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22-03-16王磊,王辰
王 磊,王 辰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1 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领导人才和建设人才的摇篮,高校以“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这要求高校要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善选贤任能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汇集高校各项建设事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充实高校干部队伍力量,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高校干部队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践行者、忠诚捍卫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我们党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1 做好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加快培养和选拔政治强、业务精、敢作为、作风正的领导干部队伍,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同时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提升干部队伍领导能力。高校干部队伍在高校中占据重要位置,协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决策高校的关键决定,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育人之本。由此可见,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干部队伍的实践探究,高校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中间力量,加快和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2 做好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今世界风云变幻,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必须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只有建立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高校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的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2 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统筹规划不足,梯级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部分高校对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统筹规划不够,没有将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干部队伍梯级结构搭建作为学校党委每年专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党委专项研究干部工作的会议偏少,并且部分高校并未将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立足于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实际,也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干部管理体系。部分高校存在中层干部队伍老化现象,处级干部年龄偏高,或者出现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年龄两极分化的现象,正、副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偏高,年轻干部配备不足,因而并未建立起具有梯级结构的干部队伍,这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
2.2 重使用轻培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干部队伍培训是提高高校干部队伍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总体来看,高校干部队伍培训制度已初步形成,但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仍有待提高,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依旧存在,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从培训形式上看,部分高校对干部培训认识不够深,干部培训缺乏常态化,且主要以上级安排为主,同时培训形式主要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缺乏岗位针对性和培训的主动性;在培训内容方面,有些高校对自身资源认识不足,制定的培训计划大、全、多,但内容比较乏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问题,且有的培训内容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存在重党建理论、轻干事创业能力的问题;在培训效果方面,虽然组织了大量的培训,但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干部的需求,难以激发干部的参与兴趣,导致部分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有的高校开展的培训没有覆盖干部群体,存在重处级、轻科级的问题,培训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最终制约学校整体发展。
2.3 考核评价机制落后,干部队伍缺乏动力和活力
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性还需要一定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来衡量,然而当前部分高校针对干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干部队伍缺乏动力,也缺乏活力。从整体评价体系来看,虽然高校已经建立起相应地考核评价体系,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也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高校干部个人考核偏少,往往以班子代替个人考核,且硬性考核要求较少;同时,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并未针对不同层级的干部进行考核指标的设定,考核有时比较粗放,流于形式,无法反映出干部实际的工作量和工作表现;此外,部分高校对考核结果运用不当、不充分,不能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进行结合,无法发挥考核的监督管理作用,因此也无法对干部队伍进行激励,导致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和动力不足。
3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选拔任用机制
切实扩大选人视野,注重工作能力,强化实绩导向,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思想,及时发现、大胆使用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增强民意表达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学校机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之间干部的挂职、任职交流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政府机关、参与援藏援青和“第一书记”等重点工作挂职锻炼。加强科级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定级工作。建立干部队伍“蓄水池”,“蓄水池”数据库实行优进绌退动态调整机制,始终保持“蓄水池”一池活水。
3.2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着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科学制定干部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干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大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机制,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对关键领域、重点岗位干部进行点名调训,定期组织干部赴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先进高校等开展学习交流。
3.3 严格日常管理监督
以党内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管权、管事、管人全方位覆盖、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严格抓好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做好干部在企业兼职、社会团体等兼职管理。加大提醒、函询和诫勉力度,对干部存在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建立完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查部门的日常联系通报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为增强考核公信度提供科学的依据。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完善中层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考核办法,提高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实效性。完善干部考核档案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3.5 大力优化干部结构
着力发现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刻起作用的优秀年轻干部,探索建立年轻干部持续发现、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提升年轻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及时将有发展潜力、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放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进行历练,提高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完善年轻干部民主推荐的具体办法,着力打通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通道。
3.6 加强实践锻炼和调查研究
高校干部队伍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还更应加强实践锻炼和调查研究。当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等重大社会任务急需高校干部队伍积极投身其中,将自身理论本领转化为实践锻炼,不断积累经验,在改革攻坚中练就真本领、真功夫,为国家、社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高校领导干部还应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所想,积极参与社会重大课题调查研究,提高调研能力,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师生之所需,体察校情,在实地调查研究中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