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理路探究
——以内蒙古为例

2022-03-16宁琳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文明育人

宁琳琳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2)

近年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地域性“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与探索取得初步进展,对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研究较薄弱、尚待深化。立足人类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背景,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对“培养什么人”提出新要求,结合各地生态资源禀赋与地域性“绿色”文化优势,探索如何将本土特有绿色文化优势转化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新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1 地域性“绿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呈现样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地域性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古至今中国领土范围内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在从事生产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其中“绿色”生态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地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和特有的社会发展历程。

国内学者认为广义范畴的绿色文化即“生态文化”可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或超越了现代工业文明及其文化意涵”,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探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合生态性”的“制度、文明与文化体系及其元素。”[2]地域性绿色文化亦可称地域性生态文化,是指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各地人民由古至今在利用、改造、建设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文化要素及其体系的综合体。地域性绿色文化作为全国绿色文化或生态文化的具体外化形态、有机组成,同样是全国一般性绿色文化与有地域特质的绿色文化融合后的文化样态。地域性绿色生态文化主要载体或样态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体现中国远古时代生物进化带给人类反思的自然博物馆等器物文化;二是各地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的整体观和质朴的生态自然观孕育了丰厚的绿色文化基因:既有各地体现农业文明顺应自然二十节气辛勤耕种,也有传承游牧文明保护自然“游而牧之”、蕴含着还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的生态智慧。三是各地围绕贯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实行的一系列绿色政策以及由此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积淀形成的“合生态化”或绿色的思想理论、制度政策、文化体系及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等各类绿色文化。

2 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发挥地域性“绿”色文化资源育人优势将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显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1)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而言,将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利于进一步焕发地域性“绿色”文化芬芳滋养后人的育人功能,彰显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引领并服务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深远价值意蕴。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宏大时代背景和关键历史阶段,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新历史方位,按照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新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性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必然是与迈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相向而行、内在统一的过程。培养与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标一致,有明晰的生态意识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自觉实践的生态新人,以带领广大公众和各界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进全民认知方式、价值导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转型,是基础和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性课程,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渠道作用。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在传统坚定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红”维度的基础上,充实“绿”的维度以体现育人导向的时代意蕴。

(2)地域性“绿色”文化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资源的现实价值。但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实效距离党中央的要求、时代的召唤、学生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是,从供给方看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抽象性、理论及史实与社会现实的代际距离感、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等,与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生动性与获得感期待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日益复杂的时代变迁态势,与当前的教育主体参与者青年学生作为网络生存的“原著民”思想丰富、价值诉求多样、群体性代际特征明显等多重因素复合叠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纯依靠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认知需求、心理期待和教育体验。地域性“绿色”文化因具有独特的地缘特质、样态稳定性、内容丰富性、文化贴近性等特征,将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起到促进教学内容的由抽象理论向具体现实转化、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感,丰富教学资源、活跃教学方式等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育人目标着眼于“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供给、提升育人实效的有效载体。

3 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依据

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依据、具体理论依据、现实支撑三方面:

(1)基础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把自然—社会—人作为有机整体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少包含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与社会作为个体和类的统一两个层面的内涵。马克思主张实现两大和解即“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式”的共产主义理想状态内在前提和基础。而地域性绿色文化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精神有地域特色的具体外化。

(2)直接理论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把地域性“绿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的具体举措和实现路径之一。习近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么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么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5]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基本国情,主张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的基本方略系统考虑,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时代要求,“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5]“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5]号召全民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和宣传动员,形成人人参与共建、人人共享成果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新局面。

(3)现实支撑: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域性文化鲜亮底色。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全国模范自治区,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家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蕴含了丰厚的“绿色”文化育人财富,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与资源。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大草原和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大财富。白垩纪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曾是恐龙生存重要地域、保留了大量恐龙化石等历史遗迹[6]。辽阔厚实的草原文化、游牧文明先天具有“逐水草而居”反对“涸泽而渔”,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7],草原文化哺育下的人民珍爱自然,视天地为父母、水草为衣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内蒙古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建立182个自然保护区、43个国家森林公园、49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世界地质公园、8个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首个草原乡土植物资源库。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明确新时代内蒙古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绿色”正在成为内蒙古最亮的文化名片和新时代的发展共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文化有着独具特色的丰厚积淀,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鲜活、生动、翔实的教育教学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多种要素共同组成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教学情境和师生思想互动交流的场域,从影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层面的认知与情感入手,进而在意志与行动发挥持久影响力,即在“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的进行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使其符合育人目标要求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有着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由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趋势决定的目标结构必然体现在内容结构和教学过程中,只有顺应时代新要求才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将地域性“绿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尊重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特别是学生成长中的文化与社会心理规律及其内在需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讲授空洞抽象、回应现实不够、历史维度线索感与脉络感不强、理论透彻性实现度不足等问题,发挥地域性“绿色”文化优势,为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为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提供鲜活教学资源有效支撑,培养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新人”,是扎根中华大地“天人合一”生态智慧和新时代绿色文化资源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猜你喜欢

理论课文明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