性。学生能否形成创新性思维,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关键在于设置的专业课程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时代性,也在于创新性的知识是否融入其中。

2.2 学生被动学习,打压学生的天赋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接受的都是灌输式教育,如果到大学之后,还不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就会打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不是为了兴趣,而是被动地去学。而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就是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厚,积极参与应用实践,并且具有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是以兴趣为前提来学习求知,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并将理论知识全部吸收,对自己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2.3 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注重的是创新应用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所以要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理念、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术水平等。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教学型教师。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他们的重要任务,而学生也只是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有所了解,没有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而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培养。二是科研型教师。这类教师的特点是拥有高学历。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在高校学习期间,他们主要对理论知识加强学习,再加上工作经验不足,所以他们再传递给学生的也会是一些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在知识的灌输中,学生一直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同时还难以提升创新应用能力。三是企事业兼职教师。这类教师是高校特意聘请过来为学生讲授应用实践知识的,尽管他们都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没有全面掌握理论专业知识,学生跟着这类教师学习,可以学习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是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还是无法实现的,高校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来。

3 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下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3.1 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企业需求为中心

基于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背景,那些能掌握专业技能且能灵活处理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复杂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由此可见,在制定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方案的过程中,其根本导向就是企业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高校应该深入调研当前的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在多学科交互协作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实施产教融合手段,确保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

3.2 管理机制需要做出调整

一是以高校自身情况为前提,对现有的院系和专业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要增加;二是整合实验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最终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三是分配好以往用于建设学院、学科的经费,使其成为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对教学部分高度重视起来。

3.3 多学科交互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应用教育相结合

在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背景下,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根本要求。要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创新探索。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且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能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手段,对于社会上的新方法要不断借鉴吸取,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此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高校要基于自身特色来开设创新课程,并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创新应用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

3.4 依托于项目,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校应该主动走出去,为学生寻找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可以寻求拥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企业,学生通过大量的应用实践就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进来,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根本提升。还可以和本地企业加强联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促进教师与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和科研合作。将学科知识技能竞赛作为载体,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活动,组建多学科的竞赛团队,这也是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3.5 加快建设具有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的教师团队

在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下,要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就要依靠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一的师资结构对多学科交互协作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了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和科技竞争,就应该在建设各学科的过程中将本学科以外的师资适当的引入进来,学科知识得到互补、融合。不仅如此,还要对专业教师加大培训力度,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4 结语

基于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总结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对其进行仔细剖析,进而调整好管理机制,确保多学科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应用教育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建设一支具有多学科交互协作背景的教师团队,为社会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型协作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协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