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育人视角下的校园景观管理

2022-03-16张晓媛于春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营造景观

张晓媛,于春梅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00)

中国自古便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孟母三迁也是为了寻求良好的环境熏陶。大学教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也与校园景观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育人阵地的大学,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通过校园景观提升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便是环境育人[1]。研究分析如何管理校园景观,实现更优质的环境育人功能便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校园景观管理现状

现下校园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多数管理者仅将校园环境管理工作简单地误认为是校园绿化工作、美化工作,并未树立校园景观的育人理念。绿化工作的错解主要是将校园环境管理概念简单化,以校园建筑周围花草栽植为主,其内在操作环节中缺乏校园整体理解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深刻感知。美化工作错解则一味拘泥于校园整体愉悦气氛营造,有时旨在为学校本体政绩所服务,表面化现象尤为严重。

基于环境育人理念的校园景观管理,应从实际出发,将以人为本思想作为基本景观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育情于景、以景育人,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师生对于校园的感知、认同,从而实现校园环境与师生群体间的和谐共生。

2 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管理对于育人要求愈加深入,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校园景观育人效用与相关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升学生观察力增强创造性

长时间处在城市生活之中,大众群体感情会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人体本身若麻木迟钝,那么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校园环境优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美生动性方面,当与自然保持亲密接触时,其会有力将人从麻木状态和对应迟钝状态中加以解放,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在敏感性恢复和内在生动性恢复以及内在丰富性恢复等。罗丹曾经说过,一个卓越艺术家处在自然之中,自然的每寸土地和任何花草都是性格的完美体现。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观察力的提升,也能够让学生时刻处于放松的状态提升自我创造性。

2.2 调整学生精神状态并释放压力

学生群体也属于精神压力相对较大的群体之一,最为常见的即为受到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影响,有的学生还承担着家庭经济压力。上述压力问题均需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假设不能进行及时放松与合理缓解,便极易造成沉重思想包袱,压迫学生心灵,有时甚至会危害社会,所以优美高校校园景观的创建可帮助学生进行释压,使得心理压力释放和心理压力缓解成为可能。

2.3 促进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相融

感性认知要素与理性认知要素密不可分。高校景观不仅具有其自身的物理属性也承载着高校的历史变迁、校园文化,甚至是自然哲理,生活态度等。佛家曾有观点“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2]。优良高校校园景观创建可助力师生进行正确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从而达到情操陶冶、理感相融目的。

2.4 利于价值观形成和本体责任提升

优良校园景观管理能够实现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风貌的改善,也能够对校园周边居民起到相应教育作用和示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师生参与到校园内部生态文化建设和维护中来,从而有效增强师生生态保护意识。优良的校园环境能够给师生群体带来赏心悦目的直观感受,在美学思想影响下,美的性格和美的行为以及美的语言等都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过程中得以形成,其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效用。

3 高校校园景观管理要点分析

在整体考虑校园环境绿化风格的前提下,突出育人景观的构建,增强大学校园环境育人功能[3]。通过校园景观管理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才是高校环境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3.1 植物配置管理

3.1.1 四季分明,各有特色

在进行校园内部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季节变化特点,按照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类型植物配置,从而实现四季有景,孕育四季变化于校园景观之中,实现身在校园便可体会四季之美,自然之韵。例如春季时营造樱花烂漫,秋季时桂子飘香,叶红满树,冬季时蜡梅怒放。以自然之四季,体现学校之四季,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对于校园环境的感知。

3.1.2 学习娱乐,相宜相生

高校校园有着不同的区域划分,生活区域和教学区域的景观设置和管理应有所区分。生活区域应以景观营造的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为主,主要满足学生休憩和娱乐的需求。而教学区域则应以半开放空间为主,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空间和景观氛围。而景观的营造也应不局限于植物、空间等,也可适当通过主题性雕塑、广场等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生活学习空间。

3.1.3 凸显特色,孕育文化

校园景观的管理要求不仅满足一般景观管理,更应适应高等教育的需求。依托学校特色、文化等进行景观自创,给校内师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展现校园文化,彰显特色。校园内部的花草树木都是教学过程中活标本,利于学生了解知识和深入大自然。如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不仅凸显校园特色,也结合专业需求,打造了景观育人的典范。

3.2 空间感知序列管理

学校对空间感知应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将地形要素、植物要素和建筑要素以及道路要素等纳入考虑范畴之内,从空间设计角度入手,达成移步换景效应和空间宜人的效果。

高校校园环境的空间序列应做到引导性和宜人性两方面。引导性主要突出在导向和游览,提升校园内部空间整体感,营造丰富空间序列变化。校园景观的序列要有导向性,如图书馆门前宜营造氛围收缩性景观,通过空间的收缩和静谧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游览则是展示校园风貌的有效途径,由于高校开放的客观原因,很多高校作为周边居民的休闲场所,应引导其合理的游览路径,避免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休憩。宜人性则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学习需求,营造出适宜的私密、半开放、开放空间。通过有效路径的串联,为学生营造出丰富的动态空间感受。私密空间满足休憩、观赏需求,半开放空间满足交流学习需求,开放空间则满足各种活动需求。

景观的空间序列不仅应做到错落有致,各成体系,同样也应当紧密地与校园建筑相结合,虽然大部分校园地势平缓,但是可结合建筑台阶和外置走廊等,将台阶、走廊等作为景观序列中的高潮部分,做到环境与建筑的统一协调。同时景观环境的视角考虑到教学楼、宿舍等窗口视角,无论从任何角度观察都可以看到校园优美环境,让师生的每一瞥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3.3 景观参与性管理

3.3.1 展示性景观

展示性景观以自然宣传类为主,其主要展示的是树木本身,以植物景观自身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展示内容。如对各种树木进行科普类标牌的悬挂,为增强互动性可依托扫二维码,了解树木详细名目、特征与校园历史等内容。从而实现一树一木皆不同,通过展示和互动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深入了解自然的平台和方式。

3.3.2 互动性景观

活动空间。通过小型广场、植物围合空间为学生创造可以学习休憩交流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可以不断地感知学校景观的各种信息,通过体验得以更加深入解读校园环境中蕴含的内在精神和场地文化。

交互景观。通过校园景观管理,营造具有可参与性景观,为学生活动提供一定的景观依托。依托植物景观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宣传植物的艺术价值,或宣传植物与学校的历史变迁,从而激发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从树木变迁见证学校变迁。具体形式如依托银杏节开展银杏文化节,展览银杏诗篇,陶冶艺术情操,展示历年学校银杏照片,从而更好地引起师生共鸣。

4 结语

探究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加强育人景观管理,既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高校发挥隐性环境育人优势的必然选择[4]。随着高校育人要求的逐渐提升,高校景观管理工作也逐步受到重视。校园景观的管理提升直接关乎育人功能实现与否。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校园景观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滋润着学生身心,也激励着高校景观工作者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景观管理途径和内容。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营造景观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景观别墅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