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6钟文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三全育人育人

钟文学

(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大学物理作为高校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在理工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上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主要着重于对大学物理的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研究自然科学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然而在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教学却涉及不深,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

(1)高校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内在联系不够;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一直是基础课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从而确保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效融合;

(2)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欠缺,需要教师提升个人的育德能力和育人能力,从更高的政治觉悟、道德操行来实施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

(3)基础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常出现生搬硬套的感觉,缺乏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导致学生的认同感不强,学习兴趣缺乏;

(4)“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鉴于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的现状,教育部分别在2018年、2020年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有效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并部署设计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指导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向。大学物理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生为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大学物理课程自身具有的科学思维方法及蕴含的核心价值观,从物理学发展史和前沿科学等充分挖掘大学物理的思政元素,发挥其思政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指引的教学目标,以生为本传授知识和引领价值,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1 全面提升大学物理教师育德和育人能力

实施大学物理课程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其核心环节是建立一支“专业+思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和思政的协同育人。首先,要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以较高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担当起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责任。教师可以通过听取思政讲座、自学思政教材等各种途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育德能力和育人能力,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思政理论来处理教学中要用到的思政素材,做好课程设计,润物无声地融思政于物理;其次,要确保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充分运用教研室例会的讨论、学院的天佑主讲教师带头示范作用等手段,以老带新、以高带低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定期讨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通过“交流―实践―改进”使教师有效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加科创比赛,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思想和创新相融合,让大学物理教学成为集知识、能力和价值为一体的育人过程。

2.2 探索实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的内容、方式

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教学理念,结合大学物理课程自身具有的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核心价值观等特点,探索和实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的内容和方式,“以生为本”有机融合知识、能力和价值为一体育人理念,从专业思维、政治觉悟和创新途径,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创精神,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加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大学物理思政课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功能。实践的方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思―做”一体化教学,实现“三全育人”模式下的思政教育。

首先,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课程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慕课、智慧树、腾讯会议等)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教育。①从物理学史的发展历程出发,提炼物理规律在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麦克斯韦在静电场、传导电流的基础上,提出了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假设并验证,将电和磁和谐地统一起来(高铁名片、航空强国等)。②通过“专业+思政”案例导学讲解,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运动学讲解过程中融入我国高铁的发展和航空事业的辉煌,润物无声地引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③物理知识伴随着物理学家故事的讲解,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的内在联系有着更深的理解。众多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开普勒、洛伦兹、伽利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我们展现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物理知识结合物理学家故事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④提出蕴含思政元素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物理知识总结归纳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单独辅导和集中讨论的方式讲解,力争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

其次,形成“学―思―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①课前,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视频和课本的知识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参与度。②课中,结合大学物理自身内涵的思政元素,教师尽可能地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这里可以穿插物理学史和采取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③课后,教师借助于网络课程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和讨论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手段完成作业和撰写论文,教师做出评价(含个人能力和思想觉悟评价)。

2.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多维化评价体系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是育人理念的创新,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建立相应的思政反馈评价机制,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可为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保障,通过“评价―反馈―优化”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首先,“课程思政”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形成性教育,因此,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不应该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应该侧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和定性评价,而减少横向比较和定量评价。改变传统课程平时成绩加卷面成绩的方式,采用综合评价学生日常的各种表现──“过程化考核”,建立常态化、全局化、多维化评价体系,使课程思政教育功能深度融入全过程。“过程化考核”可简化为定性成绩和定量成绩;定性成绩包括过程化成绩和课堂表现,主要有学习态度、习惯、考勤、课堂测试等;定量成绩主要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单元的小结成绩、期中、期末卷面成绩等。其次,以“三全育人”为指导进行“课程思政”全局化、多维化评价,评价主体可以采取多方全面测评──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和实习单位测评等;最后,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给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3 结论

文章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大学物理课程角度,探讨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大学物理的思政元素,发挥其思政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三全育人”格局下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结合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挖掘其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学生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两个基本维度产生共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更好地服务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