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6张而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张而耕,黄 彪,周 琼,何 静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418)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以此为鉴,各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促进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推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协同、有效、有力的思政教育大格局[1]。此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增强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以及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2][3]。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课程思政并不是通过道德教育的开展来对专业能力教育进行取代,而是要对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更充分的提炼,深挖各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保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高效开展[4-6]。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知识点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大部分:热加工主要研究机械制造中常用铸造、锻压、焊接热加工的加工方法及其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常用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等,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成分-加工工艺-组织-性能-应用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冷加工主要研究冲压、切削加工等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加工原理、运动、方法、特点和应用,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知识、常用切削加工方法和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其是传授铸造、锻压、焊接和冲压、切削加工等常用机械零件制造方法与过程的综合性课程[7]。

本项目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结合纪录片《大国重器》的视频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将一丝不苟、严谨负责的“工匠”精神主线贯穿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课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社会能力培养目标、思政目标无缝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

1 建设思路

本项目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1)专业核心素质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机械零部件、系统和工艺流程设计,并在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2)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机械专业实践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3)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整个课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和理性地看待事物。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发该课程的育人元素,激发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开展“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2 教学实践

“机械制造基础”作为一门机械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学分。主要针对大三机械专业学生讲授:铸造、锻压、焊接和冲压、切削加工等常用机械零件制造方法与过程。这门课程以专业理论与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邀请企业导师参与部分课程教学。每学年大概120名学生修读本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及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课程的德育元素与德育功能。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拟通过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依照毕业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对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关系矩阵,从大纲制定和实施上,贯彻实施OBE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实践能力和求真务实,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如在《铸造》章节中,引入方鼎制造技术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大国重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在课程中穿插讲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全面展现30年来中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和企业合作开设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编写实践指导书,学校—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国际学术活动,让学生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同时能及时掌握国际先进制造领域发展的新动态,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灵活运用了讲授法、分组讨论、小组任务型汇报等教学方法。在课程讲授上,融合专业知识和校训及校本文化,教育学生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分清主次,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利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及思辨能力。小组任务型汇报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精神。

最后,在教学主体上,除了主讲教师,本课程还邀请了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比如在金属塑性变形这个教学主题中,通常邀请知名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参与共同教学,给学生带来实战体验的同时,科学引导学生感受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

3 课程成效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深远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学校在本课程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体现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价值内涵,深入挖掘了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挖掘课程本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类技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结束之后邀请学生、同行以及督导对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凸显课程的建设性、教学的形成性、学生的发展性,在评价模式上将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通过学生评价来掌握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问题;同行和督导的评价上,有效结合和全面把握理性维度与实践维度两个维度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进而改进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

4 结语

专业核心课程是发挥思政育人的有效途径和主战场。根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重点在于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融合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和实践,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促使新的教学改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同步进行,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