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2022-03-16朱丹丹丁丹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朱丹丹,丁丹丹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要使命,着力推进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渗透,国内思想领域也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甚嚣尘上的各种言论,亟须抓住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主课堂主阵地,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价值要求,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创新发展,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在守正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

1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亟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守正中改革创新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守正是思政课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思政课由于其学科特点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守正”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育规律、把握思政课育人目标。创新是思政课建设的灵魂和关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指导,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方面入手,提出思政课建设围绕“八个坚持相统一”指导思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因势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全过程。唯有坚守正确的思想理论导向,坚持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价值要求和育人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并且学有所用,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实践要求

(1)坚持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掌握总书记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和践行方法,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于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科学的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认真研究习近平教育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为根本遵循,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紧扣习近平教育思想,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2)加强队伍建设,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师资队伍,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力量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考核,不断强化纪律意识,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立场才能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政职业素养,将“六个要”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准则列入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表率。

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要加大思政课教师的激励制度,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以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能够将主要心思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主动承担育人责任。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才能更有自信更有底气地讲好思政课。

(3)改革教学方法,做到理念上紧跟时代,方法上与时俱进,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做到“八个相统一”,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必须严格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的基本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政治引导,既要对现象和问题做好透彻的学理分析,使观点和结论经得起学理的检验和学生的追问,也不能因学理性而弱化了政治性,思政课要理直气壮讲政治,凸显政治属性、明确政治立场、弘扬政治智慧、培育政治担当[2]。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体现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思政课教师要掌握教学规律,落实教学目标,掌握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实践教学,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思维,在实践中悟出道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与时代节奏相适应的思想体系,须摈弃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合时宜的方式方法,根据课程改革建设的需求,构筑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第一,用网络引领意识形态育人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建好网络学习平台,积极搭建线上学习模块,占领主阵地;第二用数据整合育人资源。信息化时代,可通过大数据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整合网络育人资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第三加强课程融合,拓展育人载体。要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各学科各专业教师也应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要求,主动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拓展育人课程载体,形成各类课程协同发力的“大思政”格局。

(4)完善教学评价,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机制保障。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3]当前思政课教学评价是思政理论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薄弱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需紧密结合思政课学科特点“因课施评”。对于教学效果评价需坚持多样性评价原则,基于传统教学评价基础上,打破现行的“四方评价”模式,拓宽评价的主体,畅通评价渠道,要强化教学的理念、手段、方式方法、信息化应用情况等过程评价,以教学评价促进课程改革发展;对于教师评价破“五唯”,主要从教师自身成长值进行纵向比较,即从教期间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科研工作几个方面能力增长情况进行考察,同时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破解“唯论文”现象,以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关注学生过程学习,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纵向增值比较,探索“增值评价”指标模型的技术导向和实施方案,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结合以上观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改进中加强,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教育事业的新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在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上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达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期让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有效育人。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